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当天,他凌晨五点才到北京,出席电影发布会又拍了几个钟头片子,时间已是晚上十点,可是他依然目光炯炯,那些感慨都是水到渠成。 “我愿意去卖命,因为觉得卖命有价值,受点伤都是值得,情不自禁地想要多做一点。”他的终极动力来自一颗不停息自我较量的心:不浪费每一个角色,完全不想要顾惜自己。 
三年前采访过彭于晏—彼时他刚拍完《翻滚吧!阿信》,说起这个角色情绪充沛,但三言两语就答完了问题,像是有太多炽烈的感受被压抑住了,找不到出口,难以平顺。 是那部戏让他在公众心目中成为“一个很拼的小孩”,从此他在动作这条路上拔足狂奔,今天再见彭于晏,大臂和大腿的肌肉把一套西服撑得圆滚滚,这是正在拍摄的电影《破风》的功劳,他在其中饰演一个自行车手,贴合角色需要,大腿粗了两寸。他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语气沉实,可以就一个话题讲很久,眼神笃定,再不是那个需求进击和肯定的小男孩。他成为一个男人,焕发光芒。 
彭于晏说,黄飞鸿是改变他生命的角色。他还记得小时候看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场景:身居国外,常看到种族之间的冲突,但是黄飞鸿的电影一出来,无论种族,年轻的男孩总会聚在一起讨论,“他代表的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英雄,能把小时候的偶像演出来,太珍贵了。我还记得当年黄飞鸿给我的影响,我也希望能够影响年轻的迷惘中的朋友,给他们一些自强不息的力量。” 正是因为过于深刻的记忆,这部电影最初找到彭于晏的时候,他很犹豫,“知道会很辛苦,要不要拍?有一个抗拒和接受的过程”。可能所有人都会经历相同的时刻: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机会摆在面前,跃跃欲试又摆脱不了担心。“但我是比较冲的个性,而过去的拍片经验也给我鼓励,明白这样富于挑战性的角色一定会带来新的启发”,多次和导演商量之后,他接下了这部戏。 他知道它的影响力,“它会让你被看见,因为他是很经典的角色,不仅在亚洲,在海外也可以被看见,所以我当然希望做到很好,希望自己的付出不会让喜欢这个角色的人觉得不满意。” 之所以会赋予这个角色“改变生命”的意义,是因为他必须要体验习武的过程,习武本身对彭于晏来说不算难,毕竟此前的电影生涯已经给了他泰拳、格斗、体操等体能训练,难点在于他要去诠释一种意境:清末一个武人的韵态。 “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步态、思考的维度……都不一样”,何况导演周显扬想拍出的是一个年轻版的黄飞鸿,“他有梦想,有感情,也会迷失”。 剧组上下都拼了,周显扬曾连续工作五十多个小时,说戏的时候撞在摄像机上,造成轻微脑震荡,第二天早晨五点继续开工。而彭于晏为了一场重拳击碎石柱的戏,一拳下去手立刻肿了,导演在监视器里看到他的反应特别真实,柱子石沫都飞溅出来,后来才发现他是打在了真石头上。持续一个月,彭于晏没见过太阳,他熬夜不停地打,受伤在所难免,喷了镇定剂接着打。 周显扬说,开拍之前他并不认识彭于晏,是通过媒体访问和他的电影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决心的人”,没有决心,怎能拿下这部一场动作戏要拍一个月的电影?彭于晏反而会笑笑,“必须要这样做”,他第三次说出了那句“这是我拍过的最辛苦的戏”,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彭于晏为自己层层加码。 
内心的自我较量没有边界 这两年几乎所有采访彭于晏的人都要问,你为什么总要挑一些很辛苦的戏来演?他笑了,“我也没有专门要拍这种片,只不过找到我的都是这种类型的,我也想知道为什么,还好在这个类型中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很大表演的空间。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命苦型’,一定要付出特别多的东西才会有收获。” 说到百度搜索他的名字关联词第一位是“肌肉”,他又怪叫,“每次看到人家说我‘肌肉男’,我心里都要凉一节—怎么会是肌肉男?我明明小清新十足的!” 此言不虚:彭于晏在台湾拍《爱情白皮书》出道,走的是道地偶像路线,被内地观众所熟知最初凭借的不是电影,而是和桂纶镁合作的口香糖广告,依然是偶像范儿,可是《翻滚吧!阿信》把他的人生扳到另一条轨道上去,哪怕这期间他也演过爱情戏,《夏日乐悠悠》、《分手合约》,都是浓浓深情中又夹带一点小邪气的最杀女人心的角色,大家没齿难忘的依然是他那一身肌肉,搅起荷尔蒙。 他颇显无奈,“还有人问我以前是不是专业练体操的,天真无邪单纯才是我的强项好吗?肌肉是外加的,动作是我的兴趣和武器。”可是他也知道,“现在再去演高中小清新,有点不好意思”。 他也想演些轻松的喜剧,但在那样的剧本找到他之前,他也做好准备继续把肌肉练下去。 “有些人会觉得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锻炼出角色的肌肉外形?其实目的并不在于外观,而是只有真正体验过训练才会知道专业人士内心的东西。” 
