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img]http://k.sinaimg.cn/n/sports/transform/20161111/q-bC-fxxsmih9503035.jpg/w5707f5.jpg[/img][size=2][color=#666666]马宁荣获本赛季最佳裁判[/color][/size]
[/align][color=#333333] 弹指一挥间,8个月的2016年中超联赛已经划上了句号。回顾这一年中超,可能要总结的人与事太多,但有一个群体,几乎总是处在球迷与媒体的指责与质疑声中,这便是中超联赛的黑衣法官们。无论在哪一年的联赛中,裁判似乎总在被妖魔化。当他们准确无误、平稳顺利地执法一场比赛之时,从来不会被外界所提及。但是,当他们吹罚的比赛哪怕出现一丝一毫的争议,就立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去承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color]
[color=#333333] 这样一个群体,在万众瞩目的中超联赛之中,又很少人能记得住他们的名字,更不要把说把他们的面容与名字结合在一起,他们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2016年完成了过往中国职业联赛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一件事情,全年240场顶级比赛全部由他们独立执法完成。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本土裁判。[/color]
[color=#333333] 2016年中超联赛颁奖典礼期间,笔者与中国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进行了一次聊天式的交流,就2016年中超联赛中有关裁判的那些事进行了询问与了解,试图给大家展现了这个不为人所熟知的群体与他们背后的裁委会到底是怎样完成中超联赛的执法工作。[/color]
[align=center][img]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0161111/zQT_-fxxsmic6040195.jpg[/img][size=2][color=#666666]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b]全年240场比赛未请洋哨[/b][/color]
[color=#333333] “祝贺你们,今年的联赛全部由本土裁判完成了执法任务,实现了我当年的愿望”这是今年中超联赛结束之后,一位曾经在联赛部门工作很长时间的一位足协官员对裁判办主任刘虎说的一句话。[/color]
[color=#333333] 这个压力是什么?就是全年没有请外籍裁判的压力。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之前的每一年联赛,不管是中超时代,还是甲A历史,每每到了关键比赛之时,涉及到保级、争冠的比赛,中国足协都“被迫”邀请洋哨来执法。原因就是所有俱乐部都一致表示:对本土裁判不信任,必须要请外籍裁判。[/color]
[color=#333333] 不可否认,本土裁判在这么多年的执法工作中,肯定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偏差,有的裁判还曾经因此“出事”并且锒铛入狱。所以,各家俱乐部对本土裁判的成见可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所以只要到了重要比赛,就要求足协一定要请外籍裁判,这种观念也一直很难得到改变。[/color]
[color=#333333] 就在2015年中超联赛倒数第二轮的比赛,广州恒大与山东鲁能的比赛由于事关恒大能否在主场提前夺冠,最终中国足协选择了亚洲精英裁判伊朗人法哈尼-阿里扎执法。结果偏偏在这场比赛临近结束之前,鲁能队打入一粒疑似越位进球,将比分扳成2-2,让恒大在主场庆祝夺冠的计划彻底泡汤,还好,恒大最后一轮客场获胜拿到冠军,否则这个疑似越位球可能改变一个冠军的归属。[/color]
[color=#333333] [b]“伊朗裁判当时已经是亚洲顶尖裁判了,2016年还执法了巴西里约奥运会男足决赛。不能说因为有争议,就说他的水平不行。任何裁判组都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的失误,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迷信或者说依赖外籍裁判。必须要相信我们自己的裁判有能力完成自己联赛的执法工作。所以,我们从今年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裁判。”谈到没有邀请外籍裁判的初衷,裁判办主任的刘虎这样说到。[/b][/color]
[color=#333333] 当然,一直使用本土裁判,特别是到了联赛收官阶段,这也让裁委会承受着巨大压力。其实有些俱乐部已经向中国足协提出最后几轮的比赛希望由洋哨执法,就是在这样一种压力下,裁委会还是决定继续启用自己的裁判。对此,刘虎也非常感谢中国足协领导的支持:帮我们顶住了压力,这让我们敢放手启用自己的裁判。[/color]
