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table=60%,#ffffff,#262626,3][tr][td][img]http://img1.gtimg.com/sports/pics/hv1/136/238/1699/110538301.jpg[/img]
[align=center][flash=480,400,0]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auto=1&vid=j00133xl41b[/flash][/align][/align]2003年底,因为钱的原因,甲A商务承包商IMG退出中国职业顶级联赛。时隔接近9年之后,IMG与中超在2012年9月左右重新签订合作协议。然而好景不长,如今,双方再次因钱生恨,不排除对簿公堂的可能。
1994年职业化以来,甲A的商务蜜月期是和IMG一起度过的,IMG当时以首年120万美金,每年递增20%与中国足协签订了5年合约。5年之后,甲A的品牌价值急剧提升,从1999年开始,IMG的商务承包费用由最初的120万美元增加到1200万美元,每年递增10%。2001年,阎世铎宣布暂停升降级,加之中国队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三场全输,一球未进,让中国足球备受打击,赞助商纷纷退出。2002年的冠名商百事可乐在年底宣布退出,依据合约圈出中国足协违约的条款多达100多条,并因此扣除IMG的费用,IMG不得不扣除中国足协的费用。2003年底,心灰意冷的IMG宣布退出中国顶级联赛。
2012年9月份,IMG卷土重来。和1994年时的合作一样,IMG走的依然是上层路线。他们与中国足协的相关领导联系颇多,阐述了自己的商务理念,希望以1亿的保底价格签约中超的商务经营,并拥有中超联赛冠名的独家*****权。当时,中超公司一年的收入在9000万左右,难以达到一个亿。中国足协领导很受1亿元的诱惑,同意IMG的方案。随后,在中国足协和中超的内部小型会议上,中超公司的负责人坚决反对,认为打假扫黑之后,两年之内可以把中超公司的收入做到3亿元,5年之内做到6亿元,IMG的保底1亿元不可接受。
按照协议的内容,1亿元以下,IMG适当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超过1亿元之后,超出部分的收入,IMG和中超公司将按照60%、40%的比例分成。也就是说,如果当年IMG*****的收入有1亿5000万,IMG将从超出的5000万中拿走3000万,中超公司只能拿2000万。中国足协的领导认为中超商务经营一年的收入很难达到1亿元,万达每年的冠名也只有5500万元,所以同意IMG与中超公司按照上述方案签约。在签约当天,作为法人的中超公司董事长于洪臣“突然有事”躲开,中超公司的临时负责人不得不陪中国足协主要领导赴签约现场,无奈之下在5年的合同上签字。
不过,因为中超公司临时负责人坚决反对与IMG签订上述合约条款,导致协议上一直没有中超公司的印章。因为主要领导的支持,即使合约上没有公章,该合同也一直顺利执行到2013年年底。在这个过程中,中超品牌价值大幅度提升,2013年的收入超过2亿元,IMG利用手中的资源拉来了不少商家,每年的赞助总费用早已超过1亿元。2013年底至2014年初,在万达冠名到期之后,IMG开始洽谈新的冠名商,他们最看好的是福特,冠名费1.2亿元,每年拿出3亿元进行福特商务与中超品牌捆绑的各种推广活动。不过,中超公司通过另外一家*****公司,最终以每年1.5亿元的价格签约中超冠名商,从此与IMG产生裂痕。
根据合同,IMG拥有中超冠名的独家*****权,因此,IMG认为,即使中国平安不是IMG拉来的赞助,但是费用必须算在IMG的头上。如果按照合约进行,中国平安的冠名费用1.5亿元加上其他超出的部分,中超公司要向IMG支付可能超过1亿元的“*****费”。中超公司认为IMG签订的合约中,并没有中超公司的盖章,属于不完整的合同。IMG认为,没有盖章是中超公司的问题,IMG盖章了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合约真实有效。双方互不相让,几乎到了去法院打官司的地步。
后来,在中间人的调停下,IMG也不想与中国足协以及中超撕破脸皮,双方开始协商解决。如果中超公司不再履行当初的合约,就必须赔偿IMG,只是赔偿的数额仍然在拉锯。1994年职业化以来,中国足协高层强行压制的签约,几乎都产生过官司,比如谢亚龙强行与盈方签约,后来对簿公堂;南勇硬性和爱福克斯联姻,最后赢了官司,输了钱财。
[/td][/tr][/table][/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