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条真理正在被反复证明。
7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公有云战略,宣称对外提供大规模公共云计算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发布会有着罕见的高规格,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华为轮值CEO徐直军都到场站台,足见华为内部对公有云业务的定位已经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
不过,有细心的业内人士发现,在一长串的合作伙伴名单中,并未出现提供基础网络的三大运营商的身影。“以华为与运营商的关系,这肯定不会是工作的疏漏。”该人士在微博上表示,“华为进军公有云市场明显动了运营商云计算的奶酪。”
华为与运营商,双方长久以来建立的看似固若金汤的合作关系,因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几乎不可避免的从合作走向竞合乃至竞争关系。
如果说,之前华为与运营商的竞争还有些遮遮掩掩,那么现在,华为公有云战略的高调发布则彻底掀开了这块遮羞布,商战一触即发。
“去电信化”与“去运营商化”
在电信行业高速增长的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头10年,以售卖电信设备起家的华为,与国有电信运营商一起,分享着通信技术升级换代和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的巨大红利,迅速迈入全球财富500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这个名字并不为公众所知,不是它刻意低调,而是它长久以来作为设备供应商的乙方地位决定的。
运营商作为甲方面向最终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华为、爱立信等设备供应商作为乙方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合作关系在通信行业发展的黄金年代几乎牢不可破。
遍地是金到日子里,华为用20年时间,从1亿营收做到2000亿,最终登上全球设备商榜首。
然而,就在华为一路高歌之时,寒流很快侵入电信业:首先,已然占据了全球70%人口、50亿用户的运营商已经触顶,以中国市场为例,手机用户突破10亿,几近饱和,与此同时,虽然3G乃至4G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增量不增收,多年高速高利润增长的中国移动连续出现环比营收下降,“大象”的脚步开始变慢。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互联网。大量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和有限的增值业务不断贬值与边缘化,运营商失去主导地位;产业链利润向上层业务与终端转移,以苹果、谷歌、亚马逊为代表的新型运营商凭借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大举进入电信服务业,获取多数利润。
从2G到3G再到4G,把信息高速公路越修越宽的电信业巨子将何去何从?这样的追问不仅困扰着被“管道化”的全球运营商,也困扰着华为:以全球一年约1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计,电信市场马上就会无羹可分。围绕着运营商而生,难道也要随运营商而死?
转型势在必行。全球运营商不约而同喊出“去电信化”的口号,全面拥抱互联网;而华为也不动声色地开始“去运营商化”改造,重塑自身定位。
任正非的阳谋
2011年是华为名副其实的转型之年,这一年华为按客户群重组架构,分为三大事业部:运营商、企业业务、消费者,从而确定了自己从面向运营商卖硬件的设备商,转型为ICT服务提供商的发展路径。
彼时的华为与运营商的关系已经变得微妙:从公司战略而言,华为亟需从运营商背后的隐形人走向前台,一是扩大用户群体,二是挣脱出传统硬件价值洼地的泥潭,向ICT服务领域进军,这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运营商的利益。所以在执行层面,必须考虑运营商的感受,步伐不能迈得过大。
这一点,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出席2010年底的华为云计算发布会有鲜明的体现。在那次大会上,任阐述了华为发展云计算的策略:“华为做云计算和传统IT企业不同,一定要抱紧电信运营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而华为常务副总裁、轮值CEO徐直军也在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上,隔空向电信运营商保证:华为不做云计算运营商……华为将严格限定自己的业务边界,不做云计算的运营商,不与合作伙伴发生竞争关系。
在官方口径中,华为与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关系被描述成:“为运营商云计算转型提供咨询和支撑。”
说归说,事实上华为云计算产品线被安插在了企业业务BG,显然云计算更广阔的市场在数以万计的企业,尤其是没有能力完成信息化改造的中小企业,而非三家运营商。运营商不过是其练手的对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彼时的华为靠着这样的策略,渐渐做起了私有云的生意,在企业业务领域步步为营。
公有云:最后的战役
与华为相比,运营商向互联网的转型显得相当笨拙和盲目。比如做软件商店、做音乐游戏基地,做即时通信软件等等,都未见成效,转型基本以失败收场。
这两年,运营商纷纷成立云计算公司,在各地大兴数据中心建设,瞄准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提供公有云服务。
凭心而论,做公有云是运营商转型互联网最后的机会,BAT的崛起使得资金和人才迅速涌向互联网,这个机会一旦失去,运营商将彻底被边缘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沦为一句空话。
“运营商+互联网”并不等于公有云,但运营商做公有云有其天然的优势,比如财力雄厚、央企品牌背书、遍布各地的数据中心,还有省市县的网状销售服务体系,这些优势足以让运营商在公有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据2014年IDC对云计算的报告显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占据了公有云的第二三名,开局良好,发展势头迅猛。
但恰恰是华为,那个最熟悉的老朋友,在这个时间点上高调挺进公有云,选择正面与运营商交锋,以至于业内人士发出“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的感叹。
考虑到多年下来电信运营商的设备几乎全是华为提供,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乏善可陈。此时供应商忽然倒戈相见,可想而见其带来的冲击之大。
并非无人预见这一结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对电信运营商的不思进取痛心疾首,“现在运营商有什么事情都找华为中兴,久而久之弱化了自身创新能力,甚至扭曲了产业。长期以来,电信运营商形成老大和自我封闭的格局,加上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大帽子,大大抑制了其创新能力。”
虽然现在说胜负还为时过早,但华为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无疑断了运营商的后路,转型失败的风险成倍增加。
7月20日,华为公布201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759亿元人民币,照此速度,全年营收将突破3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中国电信2014全年收入。也许这正是华为叫板运营商的底气。
而运营商转型升级的最后一条路,也自此被华为彻底封上。
谁说华为不是中山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