[color=#333333] 除了感谢足协领导的支持,刘虎自然要感谢执法了2016年中超联赛的全部58名裁判和他们的裁判监督,“要感谢他们为自己争了一口气,今年联赛执法工作总体来讲比较顺利,可以说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赛季执法工作,出现个别失误也是瑕不掩瑜。这让我们相信我们这些裁判员的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中超联赛的执法工作。所以,我们也大胆相信他们,如果他们真的在前面比赛出了很多问题,可能裁委会也没有这个勇气让他们把240场比赛全都吹下来。”[/color]
[align=center][img]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0161111/AqPf-fxxsmif2807501.jpg[/img][size=2][color=#666666]U19亚锦赛上的中国裁判身影[/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b]亚足联肯定中国裁判工作[/b][/color]
[color=#333333] 世界上任何一个高水平联赛的执法工作,几乎都由本国裁判独立完成。像英超、西甲、意甲、德甲这些欧洲联赛,都不会邀请外国裁判来执法本国的联赛。[/color]
[color=#333333] 在这一点上,亚足联裁判委员会曾经与中国足协裁判办有过沟通,裁判办从亚足联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亚足联不反对由外籍裁判执法中超。[b]但是,亚足联还是希望能够由中国自己的裁判独立完成中超联赛的裁判工作。[/b]刘虎明白:要想让中国裁判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真正得到外界的信任,必须先做好本国的联赛工作,否则人家永远不会信任你。[/color]
[color=#333333] 果然,随着中国本土裁判在国内联赛的出色表现,亚足联增加了中国裁判执法亚洲级别比赛的机会,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U19亚青赛和U16亚少赛上,傅明等中国裁判组执法了亚青赛上争夺世青赛名额的晋级赛和半决赛,王迪等执法了U16亚少赛的决赛,这些关键赛事的指派都显示了亚足联裁判办公室对中国“法官”的认可。[/color]
[color=#333333] 在U19、U16的亚青赛结束之后,亚足联裁判办公室负责人专门给中国足协裁判办发来邮件,对中国裁判的表现与能力给予肯定,并且表示通过中超的联赛可以看到中国裁判的进步,他们在亚洲级别的比赛的出色表现,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执法机会。[/color]
[color=#333333] 其实在通过本国联赛的沃土培养裁判,进而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件事上,中国女子足球就是个成功的案例。中国足协最后一次邀请外籍裁判执法国内的女子比赛还是在2013年全运会的决赛阶段。在这之后无论青少年联赛、成年职业联赛、全运会、青运会,在所有的女子比赛中足协都坚持使用本国的女子裁判执法,让一批优秀的巾帼裁判迅速成长。中国女子裁判员如秦亮、崔咏梅等连续出现在世界级大赛上,自2014年以来,中国女子裁判在世界杯、奥运会、U20世界杯、U17世界杯、青奥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从未缺席,在国际女子裁判界形成了一股中国力量。[/color]
[color=#333333]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足球比赛,就永远有对裁判的不满与争议。包括在上一轮欧冠联赛之中,拜仁、皇马的各自比赛以及另两场比赛都出现了争议点球,同时有4场欧冠比赛出现误判,也能够看得出,出现执法偏差对于任何一个裁判都可能会出现。所以,在刘虎看来,中国裁判来说既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妄自菲薄。作为组织、安排这些裁判员工作的裁委会更要对这些裁判充满自信,同时要进行更多的培训工作来提高中国裁判的业务能力。[/color]
[color=#333333] 刘虎介绍,近两年,中国足协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裁判队伍的教育管理,促进行业作风的持续转变,同时推进裁判工作的规范化,健全完善裁判的推荐、培训、选派、监督、评议,以及亚足联精英裁判和国际裁判的申报等裁判管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了裁判的体能培训和检测工作,举办了裁判体能讲师培训班。对于裁判员,也增加了培训次数,2016年达到了5次培训。这种培训有阶段性的小结,也有和国际足联的合作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会邀请亚足联、国际足联的裁判讲师来为我们的裁判进行讲课,分析各种实战案例。同时,裁委会都会结合每一轮联赛出现的重点判罚进行评议,然后告之每一个裁判关于类似动作的判罚尺度。“对我们来说,就要做到相同的犯规动作给予相同的处罚。否则不能这个裁判是这样的尺度,换了裁判就是另外的尺度,这会让球员们也很难接受,到底哪个判罚才是准确的。对我们来说,必须要保持判罚尺度的一致性。”[/color]
[color=#333333] [b]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判罚准确,除了对裁判进行多次严格培训之外,对本土裁判的跑动距离也专门提出要求,裁委会要求裁判员在场上要尽可能地多跑动,尽可能距离事发地点要更近,为此裁委会在每一轮比赛之后都会收集数据。[/b]数据显示,中超主裁判每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都在1万米左右,即使是像那些年龄达到45岁的老裁判们,奔跑距离也可以达到9000多米,至于马宁、傅明这些年轻裁判的每次比赛跑动距离都在1万1千米左右。[/color]
