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手表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救命的手表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救命的手表

楼层直达
熏 

ZxID:58165591

等级: 元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6-30 0
救命的手表
随着电视剧《小爸爸》的热播,插曲《呼儿嘿呦》也火了起来。“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主席的手一挥,挥到哪里我们到哪里。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现在想想我们还爱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呼儿嘿呦……”听着这首歌,不禁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爷爷讲给我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建国,就是一位下乡到我们村的知青。那正是流行“三响一转”的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正是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物品。“三响一转”也叫四大件,是那个年代人们所能拥有的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些东西都是当时比较稀有的四件家庭物品,一般都需要凭票购买。
一 相 识
我们村庄在一个山沟沟里,孩子们上学要去十几公里外的镇子,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方便,村子里给孩子们建了一所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就是一座土坯房子。爷爷说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没有老师。刚好来了知青李建国,村里就让他当了孩子们的老师。就这样,我们村的小学开办了起来。李建国被安排住在村委会的一间屋子里,全村挨家挨户轮流给他提供伙食。他也没啥行李,全身上下除了铺盖和几件衣服,也就没啥了!不过他手腕上的那块上海手表格外显眼,算是他最贵的家当。铺好床铺,李建国也算在村子里安顿了下来。
这天该轮到李建国去马秋菊家里吃饭。中午李建国给孩子们上完课,看看手表,已经到放学时间,他给孩子们放学,自己也去了马秋菊家。他走进马秋菊家栅栏做的大门,小小的院落收拾的很干净。院子西边屋檐下码着整齐的柴火,旁边的菜园子里长着绿茵茵的蔬菜没有一点杂草。院子中央的苹果树正开着粉红色的花。东边院墙边的绳子上晾晒着衣服。看到李建国进门,马秋菊和她的母亲迎了出来。姑娘穿着粉红的上衣,站在门口,和院里的苹果花相融在一起,笑盈盈的脸宛若一颗粉红的苹果,那画面有些亲切更有些温馨,令李建国竟有回家的感觉。马秋菊领李建国进屋。这是个低矮的屋子,房门很低,要不是马秋菊提醒他,中等身高的李建国差点碰到头。屋里的光线不是很好,马秋菊母女很热情,让李建国坐到炕上去,说饭马上就好了。来到炕沿边,李建国才发现炕上的马秋菊父亲。他见李建国进屋,让女儿扶他坐了起来。聊天之后才知道老人的腿摔断了,因为没钱医治,就一直这样卧病躺着。老人就马秋菊这么一个孩子,现在父亲生病,母亲年迈,里里外外就靠马秋菊一个人干。
不一会,马秋菊就把一大碗热腾腾的饭端到炕桌上来了。是臊子面,绿绿的葱花,里面还窝着两个鸡蛋,闻起来李建国都流口水了。马秋菊劝李建国赶快吃,她说:“我们没等你,就自己先吃了,这是留给你的,你赶快吃吧!家里没啥好招待你的,我自己擀的面,你就将就着吃。”她的父母也劝李建国赶快吃。一天吃两顿,李建国也确实饿了
李建国来到厨房,马秋菊也跟了过来,他放下碗,拿起瓢舀了水喝。不经意间,他在破掉的木锅盖下面看到了一盘土豆,锅里的热气不断从锅盖的破洞里冒上来。马秋菊看见李建国在看锅里的土豆,她赶紧走过来说:“李老师没吃饱的话可以吃些土豆,给你留的饭太少了!”李建国赶紧摆手说:“不是,不是,我已经吃饱了。你不是说你们已经吃过了吗?怎么锅里还热着土豆?”在李建国连连地追问下,马秋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吞吞吐吐地说:“其实,其实我们还没吃饭呢。我爹说李老师是城里人,到我们这穷山沟给娃们教书委屈你了。不能让你跟着我们吃土豆,就让我给你擀了臊子面。”说着,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家里存的一点粮食已经卖掉给父亲看病了,今天给我做的臊子面是家里仅有的一点面粉,为了不让李建国知道才那么说的。听到这,李建国被这朴实的一家人感动了。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她弱小的肩膀怎么能撑起整个摇摇欲坠的家,一中本能的保护欲涌上他的心头。
看到马秋菊眼神中的无助与无奈,李建国不禁想起了自己。他的父母本是知识分子,在那个动荡的年月,父亲被抓去批斗致死。随后母亲也在悲愤中不堪批斗分子的侮辱自杀了。还没成年的他只能去亲戚家暂住。手上的这块上海手表是父母留给他的唯一东西,所以他一直戴着。突然他的脑海里闪现出了一个想法,他从手上取下手表,交到马秋菊手里,说:“妹子,我身上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这块表卖了还能值些钱,你拿去给大伯治病吧!”马秋菊怎么也不肯收,她说:“李老师给娃们上课,有个表方便。何况这表太贵重,我不能要。”李建国也不肯收回,两人就这样让来让去。最后李建国说:“那就算我借给你的,等以后你有钱了可以给买个新的还我。怎么样?我也不吃亏啊!”在李建国再三的劝说下,马秋菊收下了手表,两个人相互道别,李建国离开马家去学校了。

