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靠谱的替代能源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谁是最靠谱的替代能源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娱乐八卦]谁是最靠谱的替代能源

楼层直达
゛自編自導自演

ZxID:19404371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9-15 0
谁是最靠谱的替代能源

[align=center]


[table=60%,#ffffff,#ff0000,1][tr][td]
[align=center]


[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lx/2013/0613/U1421P622DT20130613110756.jpg[/img][size=2][color=#666666]配置 85 千瓦时电池组的特斯拉 Model S,单次充满电可行驶 426 公里,也是目前续航里程最好的量产电动车[/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依靠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料驱动的汽车会对大气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这些化石燃料总有用完的一天。随着能源日益枯竭,以及环保法规的逐步抬升,汽车制造商们必须寻找新出路,也就是环保、可再生的替代能源。[/color]
[color=#333333]  现在普遍被认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电力驱动。几乎所有的大厂商都在研发电动车,从不那么靠谱的实验性作品(如丰田 iQ EV),到已经技术成熟的量产车(如特斯拉 Model S),电动车的未来取决于两点: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以及城市基础建设的跟进。这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两点。[/color]
[color=#333333]  就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的十款纯电动车而言,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公布的数据,它们的平均续航里程是 152 公里,其中的最低值来自丰田 iQ EV,只有 58 公里,成绩最好的是配置 85 千瓦时电池组的特斯拉 Model S,单次充满电可行驶 426 公里。除了平均续航里程不尽如人意,6 小时的平均充电时间更让人沮丧,这么长时间都可以从洛杉矶开车到旧金山了。当然,我指的是开一辆传统燃料驱动的车,如果开的是日产 Leaf(每次充电需要 6 小时,续航里程 117 公里),那恐怕要 40 多个小时。所以对于喜欢开车出去旅行的家庭来说,纯电动车实在不可靠。[/color]
[align=center][img]http://i1.sinaimg.cn/lx/2013/0613/U1421P622DT20130613110829.jpg[/img][size=2][color=#666666]特斯拉 Model S 的中控台[/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那么汽车厂商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两件事情要做:一是发明出能够储存更多能量的电池,二是配套的充电设备要跟上。然而要做到这两点并非易事,尤其是后者,因为不仅要想办法缩短充电时间,还必须让充电站变得像加油站一样普遍才行。[/color]
[color=#333333]  [b]充电设备的革命[/b][/color]
[color=#333333]  这方面技术走在前端的公司是日产,这个来自日本的汽车巨擘正在开发一个快速充电器,可以在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给一辆 Leaf 充满八成电量,据说还不会影响电池寿命。而专注研究电动车的特斯拉公司则走得更快,他们不仅有更大更好的电池组,还自行建造充电站。以旗舰车型 Model S 为例,这款车可以搭载 60 千瓦时或 80 千瓦时两种电池组,远远超过日产 Leaf 的 24 千瓦时和福特福克斯电动车的 23 千瓦时。为了让电动车在家庭用户中普及,特斯拉正在全美主要城市之间建立一个超级充电站网络(Superchargers Network)。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穆思克透露,很快消费者将能够驾驶特斯拉电动车往返于洛杉矶和旧金山间,而不必担心找不到充电站,东海岸的充电站则会在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之间铺开。目前,特斯拉的充电站网络已有 9 个投入使用,其中 7 个位于加州,按照原定计划,到 2015 年,该充电站网络的充电站数量将增至 100 个。但穆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将加快该充电站网络的建设速度,到今年年底,超级充电站将会覆盖美国和加拿大南部的绝大部分城区。[/color]
