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生活在哪个朝代,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你最喜欢生活在哪个朝代,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你最喜欢生活在哪个朝代,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20
发帖
313970
在线
16894小时
精华
0
DB
205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09
0
明朝士大夫的精致生活。图/明代杜堇《玩古图》
文/谭山山
问你最愿意生活的时代,其实是想让你回答最喜欢的时代,从中可见你的三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理解。
在《前朝梦忆》一书里,历史学者史景迁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记述了士人张岱念念不忘的晚明的生活意趣。
“张岱一族住在绍兴,绍兴人几乎生来就会品赏灯笼,盖因此地富庶繁荣,住起来舒适惬意,多能工巧匠,亦不乏识货之人。张岱曾说绍兴人热衷造灯,不足为奇,‘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每逢春节、中秋,从通衢大道至穷檐曲巷,无不张灯生辉。绍兴人通常把灯挂在棚架上,棚架以竹竿立于两端,中间以横木固定,简单而结实。横木可挂七盏灯——居中之大灯唤作‘雪灯’,左右各有三个圆灯,称为‘灯球’。”
明代画作《上元灯彩图》,作者佚名,主要描绘了明朝中晚期南京地区的元宵街市盛景。
“这类往事栩栩如生,深深烙在张岱的心中:‘从巷口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绍兴城内的十字街会搭起彩绘木棚,棚子里头悬挂一只大灯,灯上画有《四书》《千家诗》的故事,或是写上灯谜,众人挤在大灯之下,抬头苦思谜底。庵堂寺观也以木架作灯柱挂灯,门楣上写着‘庆赏元宵’‘与民同乐’。佛像前有红纸荷花,琉璃火盏,熠灯生辉。附近村民都会着意打扮,进城东穿西走,团簇街头,挤挤杂杂买些东西。城内妇人女子或是挽手同游,或是杂坐家户门前,嗑瓜子、吃豆糖,至夜深才散去。”
华灯,只是张岱的众多癖好中的一种,他说自己“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明代画家商喜的名作《明宣宗行乐图》。
年轻时,他的癖好经常变来变去,难以持久;但在明亡后写就的《陶庵梦忆》(也就是史景迁记述他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素材)里,他追忆自己毕生所好时,却充满深情,仿佛把它们当成安身立命的依托。
多年前,传媒人李方写过一篇《我最愿意生活的十个时代》。这是一个有趣的测试题,问你最愿意生活的时代,其实是想让你回答最喜欢的时代,从中可见你的三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理解。
李方最推崇的,是11世纪的北宋。他的理由是:“这一百年里,五个姓赵的皇帝竟不曾砍过一个文人的脑袋。我是文人,这个标准虽低,对我却极具诱惑力。”后来,李方写有一篇《我们都是宋朝人》,引用了严复的一个观点:“中国所以成今日现象者,为恶为善姑且不论,宋人所造什八九。”
南宋刘松年《宫女图》。
如果从国力强盛的角度来看,唐朝、明朝、清朝会位居“我最喜欢的朝代”前三位;如果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宋代固然备受推崇(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就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称其为中国的“近代早期”),但像李白和杜甫的唐朝、名士时代的东晋、张岱和文震亨(写《长物志》那位)的晚明、李渔和袁枚的清代,都会进入人们的选项。
李方在《我们都是宋朝人》中写道:“我们被称为汉人唐人,没人说我们是宋人。但我们还是汉人唐人吗?粗线条的、气象宏阔的、虽远必诛的……我们更像宋人:商业的、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细腻的、注重伦理观念的、不喜欢打仗的……严复的意思是说,今日中国,是从宋朝开始形成的;再往前的汉唐,那简直是另一个国家。”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市民生活方式,始于宋代。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复兴发生在宋代,人们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随之发展起一种追求世俗生活的商业文化。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局部)。
李方不禁浮想联翩:“北宋曾经占有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财富,她的人民的富裕程度远远超过后来的明清,她的商船队遍及亚洲各海域,她的知识分子崇尚一种优雅(可能过于纤细)的生活方式,她发展起来领先全世界的技术文明,甚至她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是一位造诣非凡的书画家和艺术品鉴赏家……如果这个时代不被打断,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历史没有假如,穿越回去改变历史进程,也终究是妄想。元朝统治者摧毁了宋代精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摧毁了对日常生活的美感的信仰。以品茶为例,写有《茶之书》的日本学者冈仓天心说,中国也有过讲求境界的茶道,宋人的“点茶”就是浪漫主义的,但异族的入侵导致礼崩乐坏;日本反而承接唐宋古礼,并把禅学融入茶事,最终在15世纪形成茶道。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历史研究者吴钩比较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分别是北宋张择端本(即去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展出的版本),明代仇英本(现藏于辽宁博物馆),清代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名宫廷画师绘制的清院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在宋、明、清三代,中国的城市治理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区别。