[color=#333333] [b]中超裁判选派原则太复杂[/b][/color]
[color=#333333] 外界最为好奇的是,裁委会每一轮到底是怎样安排裁判的选派工作。而实际上,这也是裁委会和裁判办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中超联赛的裁判员选派要涉及的“回避”因素实在太多了。[/color]
[color=#333333] 按照中超选派裁判的规定,两支球队之间如果进行比赛之时,在他们所在城市以及所在省的足球协会注册的裁判员就不能执法这场比赛。举个例子,只要有国安的比赛,所有在北京市足协,前卫体协、北京大学生体协注册的裁判都不能执法。同样,只要有上海球队的比赛,在上海注册的裁判员就必须要回避。而延边队的比赛,不仅吉林省的裁判不能执法,甚至长春市的裁判也不行。[/color]
[color=#333333] 同城协会注册的裁判要回避,首先就把很多好裁判限制住了不能执法重要比赛。[b]而在很多更加重要的比赛之中,不仅要考虑裁判员注册协会的问题,甚至还要考虑他的祖籍。[/b][/color]
[color=#333333] [b]每一次申诉都会进行评议[/b][/color]
[color=#333333] 虽然今年的争议判罚已经少了很多,但还是会有俱乐部对一些比赛的裁判员判罚感到不满,因此不仅球迷、媒体不满意,俱乐部更是会直接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color]
[color=#333333] 对于俱乐部提出申诉的判罚,刘虎坦言:所有申诉我们都会开会进行研究,然后给出一个评议结果。如果确实错了,那就是错了,我们也不回避,都会把评议报告反馈给执行局。[/color]
[color=#333333] 很多时候,俱乐部来到足协进行申诉,都会直接来到裁委会的办公室。不过,每一次刘虎在热情接待的同时都会告之:申诉报告请交到执行局,裁委会与俱乐部不发生任何直接联系,裁委会不直接面对俱乐部,这是一个原则。执行局在收到俱乐部的申诉之后再报给裁委会,然后我们对每一个申诉都会评议,再后把结果返给执行局。如果是错的,接下来就是内部处罚,轻的停哨,重的降级。[/color]
[color=#333333] [b]那么,今年的中超是否存在重大错漏判。对此刘虎也没有回避:确实存在个别判罚可能会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像这种误判,裁委会要坚决处罚当事裁判。“我们从来不会对外公布对哪个裁判的处罚,只是通知该场裁判组。”[/b][/color]
[align=center][img]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0161111/hrSl-fxxsmih9505724.jpg[/img][size=2][color=#666666]马宁荣获最佳裁判[/color][/size][/align][color=#333333] [b]本土裁判能够承担更多责任[/b][/color]
[color=#333333] 2016中超颁奖典礼上产生了新的金哨,37岁的马宁成为本年度最佳裁判员。随着谭海、范崎这些老裁判的退役,马宁、傅明、王迪这些新生力量的崛起,让中国本土裁判的年龄更加趋于年轻化。[/color]
[color=#333333] 本赛季第一次执法中超联赛的裁判总共有14人,其中8名主裁判完成了34场比赛,这个使用新人的力度在全世界的顶级联赛中是非常大的。对于这些年轻裁判来说,未来至少都有将近10年的时间可以在中超赛场以及国际赛场上更好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也意味着中国本土裁判的后备力量得到了最大化的储备。中超主裁平均年龄从2015年的近39岁多,下降到38岁,国际裁判的平均年龄从2015的38岁下降到2017 年的35岁多。而且,这些年轻力量大多数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在刘虎看来,希望中国裁判要有自己的执法个性,不能一味去模仿别人,同时要和队员交流,不能总是靠出示红黄牌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像马宁、傅明、王迪这些年轻裁判都有自己的特点。[/color]
[color=#333333] 刘虎最后提到,在2016年的中超联赛之中,本土裁判能够将240场比赛的执法工作顺利完成,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相信这些中国裁判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仅是执法中超比赛,还会去亚洲、世界级别的比赛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裁判工作还并不是尽善尽美,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裁委会和地方足协也会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也希望本土裁判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良好的工作环境,相信我们的裁判执法水平会与中超联赛的进步共同与日俱增。[/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