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疯子、狂人以及唐代自媒体人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跑跑卡丁车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QQ微信技术
和平精英
签到统计
社区服务
纪念馆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李白:疯子、狂人以及唐代自媒体人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影音美图]
李白:疯子、狂人以及唐代自媒体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6
发帖
313928
在线
16891小时
精华
0
DB
19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21
0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或许李白只是想“玩一把”,只要让这个天下变好一点,就不玩了,就像赌徒。但他没有得到机会。
文/谭山山
“我有许多时候想到李白。”文学评论家李长之在创作于1940年的著作《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劈头就这样写道,“当我一苦闷了,当我一觉得四周围的空气太窒塞了,当我觉得处处不得伸展,焦灼与渺茫,悲愤与惶惑,向我杂然并投地袭击起来了,我就尤其想到李白了。”
原因很简单:读李白的诗,会让人得到解放。李长之写到,李白的人生,跟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所悲的、所喜的,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然而,“他比我们喜、喜得厉害,悲、悲得厉害”,“于是我们就不能不在他那里得到一种扩展和解放了,而这种扩展和解放却又是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于种种压迫之余,所时时刻刻地在期待着,在寻求着的”。
“凡是李白最成功的作品,例如那‘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的《古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将进酒》,‘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的《襄阳歌》,‘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的《江夏赠韦南陵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江夏别宋之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把酒问月》,‘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月下独酌》,这些统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上下千古,令人读了,把精神扩张到极处。”李长之总结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相较于杜甫,李白更让人感到亲切。人人都从读到的那些惊才绝艳的诗歌中想象李白的模样。那么,他到底长什么样?
李长之从李白自己以及同时代人的记载里,拼贴出李白的一些特征。他的眼睛很亮——专门跑了三千多里地去看他、视他为偶像的诗人魏万描述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他的朋友崔宗之也说他“双眸光照人”。
他喜欢穿紫袍子——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中他写道:“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他还曾穿着这紫皮袍去看朋友,“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他随身带着刀子——魏万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崔宗之的诗说他“袖有匕首剑”。他有时会穿道服——“曾受道箓于齐,有青绮冠帔一副”,魏万描述道。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与其说他是文人,不如说是奇人。
李白画像
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其实,还有人说他是疯子。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李白写过“槌碎黄鹤楼”,有人讽刺他乱来,他回以一首诗:“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从“一州笑我为狂客”这一句,可以想见他当时是如何得意、如何眉飞色舞,对他来说,这就是最过瘾的事。
李白写诗还喜欢用“愁杀”“笑杀”“狂杀”“醉杀”“恼杀”等极度夸张的字眼。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性格使然,因为他的内心是热烈的,情绪也无可抑制地喷薄而出。
“疯子和狂人有没有价值呢?这在普通人偶尔一想,好像是没有的,其实,太不然了,我敢说任何人需要着疯子、狂人。我只揭穿一句话就够了,就是,疯子和狂人的要求乃是人人所有的要求,不过不肯说出来、不敢说出来,天天压抑着、委屈着罢了。却逢巧有人替我们冲口说出来了,难道不是人类的功臣吗?
