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right][table=80%,#953734,#953734,15][tr][td] [/align][table=100%,#ffffff,#ffffff,1][tr][td][blockquote][align=right][img]http://s1.houdao.com/11884/photo/Mon_1308/97291_59fe137562236439e1217bb0ef603.jpg[/img][/align][/align][/align]
[/blockquote][align=right][table=50%,#953734,#953734,1][tr][td][size=2][color=#ffffff] ¤[/color][/size][size=2][color=#ffffff]¤[/color][/size][size=2][color=#ffffff][/color][/size][size=2][color=#ffffff]¤[/color][/size][size=2][color=#ffffff]¤[/color][/size][/td][/tr][/table]
[/align]
[table=70%,#953734,#953734,1][tr][td][size=2]??
[/size][align=center]
[attachment=8378016]
那样温馨的时光再也不会重来,只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八岁今后,我和我的父母生活在北方海边的一个小镇,那里是个盛产海鲜和盐的地方。镇子接近大海,但生活在那里的大多数人并非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里的人们世代都以种地为生,而非以捕鱼为业的渔民或以种盐为计的盐农,包括我的父母,都是彻彻底底的农民。
据母亲说,我诞生后,曾随着父亲和她搬过许多次家,固然这些都与我的记忆无关。听说我诞生之初,我们和爷爷奶奶他们还住在一起,后理由于父亲家里兄弟姐妹多,实在挤不下,就随同双亲一起去了别村赁了屋,在一间一隔为二的土坯房里落了脚,勉勉强强保持着一家人生活。然而住了不过一二年光景,因屋主儿子结婚分了家,我们得腾出地方供其子另起锅灶,因而我们不得不再次搬迁,寻找新的居所,就这样父母便带着我去了一个远离海边的叫做南城的小城落了户,住在山上的一座尼姑庵里,这一住就是四五个年头,差不多到我快八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才离开庵子,下山回到我记忆开始的地方来——我现在的居所——我一生的全部记忆从这里开始。
在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西边十米处是一块长三十米宽五米左右的荷塘,荷塘不深,形状方正,终年碧水粼粼。记得每年夏季都市有生气勃勃的荷叶铺满水面,尤其是塘心的一块,遮蔽得严严实实的,而莲蓬也刚好探出头来。到了秋天,荷塘四边近岸的水里会有拥挤的金黄色的芦苇,它们高高地举起同样金黄色的芦苇花,风儿吹来,它们便一起一伏地摇荡着,会有无数的芦苇花籽离开花梢,游动在阳光里,有时会有一些黄雀忙碌在芦苇间噼噼啪啪地啄芦柴,它们一上一下地跳动着,很是动人。现在回想起来,那景色锦绣极了。而荷塘的那边,是一座高不过两米的小小的草房子,房子通体由茅草盖成,东墙有窗,开向荷塘,只有房子茅草顶上的部分压了些或红或黑的瓦片,凌乱不整,远远看去,房子像是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乞丐。在我的记忆中,这房子是属于一位会拉二胡的孙姓爷爷的。在我有关孙爷爷的印象中,他不只是一位拉得一手好胡琴的和唱出动人小曲的艺人,更是一个一生伶丁无依的人,由于在我的记忆中,孙爷爷是没有亲人的,唯一与他亲近的媳妇早在很多年前便已病故,只有门前两头一大一小北方黄牛与他朝夕相伴。所以,在我曾有过的无数次的怀想中,关于孙爷爷,有的只是胡琴、黄牛、草房子与他相依为命的情景。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炎热起来,蝉鸣一声压一声地从五湖四海传来,噪得整个六合都不安与急躁。时有时无的南风,偶尔翻动挂满树叶的高高的白杨树。那时候,晚饭后,乡村的家家户户都市搬出凳子坐在门前的晒场上纳凉,或零零落落,或三五成群,不同门户的人儿可以坐在同一片夜空下消暑。那场景,使我的回忆拥挤而欢乐。固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晚饭后母亲是要收拾家务的,所以不待母亲招呼我,我自己便搬来凳子坐在晒场上,拿着大芭蕉扇胡乱地摇起来。有时我会和邻居家的小哥哥玩摇扇子的游戏,我先替小哥哥摇十次扇子,完了再换小哥哥替我摇,我们就这样你十次我十次的摇来摇去,摇扇子本是为了纳凉,而我和小哥哥常常是未等我母亲收拾完家务,已经各自摇出一身汗水来。
