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CES展上,我们就开始关注Pico参展的移动套件。原因主要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一整年多数国产头盔都欠缺关键的定位功能,而该系统的缺失会导致体验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发布的neo dk一体机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较深刻,一体机却兼具PC头显的功能,思路非常新颖。最近我们拿到了Pico的移动套件——tracking kit,现在就为大家带来设备的详细评测。
硬件 正如我们在开箱中为大家所展示的,整套tracking kit的配件并不多,总体概括起来可归结为三部分:cemera、追踪标签以及两个手柄,所以安装起来是非常简单且易上手的。此外,设备的各种UBS连接线也相对较少,因此游玩环境管理起来也比较简洁。
尽管tracking kit的定位原理与Vive的lighthouse截然不同,但大家可以清楚看的到在外型和按键分布上,其手柄还是借鉴了比较多Vive手柄的设计。这一方面应该是出于对相对成熟交互设备的学习,令一方面相信也是考虑到部分Vive游戏对手柄按键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手柄正中央多出了一个在其他VR控制器上未见过的自定义游戏按键,来满足更多游戏对按键的需求。说了这么多,那么这款手柄使用感受究竟如何呢?我们以Vive为标准做了一个对比。首先是重量,重量是一款游戏手柄使用是否舒适的重要指标,过轻或者过重都很影响手感。我们实际测量了一下两款手柄,Vive的手柄达到了200g,而tracking kit手柄就要轻上许多,要比前者轻了将近一半,只有105g。根据多名同事们的使用反馈来看,男同事喜欢稍重,体形较大的Vive手柄居多,而妹子们多数喜欢小巧的Tracking kit手柄。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可以预见,这更多的是男女生理上差异的体现。其次是按键反馈,tracking kit手柄按压感受都会偏硬一些,按压时能听到比较干脆的响声,不过总体而言几个按键使用下来感觉还不错。此外,菜单键与home键在设计上做些调整相信按压时会更舒服、更方便一些,例如将home键的凹槽设计的稍浅一些,这样利用指腹就能轻松点击到。
还有比较遗憾的一点是,Tracking kit手柄中央过渡区域与扳机键设计的都不够圆润,使用时能感觉略微有些割手。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cemera和追踪标签,cemara很简单就是一个红外摄像头,所谓红外摄像头就是在镜头外围加装了一层红外光滤波片,这样它的眼中就追踪标签和两个手柄上的红外灯光了。而一整个追踪标签上最重要的元器件,就是八个酒红色的标记点,它们的作用是为了确定头盔的位置以及实时的运动情况。
在这我们就要说到Tracking kit的定位原理了——主动式红外光学定位技术,与三大头显中的Oculus属于同一种技术,我们在往期的评测中也做过简单的介绍。其实运行Pico home助手中标签时就能大致的看出Tracking kit是如何运行的,手柄和追踪标签主动发光,cemara高速拍摄获取设备运动信息,在通过特定的算法反馈到头显中最终成像。主动式红外光学定位技术的优势在于精度高,延迟比较低,抗干扰性好,而且成本的话也相对要低一些,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摄像头视角,它的可用范围就比较有限了,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玩家的使用范围,并且当背对摄像头时也容易产生追踪丢失的情况。
体验 在实际上手体验的环节,我们测试了多款游戏,受限于篇幅,挑选三款比较有代表性的游戏进行说明,分别是《音盾》、《水果忍者》以及《全息箭靶》。
《音盾》是一款好评度比较高的游戏,游戏中玩家需要用双手去接住面前不断出现的节奏点,难度并不高,运动量也不大。测试时,两个手柄定位非常准确,能很快速的反应出设备的实际运动,打击到某些节奏点时,手柄还能给予一定的震动反馈,一番体验下来与Vive的感受基本无异。《水果忍者》这款游戏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也就不赘述游戏内容了。体验时,手柄在延迟方面表现很好,但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两个手柄发生碰撞时,手柄会出现粘连的情况,即头显内部显示手中两把刀的一端重叠在一起且无法分开,此时就需要重开游戏,steamVR才能解决。后来我们了解到,这是由于tracking kit手柄目前采用的是单点红外的方案,且两个手柄没有做相应的区分,所以当两个手柄的信号源紧挨着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大家在尽兴游玩,然而中途却无奈被打断,这样的用户体验实在不容乐观。至于《全息箭靶》这款游戏活动量就比较大了,玩家需要拿着两个手柄朝漂浮在四面八方的方块进行射击并要做出一定的闪避。游戏不仅活动幅度大,而且还需要玩家转动身体。测试时,能明显的感受到当我们背对的cemara时,定位效果要差许多,基本无法正常的进行游戏。不过这并不是设备的问题,而是单摄像头主动式红外定位系统的局限性,毕竟无论如何设置,必定存在摄像头拍摄不到的死角,所以大家选择游戏的时候,可以尽量跳过这类型的游戏。我们还在其他游戏中测试了一下定位系统理想的体验范围,大概在2米至3米之间,如果距离cemara过远,能感觉到追踪的精度会有所下降。
最后说一下大家有可能关心的资源,也就是游戏阵容。根据Pico负责人在CES的相关报道,目前Pico似乎只专注于硬件,对于内容平台还未有太多的想法。
总结 我们先快速总结一下tracking kit的优缺点。设备安装过程比较简便的,手柄的手感也很不错,体验某些游戏时手柄的精度、反馈都很精准;至于不足呢,则体现手柄的细节与整套定位系统的局限性上。不过总的来说一番体验评测下来,tracking kit还算是一款能给人带来一定惊喜的移动套件,特别是经过去年一整年国产头盔基本无定位系统的囧境之后(蚁视二代、Vive除外)。
最后就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设备是否值得买的问题了。首先我们还是要承认tracking kit加上neo dks的综合体验较之三大头显有一些差距;其次大家要意识到是否有定位系统对于一款PC头显而言有着本质的改变,除非你的需求仅停留在观影上;最后如果你是一名neo dk或者dks的用户又或者现在就想要一款接地气且价格不算太贵的Pc头显,我想Pico的这套设备完全值得你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