倘若更进一步,不但能替我们说出来,而且能将那最要紧、最根本、最普遍的给道出来,而且更进一步,乃是把这最要紧、最根本、最普遍的要求,置之于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中,那么,怎么样呢?这只能说是功臣了!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却正恰恰是其中之一,而且属于最煊赫的之一!”李长之写道。
“诗仙”李白活得潇洒浪漫。
李白实际上是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
著有《大唐李白》的作家张大春这样概括李白:“一个街头艺人,一个酒馆狂生,一个以他那样的阶级不该拥有的写作能力而名闻遐迩的道者,一个曾经那样接近过权力核心而仍只被以‘倡优之徒’对待的浪子,以及——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一个国人皆曰可杀的叛国者。”
“国人皆曰可杀的叛国者”是指756年李白参与永王起兵争位,被控鼓吹、协同反叛之罪,并被流放,杜甫作为坚定的李白控,接连写下《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梦李白二首》等诗篇为李白正名,并在《不见》中写出“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也因此,今天有人把杜甫形容为“李白营销团队的首席顾问”,并认为那首描述李白才华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简直就是为李白进行危机公关的文案:“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张大春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李白实际上是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张大春说,李白想当国师,认为皇帝应该用他。但商人家庭的出身限制了他,他没有机会达成梦想,于是,就找到了另一个路径:建立个人名声,“为达天听”。
李白的《赠汪伦》妇孺皆知。
首先,他在27岁那年娶了一个“故相之女”。他的第一任妻子许氏,是高宗到武则天时代的大臣许圉师的孙女。他们之间门不当户不对,张大春推测,他的妻子极可能是再嫁的,或者是位“老”小姐。他没有一首诗是写给许氏的,因此,他的婚姻恐怕也不幸福。但这是摆脱商人家庭的重要一步。
其次,写诗结交朋友。张大春说:“拿诗作礼物这件事情,他也是做得最彻底、最全面的。他送诗的对象很多,多半是中下层的官僚,你都很难通过历史的材料,考证他送的诗都是送给什么人了,看起来有少府又有县尉。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用,总之就是送,就是赚得民间的名声。”但这确实有效,杜甫、魏万等人就是为李白的诗所倾倒,彻底成为李白控的。他尽量不提自己的出身,他的粉丝们也贴心地从不提及。
这里需要提及李杜之间不对等的友情。杜甫前前后后给李白写了15首诗,那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就是为李白鸣不平的,认为李白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反之,李白的态度就冷淡得多(也许觉得杜甫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替李白开脱:“李白虽然年长11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或许是一种互补吧,杜甫的沉郁,是需要李白的狂放来刺激的。
杜甫为李白所作的诗。
终其一生,李白并未实现“谋事一国”的目标。
唐朝是诗歌的盛世,这是历代帝王扶持的结果。在《大唐李白·少年游》中,张大春写道:“……一个以鲜卑族‘异种冒姓’而奄有天下的共主,似乎宁可特意表示其受汉族文化的熏沐濡染,并不稍逊于中土之人;由此,李唐王朝特别重视与奖掖文教。”高宗及武后就时常自制新词,编为乐府,以供传唱;中宗则每每在月底驾临昆明池,主持赋诗大会。
一则考察群臣的才思,一则激扬他们的斗性。赋诗、献诗、采诗这一整套程序走完,就是赋诗大会的高潮环节:未中选的诗篇被放在竹编的朱红色漆笼中,由众女官向彩楼下抛撒,诗签缤纷飘摇,群臣则摩肩接踵,自取其诗作而归。
在书中,李白的老师赵蕤把群臣所作之诗叫做“乞儿词”,把诗会称为“丐恩会”,彩楼则是“折颈楼”——人们仰望天恩,久候却不能获得圣眷,连脖子都僵折了。这种祈望天恩的心态,就叫“热中”——“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孟子·万章句上》)。
李白也不能例外。张大春在书中虚构了少年李白拜赵蕤为师的情节:(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来求神仙指点。”(赵)“出欲何往?”(李)“学一艺、成一业、取一官、谋一国,乃至平一天下,皆佳!”(赵)“若是学了一艺,而不能成就一业,抑或成就一业,却不能掠取一官,抑或掠取一官,但不足以谋事一国,而谋事一国却搅扰得天下大乱,可乎?”(李)“亦佳!”
清佚名绘“四月流觞”(局部)
但他的痛苦也在于此。不能参加科举,以白身之姿三入长安,李白固然以文名得到玄宗的赞赏——“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焉能致此”,但也被批“此人固穷相”,终其一生,并未实现“谋事一国”的目标。所以张大春在《大唐李白·将进酒》的序言中写道:“作诗这件事,除了能够传扬李白在俗世的名声,让他赢得一个商人几乎绝无可能在士大夫间猎取的尊重,同时也不断地透露李白内在深刻的不安。
无论是沦隐或显达,也无论是任官或修道,更无论是立功或成仙,李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怀疑自己的天地究竟应该位置于何处。也就是说,李白的诗歌一直就是他抛向世界的困惑。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的归属,纵使归属在眼前脚下,他也已经将视线和步履投向另一个未知的角落。”“这是一个既失落了机会又登不上舞台的纵横家血泪斑斑的实践。天才之奋勉、天才之寂寞、天才之不为时人所知、天才之无用武之地,俱在于是。”
或许正如张大春所说,李白只是想“玩一把”,只要让这个天下变好一点,就不玩了,就像赌徒。但他没有得到机会。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Vancci
DB
+15
2017-08-22
# 校园青春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