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天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裴郁芳忙完手里的工作,便一直低头聊微信,然而她聊的内容却让记者很意外。“如果你一直拒绝不让前妻看望孩子,接下来你的名字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还会被限制乘坐飞机等……”裴郁芳边念出声边发送出去,微信上显示对方是被执行人王先生。王先生回复:“真的有这么严重?”
裴郁芳又耐心给对方解释:“你前妻要求探视权的判决已生效几个月了,你一直拒绝她见孩子,这种行为已属拒不履行的行为,一旦你上了‘黑名单’就是‘老赖’,还会在网上曝光……”微信发出去后,对方短暂沉默了一会,回复信息:“好吧,我答应她每周末和春节接孩子过去。”
看到这里,裴郁芳长舒一口气,她笑着说,感觉这比面对面口头说服累,但还是很便捷,这是她在微信上第四次作对方的思想工作,而这也是乌鲁木齐市法院执行法官首次通过微信沟通执行案件。
据了解,王先生在半年前和前妻林女士离婚,8岁的女儿判由王先生抚养,之后他一直不让前妻来看孩子,前妻只好起诉要求探视权。天山区人民法院审理后,支持了林女士的诉求,判决每周五下午林女士可以接走女儿过周末,周日下午送回,春节期间三天女儿由林女士接去。
判决生效后,王先生仍一直不履行判决,裴郁芳多次找其谈话,王先生均称“工作忙,没时间”,王先生表示可以微信沟通,并主动加了裴郁芳的微信号。了解到王先生在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且是中层领导,裴郁芳于是多次在微信上劝说其允许前妻探视,并将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告知对方。刚开始,王先生还只是敷衍,几次之后,他逐渐重视起来,最终同意履行生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