这只是我的经历,今天终于放开了包袱,我是来同猴子门分享的,我没别的意思
打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一直在课业上『追逐第一名』。当时班上第一名不是我就是一位姓曾的
男同学。同学们因此老喊我:「曾大嫂」。那时姐姐总是帮我梳着两条长辫子,每回当我听到这个称
谓,内心总极度不悦的瞪眼嘟嘴,男同学们便拉扯我的辫子,这事一直令我难以忘怀。
曾同学的家是银楼,卖金银饰品的。小学毕业,他的父母将他户籍迁移到亲戚家,为的是如此能越区
到一所升学率很好的学校就读。我松了一口气,说什么就是不愿意和他同班。可是,没想到小学级任
老师,特地到我家说服父母亲,我的户籍也因此迁移到叔叔家,顺利的到那所中学就读,于是我又和
曾同学同班。不知道风声打哪来的,竟然同学们还能得知这个曾大嫂的外号。曾同学总是大度的找我
切磋功课,但只要他靠近我,我就躲避着他。我越是在乎,这称呼就越是如影随形。
考高中时,全县第一志愿分别是一所男子高中和一所女中。我终于摆脱了那个逆耳的曾嫂外号。曾同
学考上那所男子高中,我进了这所女中。虽然我和他不同的学校,但是还是会在公车站或回家的车上
相遇。他见到我时有些尴尬,我则是莫名的攀比之心:想知道他的成绩状况。大学联考发榜时,他考
上了第一志愿名校,他姐姐告诉我,他曾经到我家找我。那时候我是避不见面的,现在想想,为什么
我就不能大大方方的为他祝贺呀!
步入社会,在工作上我延续着那种第一名的精神,总要表现最好。有位女同事对谁都好,她乐于助
人,凡事总是为他人着想,尤其利益当前时,总能放弃自己所有,默默的成全他人。我虽然内心佩
服,却一直不愿意多接近她。有一回,她客气的问我能否借宿家中几个晚上?就在那几天中,我见到
她打电话联系事情,那种无私的胸怀,即便牺牲自己的利益,总能先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内心感
动而佩服。
后来,我得知曾同学现在是一名小儿科医师,真的发自内心的打电话问候他,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从
小立下的志愿。拿起电话那一刻,感到海阔天空!
看着镜中的自己呵呵一笑,很踏实的、幸福的感觉:多年的包袱终于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