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唯一一首出自菩萨笔下的诗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全唐诗》中唯一一首出自菩萨笔下的诗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转载美文]《全唐诗》中唯一一首出自菩萨笔下的诗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9 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大宗。初唐诗人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中唐诗人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李贺、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元稹、杜秋娘、张籍,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但是,菩萨写的诗,你读过吗?
《全唐诗》中,即收有中唐“地藏菩萨”金乔觉的诗。“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九华山供奉的,便是金乔觉“金地藏菩萨”。
唐代诗人地藏王菩萨的圣诞日。地藏王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与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合称为四大菩萨,深受世人敬仰。因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也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金乔觉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开山佛祖,历朝《九华山志》、《青阳县志》,宋《高僧传》,明《神僧传》等都为金乔觉立传。
“地藏菩萨”金乔觉(696—794年),新罗国(韩国)京城人,俗姓金,法号乔觉,“地藏菩萨”为其示寂后的佛教尊号。宋赞宁(9l9一1001)《高僧传》载:“释地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金乔觉《酬惠米》诗曰:“弃却金銮纳布衣,修身浮海到华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金乔觉是一个抛弃继承王位,削发浮海到中国的高贵的新罗“王子”。
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金乔觉入唐。《全唐诗》卷八百零八载:金乔觉“唐至德初,航海来中土,卓锡九华”。据《全唐文》第六百卷所载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等,金乔觉“时年九十九,贞元十年夏,忽召徒告别,罔知攸适。”
金乔觉初来九华山时,“九华万仞”还处于“榛莽未开”的状态。他“自千里而劲进”到此,“披榛援墓,跨峰越壑”,遍阅各处,终于“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的地方隐居,开始了艰难的长期苦修生活。据称,金乔觉在九华山上修行了整整七十五年头。
金乔觉最初居于山洞,生活极端艰苦,穿粗布麻衣,吃“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艰苦的生活环境里,金乔觉不时与山下居民来往,并结深厚友谊。其《送童子下山》诗曰:“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可以看到,金乔觉与这位童子一起生活过一段时期。他们经常在九华峰上的添瓶涧里天真地招月玩赏,一起度过“无粮瓯中煮野菜”的艰难日子,成为忘年之交。送别爱童下山,金乔觉充满了与童子惜别时的一片爱痛之情,童子天真烂漫,二人依依难分。
总书记曾言:中韩两国毗邻而居,从东渡求仙来到济州岛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华山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济的传统源远流长。收入《全唐诗》的这首《送童子下山》,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7-08-09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