二 相 恋
秋菊拿着表,带着父亲去城里看病了。大夫说幸亏来的及时,不然这条腿就要彻底废了。听到大夫的话,父女俩内心更加感激李建国。
自从上次吃饭相互认识了,马秋菊有时候也会叫李建国去家里吃饭。李建国放学没事也会主动帮马秋菊干一些农活。秋菊父亲的病一天天也好了起来。相互来往中大家彼此熟悉了起来。秋菊父母也会向李建国打听一些他家里的事情,听到他父母的遭遇,大家都很难过。秋菊父母安慰他说:“如果不嫌弃,以后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家。”李建国感谢这一家人对自己的照顾,父母离开后他很久都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了。在亲戚家暂住的那几年,他天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又因为父母的原因,他到处遭人白眼,没想到下乡到这个山沟,居然碰到了这么好的一家人。
大家相互熟悉后,马秋菊改口叫李建国哥,李建国也欣然接受这个大山里的妹妹。山里人的生活很纯粹,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山里的孩子们也很淳朴听话,他们喜欢听他讲一些外面的事情,他鼓励孩子们要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李建国渐渐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阿谀奉承,都是那么善良可爱。
这天他帮秋菊家劈完柴,秋菊照例留他在家吃饭,他也不推辞欣然答应了。秋菊包了饺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秋菊的父亲问他:“想不想呆在我们这里娶个媳妇啊?”
李建国一半答应一半也是开玩笑地说:“愿意啊!可是哪家的姑娘愿意嫁给我这个一无所有外地人呢?”
“你看我家秋菊怎样啊?”这样一问倒是难住了李建国,李秋菊已经羞得躲开了。
“秋菊我们已经商量过了,就看你的意思。”秋菊父亲满是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建国。
李建国顿时思绪万千,他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早在他第一次看见秋菊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个漂亮的女孩。和苹果花融为一体的那个画面时常在他脑海里浮现。两把长长的麻花辫,还有她干活擦汗时的一颦一笑,都和这个山村美到一块去了。如果秋菊和山村能构成一幅画,那么画面中少了哪一样都不够完美。可是他从没敢想过自己和秋菊能走到一起。在他心里秋菊是那么美,那么能干,她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秋菊父亲的话让他又惊又喜,他不知道怎样回答。秋菊父亲接着说:“你和秋菊早就认识了,我们也不逼你回答,你可以好好考虑考虑。私下也可以和秋菊聊聊。”他让秋菊吃完饭不用收拾碗筷了,送送李建国。
夕阳下的村庄格外静谧安逸。下山回圈的羊群,咩咩地叫着,偶尔还伴随着几声狗吠。建国和秋菊没有直接回学校,他们顺着小路往附近的小山梁走去。两个人先是一路的沉默,谁都不说话,秋菊前面走着,建国后面跟着,就这样一直往前走着。秋菊的回头终于打破了尴尬,她正好一头撞在了建国怀里,两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异口同声地开了口,建国让秋菊先说。秋菊说:“我爹给你说的事情,你别当真。你将来还得回城里去,留在我们这里把你的前途就毁了。”
“城里已经没有我留恋的了,相比较我更喜欢这里。”建国犹豫了很久,他说:“大伯说的话我当真呢!秋菊,你愿意我留下来吗?”秋菊低下了头,脸上泛起绯红,她说:“建国哥,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两人彻底敞开了心扉,聊了起来。他们谈着过去,畅想着未来,两人的心也越走越近。看着眼前落日余晖下的村庄,在缕缕炊烟的笼罩下,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三 结 婚
建国和秋菊走在一起,两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他们对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满意。他们已经开始张罗两人结婚用的东西了,秋菊和建国倒也不慌不忙。秋菊每天都早出晚归,去山里采草药,到赶集的日子就去集市上卖。建国还是一复一日地教书,他放学去秋菊家干活老也见不到秋菊人。
