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怀抱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5个回复

[转载美文]怀抱

楼层直达
过得不太好

ZxID:19747473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1-10 0
怀抱
[table=100%,#00b050,#000000,15][tr][td]


心理学家说,在一场突然的事变中——比如火灾、爆炸、坍塌——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扑进母亲怀里,而母亲的第一个反应也是紧紧搂住孩子。孩子的脆弱的心灵化解不了一场惊变,而母亲的怀抱仿佛是一块海绵,缓缓地吸收孩子的恐惧,直至平复。专家说,在灾变中身边没有母亲的孩子,以及找不到母亲的孩子,心理将会遭受无可挽回的创伤。恐惧对孩子来说,比肉体的疼痛还难忍受。由此可以想像,发生在韩国的、夏令营的小学生被夜火活活烧死的那一刻,孩子们绝望无助,有多么可怜。在贵阳的一次爆炸事件中,由于母亲没有把7岁的儿子抱进怀里,从此这个孩子不再开口说话。他走不出恐惧,因此自闭。
我还看过这样的报道,一个17岁患骨癌的男孩子,临终前突然睁开眼,嗫嚅,母亲俯首静听,他说的是:“抱抱我。”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安然离世。前不久,在重庆被歹徒砍了27刀的青年民警芦振龙在血泊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再也见不到母亲了。”芦振龙自知不保,临终之念是握住母亲的手。他的母亲远在山东的乡下,并不知道这一切。芦振龙牺牲后,重庆市民集结数万,为英雄送行。
即使是成年人,危急关头也需要呵护。如寒夜的独行者向火光趋近,这是心灵上的靠拢。人们相互靠拢,需要的是在群体之中才能获得的紧张感的释放,由此恢复自信心。在灾难中,你与众人站在一起,就能获得安全感。在“文革”中,即使不被揪斗,被划人另类,也足以让人痛苦,这是被孤立而产生的心灵深痛。亦可知单人牢房为什么对囚犯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所谓疏离,正是引发人的恐惧感的另一种存在。
在上一世纪初叶美国西海岸的一艘遇难的帆船上,人群拥挤,死神在暴风雨中上下追逐着它。三天三夜,只有船长始终不渝地与厄运搏斗。他在船板上用粉笔写下大大的一行字:
“别灰心,我们不会离开你们!”
他们后来获得了拯救。这是瓦尔特·惠特曼在诗中所描述的[color=#333333]故事[/color]。人们从中感到,所谓怀抱,就是那个比你更坚强的人,你把他看作是主心骨。对孩子来说,她是母亲;对国家来说,他是领袖。因此,我们能够理解惠特曼。他在林肯逝世的时候,悲痛不已地在诗中写到:“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让你的头枕着我的手臂吧!”这是一个经历过海难的人的感受。在这样的诗中,还可以读出崇高的人格所产生的凝聚力,使那些曾在风浪中惊慌失措的人心存感激,像惠特曼在诗中说的那样:“紫丁香、星星和小鸟和我深心的赞歌都融混在一起了。”[/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2016-01-10

♀微微一笑,校园青春版块欢迎你♂

执筆纸墨

ZxID:28339351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1-10 0
所谓怀抱,就是那个比你更坚强的人,你把他看作是主心骨。
半江棠

ZxID:17301818

等级: 元老
配偶: 半盏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1-10 0
都在一起了

际遇之神

奖励

买了一个鸡蛋,吃出两个蛋黄得3DB

Rick’sMorty

ZxID:17460701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1-10 0
何来怀抱,在世凡人,皆走不同路,死于不同触。相安怀抱也只能自我陶醉了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01-10 0
我们不会离开你们
清风伊

ZxID:15509302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清风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1-10 0
我们不会离开你们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