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诗人经住了告密,抗住了弹劾,却在死后栽了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回收站
DNF地下城与勇士
QQ微信技术
虚拟交易发布
综合游戏交流
CF穿越火线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奇闻&笑话
聊天交友&心情咖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这位大诗人经住了告密,抗住了弹劾,却在死后栽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影音美图]
这位大诗人经住了告密,抗住了弹劾,却在死后栽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发帖
314290
在线
16924小时
精华
0
DB
134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12
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想必是很多人幼年时候的记忆。在中国有一个说法叫“文如其人”,《悯农》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深察民间疾苦、体恤百姓辛劳、胸怀人间广博的社会评论家。
事实上,《悯农》的作者名叫李绅,他官至宰相,平日与白居易交往甚密,对唐朝乃至中国文化都有巨大的推动。只不过他脾气太过直爽,于仕途之上跌跌撞撞,在唐朝中期的政治漩涡中不能自已。
一、《悯农》是反诗?
李绅的家世非常显赫,曾祖父李敬玄陪着唐高宗读过书,最后成为宰相,封赵国公。要不是在征讨吐蕃的战争中身败名裂被贬官,李家也够呛能躲过武则天后面的屠刀。
▲ 李绅塑像
正所谓“富贵不过三代”,李家传到李绅父亲这辈时就彻底没落了,李父穷极一生就是赶赴全国各地任上当县令,自身健康还十分不好,很早就死掉了。所以李绅幼年丧父,一直都是由母亲教授经义。
在二十七岁时,李绅高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有一年他回乡探亲,恰逢同榜进士已经成为浙东节度使的李逢吉。两人登上亳州城东的观稼台,诗意大发,李逢吉作诗一首希望自己升官能像登高台一样顺利,而李绅则长声一叹,一首传世《悯农》澎湃而出。
李逢吉听了,赞道:“好诗,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谁知李绅才思还没完,《悯农》第二首又顺利产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听后一愣,这不是在讽刺朝廷吗?对仕途太过热切的李逢吉决定用李绅当垫脚石,他将《悯农》抄下来用以告发自己的同年。
谁知李绅傻乎乎,觉得刚才的两首诗不过瘾,又作出一首填数:“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李逢吉拿着三首诗高兴地要跳起来,尤其第三首诗,对朝廷的讽刺更为具体。待他回到长安,马上将李绅的三首诗作为证据呈了上去,告发他写反诗泄愤。
谁知皇帝也不是昏君,他被李绅的文学功底深深折服,认为自己久居高堂、忘却了民情,随即大手一挥升了李绅的官。而李逢吉则郁闷非常,本来想陷害却帮别人升了官,不久之后自己的浙东节度使的位置也不保,被降为云南观察使,成了“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典型。
二、初入仕途
其实李绅对于仕途并不热衷,而且本性善良的他根本无法及时发现身旁的小人。
他刚考取进士之后,先是被安排在国子监当助教。国子监就是政府中央大学,无数权贵子弟以及学术精英都在此就读,这正是发展人脉助自己腾飞的好机会。谁知道李绅对此根本就不感冒,拿着官府的任命跑到金陵游山玩水去了。
人事部门一看李绅这般胡闹可不行,就把任命撤销了。恰逢金陵太守李锜欣赏其才华,便纳为幕僚。李锜这个人想成为金陵地区的土皇帝,而且对于治下百姓横征暴敛,极力搜刮民脂民膏。他的种种行为让李绅十分不满。
后来长安准备将李锜调往别处,他非常不愿意动地方,因为李绅的文笔好,便要求李绅联合社会各界上万言书,以金陵百姓的名义挽留自己。李绅不想写,先装做害怕手抖不能写字,后来干脆不装了——老子就是不写!
李锜暴跳如雷,将李绅直接扔进了监狱。后来李锜案发被处斩,李绅因此得到了肯定。可见他的运气完全是李逢吉、李锜之流托举出来的。
三、朝廷争斗
之后的李绅平步青云,慢慢进入国家政治中枢。他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赶上了贯穿唐朝数十年的“牛李党争”。他的铁哥们儿恰好是“李党”领袖李德裕,这样李绅想置身事外都不行。
没有想到李逢吉再次出场,身为“牛党”干将的他将李德裕扳倒,接着想将己方势力的领袖牛僧孺迎进朝中为相。可是李绅性格刚烈而且颇为执拗,一旦操作不好极有可能被“李党”反扑。于是李逢吉想到了另一个类似的人——韩愈。
没有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他与李绅一般也是快意恩仇、不懂人情世故的主儿。
当时李绅是御史中丞,而韩愈在李逢吉的操作下成为御史大夫。御史是负责查出官员违纪的机构,汉代设置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其中大夫为长,中丞为副。但到了唐代就不设置大夫了,中丞基本成为了御史的最高长官。
李逢吉的用心正在于此,他将尘封百年的官职翻出来给韩愈安上,就是为了给他一个是李绅上级的错觉,诱使他和李绅打架。
因为御史大夫是个虚职,韩愈的实际职位是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按照规矩,京兆尹上任前要到御史台参拜。可是韩愈觉得自己是御史老大,自然不可能去御史台拜自己的手下们。
这下可彻底惹恼了讲规矩的李绅,他认为韩愈应该来御史台参拜,可是韩愈就不来。两人因此掐了起来,而且越掐越凶。因为御史的工作就是弹劾官员的,这两个人御史部门的高官互相较劲基本属于自己的业务范畴,最后发展到御史台的工作都没法继续了。皇帝终于忍无可忍,将二人双双免职。
可为了让牛僧孺安全回来,“牛党”成员并不罢休,李绅一贬再贬,被踢到了广东肇庆做司马。
四、朝廷再争斗
李绅被贬到广东也没有懈怠工作,由于基层工作业绩突出,再加上李德裕成功翻盘,于是乎昔日的李党们又回来了。李绅回到中原,出任河南尹。
尽管经历了如此的大风大浪,李绅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当时河南有很多地痞无赖,经常穿着奇装异服在大街上打球,甚至白天躺在官道上睡觉,造成车马不敢上前。但听说李绅来到河南上任,昔日的地痞流氓马上变成了良民。
唐武宗继位后,李党进一步得势,李绅问鼎了曾祖父获得的光环——赵国公,四年后死在了节度使的任上。
不过李绅死后不久,牛党反扑成功。他任节度使期间判处县尉死刑的案子重新被翻了出来,牛党成员又唆使当时的证人翻供。于是一代干吏变成了滥刑枉杀的酷吏。朝廷下诏追削他的一切任命,其子孙也世代不得为官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Vancci
DB
+15
2017-08-12
# 校园青春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