有时母亲收拾好家务,便唤我的名字:
“晓白,你跑上几步,去请你孙爷爷来给我们拉上一段胡琴,唱上一曲。”
母亲是个好热闹的人,一生大大咧咧,为人乐善好施,虽然没读过书,但为人却很是通情达理,以至于后来在她去世很多年后,经常村上的人谈起她,口碑也是很好的。母亲没有文明,也不通乐律,但她喜欢听草房子里孙爷爷拉的胡琴和唱的小曲,所以,夏夜得闲,母亲总会叫唤我,请来草房子里的孙爷爷给我们来上一段胡琴和小曲。
“老孙大爷,给我们唱一段《大姑娘出嫁》,或者《姨娘省亲》吧。”
我记得这是母亲爱听的曲子,每次请得孙爷爷,母亲首选的段子必是这两个中的一个,而孙爷爷从来都是逢请必唱的,事实上,这恰是孙爷爷随和的为人。孙爷爷从来都不会由于自己一技之长而向村里人矫饰清高,相反不管村里哪位邀请他拉琴唱曲,只要是逢他得闲,他一定是逢邀必唱的,大饱邀请者的耳福,有时哪怕是我们这些幼稚的孩童,也能闹得他为我们来上一段半曲。
“……
大姑娘着红妆,
阁子里贴花黄。
不见那儿郎来,
娇滴滴哭断肠。
……
大姑娘着红妆,
阁子里待儿郎。
唢呐那声声近,
啼哭着别爹娘。
……”
这是母亲以前常选的《大姑娘出嫁》里面的曲段。那时候,我虽然听不懂这胡琴的咿咿呀呀和这小曲的诶诶呦呦,可是由于母亲爱听的缘故,也能整晚整晚安卧在母亲的怀里听完孙爷爷一声长一声短的拉呀唱呀。记得经常听到激越欢快处,母亲一直忍不住乐出声来,而我看着母亲快乐的神情,便跟着她一起吱吱地乐,而听到动情难过处,母亲也会跟着曲子默默落泪,而我看着母亲落泪慨叹的样子,也会不觉随着母亲哭泣慨叹一番。
记得有一回,也是在晒场上听曲,母亲听着听着便又一次落下泪来,自己轻轻哽咽起来。忽地她抹着泪问卧在她怀中的我:
“你哭什么?”
我抽泣着说不上来,许久才支支吾吾地对母亲说:
“我只是见你哭才跟着难过了起来”。
听完了我的回答,母亲更加疼爱地搂我在怀中,替我擦去泪水,然后便笑了起来。固然呵,更多的时候,我是听着听着便在母亲的怀中沉沉睡去,进入甜甜的梦乡。所以在我幼年的时候,曾有无数个甜美的梦,它们躺在夏季的夜空下,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也眠在这胡琴小曲声声兮兮的欢快与悲伤中。
每次孙爷爷拉唱完,母亲定是不会让他空手而回的,那时的乡村物质生活还不丰富,人们在表示感谢的时候不必像时下的人们这样捧着多珍多贵的名物来表示谢意,那时或是一捧米面,或是一些时令蔬果,便可资作献艺者的酬劳。虽然孙爷爷常是推脱不收,母亲还是再三地劝他收下,有时也会让我端送到他的草房子里去,不然则说一些下次再不敢邀请人家来家里唱曲之类的话来。母亲一生,虽无多大多深的学养,但她却是深知接物待人的原理的,但凡劳驾别人处,决然不会怠慢人家。这一点对我后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后来,母亲不在了,我家的晒场夏季便少了许多热闹,鸣蝉聒噪声声依旧,白杨树叶哗哗依旧,而会拉胡琴的孙爷爷再也没有来过家里拉过琴唱过曲,甚至连坐也很少来坐过,由于爱听胡琴和小曲的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还有谁会邀请他来家里拉呀唱呀。然而我倒是能经常听到他在那顶低矮的看起来像个衣着褴褛的乞丐的草房子里拉胡琴唱小曲,很多次很多次,我隔着西边的荷塘一个人默默地倾听着。他门前原先的那两头一大一小的北方黄牛,如今也只剩下那头小的,伶仃地听着草房子里的咿呀胡琴。
有时我会想,母亲已经不在了,旧时年光也不会重来,而那些甜美的梦早已随着世事变迁幻化作了渺远的云烟。我和母亲原本也像草房子门前那两头一大一小的北方黄牛一样,大的黄牛,老了,便去了,剩下的那头小的,长大了,便伶仃地倾听着这残缺的世界。
[/align][/color][/size]
[/td][/tr][/table][align=right]
[/align][align=right]
[/align][/td][/tr][/table][/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