[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lx/2013/0613/U1421P622DT20130613110905.jpg[/img][size=2][color=#666666]目前美国上市的十款电动车中,续航里程最低的是丰田 iQ EV,只有 58 公里[/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也拿出了他们的办法,那就是采用 Better Place 公司开发的“电池交换车站”。Better Place 是一家以色列电动车运营企业,由 Shai Agassi 于 6 年前创办,其目标是要让世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供环保解决方案。Better Place的具体做法是建立一整套车站体系,让电动车在续航前到车站自动卸载使用过的电池,然后换上新的。在这种模式中,电池和车身分开,消费者只购买不包括电池的电动车,然后成为 Better Place 的会员,使用 Better Place 提供的电池、充电桩、换电池站、驾驶支持系统和全天候服务。然而,换电站模式的发展存在种种阻碍,需要政府与汽车制造商两方面的配合,这种高风险的模式,最终让其难以为继,Better Place 在运营 6 年之后宣告破产。[/color]
[align=center][img]http://i3.sinaimg.cn/lx/2013/0613/U1421P622DT20130613110922.jpg[/img][size=2][color=#666666]靠压缩空气驱动的雪铁龙 Technospace 概念车[/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b]从天然气、氢气到压缩空气[/b][/color]
[color=#333333]  另外一个被视作替代能源的,就是天然气。和汽油、柴油相比,天然气的优势是污染小、储量大。如果天然气能代替传统燃料,那么首先对美国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样一来就不必依赖昂贵的进口石油了。但是天然气的缺陷就在于它的存放,通俗地说,就是它需要巨大的罐子。此外,天然气的加气站和充气装置不足也是个问题。天然气供能一直是本田的能量战略战术之一,目前市场上用天然气驱动的车只有本田的思域 GX。[/color]
[color=#333333]  再来说说最被看好的氢燃料吧。之所以“最被看好”,首先因为它的来源容易且取之不尽,电解水就可以获得,几乎是零污染。用氢气驱动有两个途径:第一种是把传统内燃机改造成可以燃烧液态氢的内燃机,比如宝马在 2007 年推出的 Hydrogen7,该车搭载的就是双燃料 V12 缸发动机,外观与普通车型无异;另外一种就是靠氢燃料电池来驱动,原理通常是通过氢气和氧气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发电,然后再输电到电池组,比如本田的 FCX Clarity。[/color]
[color=#333333]  那么,这些有前瞻性又已经投入使用的氢能源车贵不贵呢?不好意思,这些车一般不卖,在日本和北美的用户可以租,不过范围很有限。在美国,FCX Clarity 只能在南加利福尼亚地区才能租赁,因为只有那里才有一定数量的加氢站。此外,如何加氢也是个大问题,纯电动车虽然充电慢,但只要有个插头的地方就能充电,但是氢燃料汽车需要在有完善加氢设施的地方才有实用价值,并且氢分子很小,容易泄漏,比如你把一辆 Hydrogen7 停在家里,说不定出趟差回来就发现气已经漏光了。更危险的是,氢气是一种可燃气体,所以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阻碍氢能源车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宝马、通用、本田、丰田和奔驰都没有停止研究氢燃料,因为毕竟这种驱动方式是最有希望的。[/color]
[color=#333333]  要说最天马行空的想法,就是指望用空气就能把车子发动起来。可是这也并非天方夜谭,浪漫的法国人就打算这么干:标致和雪铁龙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只靠压缩空气驱动的概念车。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城市拥挤道路,通过高压气罐里的高压气体驱动液力马达和自动变速箱,从而驱动车子。由于储存压缩空气装置的容积十分有限,理论上说,两个 100 升的高压气罐提供的能量顶多可维持 97-145 公里,而 220 伏的家用压缩机充电却要至少 4 个小时,再说高压气罐多重,怎么装上车都是个问题,所以空气驱动几乎和福特的核能概念车一样不靠谱。[/color]
[color=#333333]  目前看来,以上这些替代能源短时间内都无法真正取代汽油和柴油。它们的未来可行性取决于原料成本、基础建设、政府法规以及使用的便捷性。但是咱们也大可不必灰心,想想汽车刚被发明的年代,不也经历过这么一场“能源选拔赛”吗?汽油、柴油、煤炭、蒸汽、木材和电力同场竞技,胜出的是汽油。现在又到了那样一个时刻,候选成员即将再次一决高下,我们等待“新汽油”的出现。[/color]



[/align]
[/td][/tr][/table][/align]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7
DB+17 2015-09-15

☆感谢您对生活时尚美食版块的支持☆

梦想与life

ZxID:57799193

等级: 元老
生活※时尚※美食      想吃就吃,说走就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9-15 0
感谢分享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