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古诗词里月最明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赏读 | 古诗词里月最明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赏读 | 古诗词里月最明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20
发帖
313970
在线
16894小时
精华
0
DB
205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08
0
导读
古诗词中的10个月亮。
月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作者每每借其表达高洁、思念、空旷等多种意象、情感。时逢中秋,圆月在天,泻地如水,正是一番赏月的好时节,这里便拈出10种与月相关的情感,和中秋诗词一起共同品味。
高洁
诗经·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此诗《毛诗注疏》中的解释是“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但若抛开这层意思,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月亮的反复咏叹,借以表达美人的容貌和德行,以及诗作者内心的爱慕。形容月亮的“皎”“皓”“照”大约是皎洁、澄净、明亮的意思,对应的“僚”“懰”“燎”则是妩媚、温柔、明丽。这种托物比兴、一唱三叹的手法是诗经中常用,也是后世诗词中常用的。
忧愁
乐府·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此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也有人说是枚乘所作,描写了一个客居异乡的游子,见到月亮感慨自己难以回到故乡,乃至悲从中来,辗转反侧,潸然泪下。诗句很浅近,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作者可能是偶然看见月光洒到床帐之上,皎洁一片,却触动心事,于是披衣而起,在月下漫步。诗中除了第一联提到月亮,之后全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但读者仿佛能看到作者随着月光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的脚步,以及那种积郁而无法排解的忧伤与月色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大抵如此。
缱绻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是初唐五律名篇,有人说是托物言志,以言面君不得,似乎也不必要过分解读,反而损害了诗意。诗题不仅有“望月”,更有“怀远”二字,于是“天涯”、“遥夜”都都有思远人之佳致。首联景象一片开阔,颔联由景转情,望月而生相思之情,颈联用细腻的笔法描写月光,一“满”一“滋”极妙,尾联则写情人之间无法相见,甚至音讯不通,只好祈盼梦中相会了。此诗情感温婉,但是毫无萎靡不振之感,兼具汉魏骨骼与六朝神韵。
苍凉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是乐府旧题,共七十余首,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亦称“子夜四时歌”,多写男女之情,质朴率真、缠绵细腻。李白承旧题而来,起句便神行一片,由长安月引出捣衣妇女对佳人的思念之情,“秋风吹不尽”浑若不着力,却不知吹落多少情思。古人谓“前四语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又言“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但我意有所不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将诗的境界翻进一层,给闺中语注入了更多生命力。
深挚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鄜州在陕西北部,安史之乱时,叛军攻进潼关,杜甫与妻儿逃至鄜州,之后离家北上,期待为国效力,又被叛军捉住,押送至长安,此诗即写于那个时段。作者借用妻子思念自己的口吻表达了内心的深挚情感。鄜州之月,只有妻子一人在闺中孤独地看着,更可怜的是,儿女尚小,还不知道母亲思念长安亲人的悲伤。第三联写妻子凝立良久,难耐清寒,自然也是作者内心的感受。尾联“双照”扣合“独看”,万里茫茫,不得相聚,实在是人间最大的悲痛。
寂寥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月亮洒下白茫茫的一片光,庭院中却无人共赏,只能对着树上栖息的寒鸦;秋露重了,沾湿了一棵棵桂花树,却依然静寂无声。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至于那桂花树,也许是作者庭中所载,但在中秋这样的夜里,又让人联想到月宫中的桂树,吴刚、嫦娥也许一样是这般的孤独吧。但作者第三句却笔锋一转,虽然无人共赏,但今夜的月圆,应是家家户户都要举头仰望的,自己的秋思或许与月光一起,洒落千家万户。由己及人,三、四遂成千古名句。
豁达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仕宦沉浮,自然会将自己的悲欣交集寄托在词作之中。作者写自己对月饮酒,上阕分明已是醉态,遥想琼楼宫阙,既想乘风归去,又不免留恋人间。下阕换头三字写月,之后引出作者的感怀,月之圆缺便如人之离合,扣住小序里的“兼怀子由”,也写出自己面对坎坷的豁达情怀。
旷远
张孝祥·念奴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中秋时节,作者在洞庭湖上举目四顾,神思飞宕,是有此作。此词意象极开阔,不拘泥于一两处细碎景物的描写,而是大笔渲染,纵横起伏。词作之中很容易看到苏轼《赤壁赋》的影子,比如“著我扁舟一叶”“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等处,仿佛与苏学士携酒同游,不亦说乎。下阕“肝胆皆冰雪”,也有人说是作者自示高洁之语,联想此词写于作者被免职北归之际,再联系“短发萧骚襟袖冷”,应该也是颇有道理的。
豪放
辛弃疾·满江红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此词的主角是位女子,或许是作者倾慕之人,借其在中秋节的行为思绪表达作者的情感。虽然如此,但无一点纤弱之感,而是雄深雅健,豪气十足。上阕“冰壶”的比喻非常巧妙,既写出了无垠的月光,又写出了心中的皎洁。下阕与苏轼“水调歌头”词意类似,但辛弃疾更多的是对月亮不能长圆的遗憾,愿欢聚多而离很少。其气也豪,其情也真。
孤寂
黄景仁·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
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
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绮怀》十六首颇负盛名,此首又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更是让人吟咏不绝。此诗于中秋夜怀念往昔,当年花下吹箫,何等意态风流,可惜如今已是银汉茫茫隔断。念到昔日的良辰美景,不由得中宵独立,任凭风露侵衣。第三人更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是这份痴情,作者更将自己的心境包裹起来。最后回到现实,狂歌痛饮都不能减灭自己心中的悲恸。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0
红袖招游侠
DB
+10
2017-10-10
≈ 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5-04-05
最后登录
2020-09-03
发帖
22592
在线
4429小时
精华
0
DB
941
威望
46600
保证金
0
桃子
3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0
0
配图不错。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づ◕ᴗᴗ◕)づ 美女、美景、美食,尽在贴图&拍客
关注手机数码,掌握最新资讯 (≖ᴗ≖)✧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