由于年代不同,这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的参照对象也不同:张择端以北宋东京为蓝本,仇英笔下的其实是明后期的苏州,清院本则参照了清代的北京城。
从画面上看,不同时代的城市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城防上:张择端本的东京,城门是不设防的,没有士兵把守,城墙上也没有防御工事;进入城门之后,也没有城防机构驻扎,进城的货商只需向靠近城门的商税所交税即可。
北宋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而仇英本和清院本中,城防严密,城门外设大栅栏,城门内有瓮城,还有士兵把守的城防机关,挂出“固守城池”“盘诘奸细”等警示牌。其次是内城,张择端本和仇英本、清院本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不像后二者那样,在街巷口设有大栅栏。
明清时期的城市里设大栅栏,是夜禁制度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朝代,都实行夜禁令:每到黄昏,城门紧闭,居民无事不得在街上行走,否则就是“犯夜”,要被罚的。唐代的长安城就是实施夜禁令的模范:黄昏时候,承天门击鼓四百下,城门关闭;鼓声再响六百下,城内的坊门一律关闭;行人犯夜,笞打二十。
到了明清时代,犯夜者面临的处罚依然是笞打,依时辰不同分别“笞三十”“笞五十”。在清代,北京内城所设的大栅栏数量,有人做过统计:皇城内116 个,皇城外1199 个。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则是中国古代难得的、几乎取消夜禁令的时代。主因之一,宋代的都城布局打破了实行一千多年的“坊(里)市制”,居民区“坊(里)”与商业区“市”之间不再界限分明,夜禁难以执行;其次是执政者的态度。喜欢夜行的宋太祖将宵禁时间延迟到三更,五更即解除宵禁,禁止夜行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使得东京城内普遍出现了“夜市”与“早市”。
到了南宋时期,夜禁制度更是名存实亡,据《梦粱录》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宋代城市夜生活的繁盛,在张择端本中也可窥一斑:“脚店”(小型旅馆)和“正店”(豪华旅馆)门前均有“灯箱广告”,作用类似于现代都市的霓虹灯广告。也就是说,宋代的城市,是日夜向市民开放的,更加自由、开放。
赵孟\《斗茶图》(局部)。
改朝换代之际,新政权的统治者往往采取严厉的制度,禁绝前朝的风气。比如朱元璋禁绝通俗娱乐和民间博彩:“在京军民人等,但有学唱的,割了舌头;娼优演剧,除神仙、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不禁外,如有亵渎帝王圣贤,法司拿究;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造逍遥楼,见人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游脚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
但随着朝廷控制力的日渐松弛,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被压抑的享乐欲抬头,整个社会所崇尚的奢靡氛围,与前期的严肃氛围截然不同。晚唐、晚明、晚清的情况皆是如此。
以明朝为例,据《泾县志》,明初时地广人稀,人尚俭朴,丈夫力耕稼,女子勤纺绩蚕桑,“衣不过土布,非达宦不得辄用纻丝。居室无大厅,争高广惟式”;但到了成化、弘治之后,“生养日久,轻役省费,民弥滋殖,此后渐侈”。
明朝人的元宵节。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庶民的购买力与购买欲,已经超越官方原来所规范的消费形式,如“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见《吴江县志》),被称为“僭越”。这种种僭越的消费现象,冲击了原有的身份等级制度,于是,明朝廷屡屡发布“禁奢令”。
据学者巫仁恕在《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一书中的统计,明朝廷发布了约119次禁奢令,其中宪宗成化年间以前只有11次,其他都是之后发布的。可见越到明朝后期,社会奢侈的风气越盛,禁令也只是徒有成文而已。
追逐时尚的明人,有些人穿着奇装异服如从朝鲜传来的“马尾裙”,有些人则追求复古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就记载了一则笑话:“翟耆年好奇,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一日往见许彦周,彦周髽髻,着犊鼻裤,蹑高屐出迎。翟愕然,彦周徐曰:‘吾晋装也,公何怪?只容得你唐装?’”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
在晚明,带动流行时尚的,不全然是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还有商人及商人妇,甚至妓女。士大夫阶层对此的反击,一是从舆论上抨击奇装异服为“服妖”,二是从美学的角度,发展雅俗之辨,把平民消费奢侈僭越的变化,说成“愚俗”,以此凸显品位和身份。比如晚明士人将家具“文人化”,甚至在家具上铭刻文字,其实是借助将物品特殊化的手法,抵制商业化。
就像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所写,大雪三日之后的西湖,“湖中人鸟声俱绝”,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如置身图画中:“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了亭中,赫然发现有知音,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时此景,舟子是俗的,痴相公是雅的——这就是文人所引领的生活趣味。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0
红袖招游侠
DB
+10
2017-10-10
≈ 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5-04-05
最后登录
2020-09-03
发帖
22592
在线
4429小时
精华
0
DB
941
威望
46600
保证金
0
桃子
3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0
0
古代太不方便了,当然是现代。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づ◕ᴗᴗ◕)づ 美女、美景、美食,尽在贴图&拍客
关注手机数码,掌握最新资讯 (≖ᴗ≖)✧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