就像减重,外人看来只是“你体型变化了好多”,减重者面对的却是时时刻刻与自我的斗争。拍摄《激战》之前,彭于晏为了塑形,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吃白水煮的蛋白和鸡胸肉,“吃很多蛋白质,尽量不吃淀粉,不能吃糖,不能吃盐……总之,好吃的不要吃,只能吃最难吃的。”可是他本来是个特别爱吃的人,“小时候看到桌上的饭菜都要吃光”。 他承认那段时间情绪非常不稳定,控制饮食带来的感受除了饥饿,还有对意志力的考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彭于晏了解了内心的力量,“外形是有极限的,但内心大到没有边界。我越来越懂得坚持是一件多么值得尊重的事情。”据说在片场总有人为他的毅力感染,发誓要和他一起塑形,但没有人真正长时间履行。 “浅尝辄止,你只会停留在表层,如果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个东西会长在你身上,别人是拿不走的。别人可以模仿我的表演,扮演一个角色带给我的东西却成了私藏”。 表演是个奇怪的行业,它的终极目的是把从业者变成远离本性的、另外一个人,也正是这种特性给了演员机会,探寻更广阔的世界,“我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譬如以前看体操比赛只会看落地稳不稳,现在我看得懂每个动作的连接、招数的编排、完成度的高低;以前看动作片只觉得功夫好炫,现在自己去拍了才知道功夫内里的道义,也更能体会到前人在技术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还能拍成那种水平,需要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付出多大的努力。” 
在一个完备的时代,愿意卖命 “透过外形改变状态,状态改变内心。讲玄一点,饮食不同,表演就不同,你在饥饿的状态和在吃得很好的状态下样子、眼神和表演状态都是不同的,我很喜欢这么玩—通过吃什么和不吃什么来改变自己的表演。” 听起来真是神奇,所以彭于晏一开始故作神秘不肯透露,但还是经不住软磨硬泡,“譬如在正常的饮食上,有一天你吃了很多糖,你会觉得特别开心,话也会多;但如果你长时间戒掉糖和淀粉、只吃蛋白质,你整个人会变得干瘦,不开心,眼神也没有力量。”彭于晏本身是ABC 的性格,天真,喜欢玩闹,要演沉重的角色,他就让自己几个月不吃甜食,维持在一种低能量的状态里。 身体是彭于晏的工具,他必须恰如其分地控制它才能更好地融入角色,“我是演过很多角色才发现内在会透过外形呈现出来,譬如做音乐的人和玩运动的人看起来就不一样,你演一个运动员而不去锻炼就没有说服力,但如果我现在去演一个文艺青年”—他晃晃肌肉块块凸显的手臂,“线条不一样啊!” 这些年彭于晏的功课,就是身体与灵魂关系的拿捏,他也了解到自己喜欢的演员都有专属营养师和健身教练,随时改变体型,“休·杰克曼十几年前演第一部《X战警》中的金刚狼角色时候看起来不是特别壮,但现在的体型真是了不起,他一直在锻炼、维持,不可思议。我以前会觉得为了一部片子锻炼一段时间就够了,却发现拍了一部还有下一部,除非不做这一行,否则必须怀抱一种使命感,不能浪费了一个角色。” 他特别提及合作过的两位前辈,张家辉和梁家辉,敬他们为“师父”,“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特别懂得生活,特别知足常乐。对他们而言演员这份职业是工作也是生活。他们都经历过人生的高低起伏,体验过太多,跟他们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不管是为了养家还是为了未来的发展,都要做好。”觉得辛苦的时候,他会告诫自己,身在这个各方面都发展完备的时代,更要把握机会。 “我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和欧洲电影,也希望亚洲可以拍出更多的电影类型,创造出华语电影更多的可能,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使命。”这真是记者最怕听到的话,因为太“伟光正”,可是由彭于晏说出来总觉得多了几分可信,他语气笃定。 
不拧巴,他想要生活变得简单 跟彭于晏聊天,能够感受到他的单纯,在纷扰的娱乐圈,这不仅是天性延续,更多是看清之后、固守自我的一种选择。 “其实入行之后有蛮长一段时间都觉得不真实,粉丝、偷拍,又经历了经纪纠纷,都不是最初的我想要的,但我却仍要面对这样的生活。后来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有我这样的幸运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看清这一点让我更珍惜这份职业,我渐渐开心起来。” 彭于晏有种“只要机会、不计成本”的心态,他并不太在乎自己今日一线小生的地位,不拒绝在一些老戏骨扎堆的片子里演个小角色,但即便只有几个镜头,他依然能令人难忘,譬如《寒战》中他饰演警察局长梁家辉的逆子,最后那阴冷一笑埋下伏笔。 “我反正没有太大压力,很想多尝试一些亦正亦邪的角色。好处是就算演得烂大家也会说‘你还年轻嘛,没关系’,我给自己这几年的功课就是尽力多尝试多体验,如果有不错的电视剧本我也愿意加入,演员的功课就是累积,就像读书的时候,想要成绩好,多做些习题总是没错的,哪怕最后拿不到A,因为做了功课,心里也会觉得踏实,我的性格就是如此。” 彭于晏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是个没有太多内耗的人,该做什么就付出时间、精力把事情做好,坚持的过程中他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但那些情绪不足以让他动摇,他把拧巴迅速地消化掉,略去了无用功,也正因此他在短短数年重新出发,成绩亮眼。 
他不去思考是什么塑造了今日的他—给他带来许多流离的童年生活、母亲在异国的辛劳、抑或没有背景带来的对未来的不确定……他经历过挫折,好在它们造就了今日的彭于晏。 “幸福感?很多啊!收工了回到家跟家人吃饭很幸福,很早就起床骑车去外面买早餐很幸福,空气好的时候去海边晒太阳很幸福,最近觉得骑车爬山也很不错……” 他喜欢看电影,收藏了很多漫画,他努力把生活变得简单:“以前还会收藏鞋子,现在觉得够用就好”。在工作场合他会结交新朋友,他热衷于向片场的幕后工作人员学习,在此之外,他还跟小学同学保持联系,虽然难得见面,但他的长情显得尤为动人。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挺好,会带来新的环境,会有冒险,会认识不同领域的人汲取不同的知识,很精彩,也能够让我的心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