年底寒假,终于迎来了建国和秋菊结婚的日子。宴席很简单,来了亲戚邻居,总共凑了三桌人。餐桌上也没啥好吃的,玉米馍馍,臊子面,一碗萝卜炖白菜就是整个宴席的饭菜了。就这些东西,秋菊一家省吃俭用从年初攒到了年底才能拿得出。一瓶白酒还是从邻居王二狗家借的。宴席虽然寒酸了些,但是一家人的心都是暖暖的。等把客人都招待完送走,才轮到自己家人吃饭。秋菊去厨房发现只剩下些菜汤和面汤了。那个年月,哪一家生活都不是很富裕,人们能吃饱的时候不多,也难怪能吃的干干净净。秋菊只好再去给家里人做饭。
吃完饭后,父母都去休息了,秋菊神神秘秘地从柜子的包袱里拿出了一样东西,她递给建国,让他打开看看。建国打开一看,这不是那块上海手表吗?他惊奇地问秋菊是怎么回事。秋菊睁着大大的眼睛问他:“喜欢吗?”秋菊告诉建国:“你不是当时说这表是借给我的吗?所以我今天就把他还给你。”秋菊接着又遗憾地说:“不过,我没能买新的,这是你原来的那块。”
建国追问:“这表怎么还在?不是已经卖掉给爹看病了吗?”
“我当时带着爹去城里看病,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刚好碰到了给爹看病的赵大夫,他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说把表卖给他,我们就把表给他了。后来他也治好了爹的腿,我还特意去感谢过他。正好他说一家药厂在收购草药,我就采了草药偷偷去买。很长一段时间你不是没见到我吗?就是那时候。”
建国想起了那段时间他总见不到秋菊,他继续追问:“然后呢?”
“后来,我攒了一些钱。我想这表是你父母留给你的,我一定要帮你赎回来。我就去找了那个赵大夫,最后他把表又便宜卖给了我。”秋菊说:“你看这表和以前一样吧,赵大夫保存的很好。赵大夫真是个好人,我们要一辈子感谢他!”
建国看着表,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他拉起秋菊的左手,把表轻轻地戴她的手腕上。他说:“秋菊,人家结婚都是男方要为女方买‘三转一响’,我们结婚我啥都没有给你,你反而给了我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的就是你的,今天我把它送给你,就算是我送你的定情之物吧。”说着,他把秋菊深深地揽进怀里,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他心想:这么好的女人,他要好好爱她一辈子!
李建国夫妇的婚后生活过得平淡又幸福。秋菊务农,父母也帮忙。建国教书,闲暇时间也包揽所有的活。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山村的生活,和邻居们的关系相处的也都很好。特别是和王二狗,都成铁哥们了!许多农村干活的技术都是跟着王二狗学的。王二狗有时间也让李建国教他学写字,大家互相帮忙,取长补短。结婚时借他家的那瓶酒也不要了,他说:“就当是请李建国喝酒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李建国给女儿取名“知青”,是为了纪念他当知青的的日子。女儿长得非常可爱,粉嘟嘟的小脸,肉肉的,那鼻子,那眼睛像极了她的妈妈秋菊。小知青的出生给这个家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他们的家庭也更加完美。李建国看到秋菊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忙里忙外的干活,更加心疼妻子了。他在不耽误教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帮妻子干活。为了帮妻子分担家务,他甚至也学会了擀面做饭,常常抢着干家务。这一切秋菊也都看在眼里,她感谢上苍送给她这么好的丈夫。他们的生活虽然物质上贫乏,但是精神上是富有的。他们的甜蜜引来村里无数人的羡慕。王二狗的媳妇看到后甚至和王二狗打架要求二狗学习建国。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6-06-30

≮  参与奖励  奇闻怪谈欢迎您 ≯

梁生丶

ZxID:28250917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6-30 0
三转一响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