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怒斥豆瓣等影评网站毁了电影,影评人:做好自己的电影就行!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跑跑卡丁车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导演怒斥豆瓣等影评网站毁了电影,影评人:做好自己的电影就行!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导演怒斥豆瓣等影评网站毁了电影,影评人:做好自己的电影就行!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5
发帖
313918
在线
16891小时
精华
0
DB
122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0
本文为壹娱观察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江宇琦
去年至今,豆瓣因其电影评分系统遭遇了数部影片的制片人与导演“讨伐”,言必称因豆瓣的“不公正”评分而“毁掉”了电影,电影网站的评分系统也因此引起了媒体人、影评人、电影圈内人士、影迷等多方激烈讨论。
实际上,这种对电影评分的争议在美国也逐渐扩散开来。近日,拍出过《出租车司机》、《无间行者》、《禁闭岛》等作品的美国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就通过《好莱坞报道者》对外发声,炮轰烂番茄与Cinemascore两大评分网站,他直言“真正的电影人拍摄的好电影不是为了让人解读、消费或者立即被看懂的”,在这些网站上观众“被降格成了没有冒险精神的消费者”,就连“烂番茄”这个名字都是“对电影的侮辱”。
马丁·斯科塞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一直以来,新生代美国影评网站Rotten Tomatoe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番茄”,都被国内影人当作了解美国电影的一个窗口。“更专业”、“更客观”这样的标签,让很多人习惯于在影片上映前后,透过烂番茄上的新鲜度,来鉴定影片的好坏。
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电影《母亲》所遭受的“不公”,是马丁·斯科塞斯此次手撕评分网站的主要原因。
该片曾于今年收获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狮奖提名,在放映后也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好评,其艺术价值显然毋庸置疑。但电影在北美公映后,却并未受到太多待见,烂番茄媒体评论的新鲜度为68%,爆米花观众评分则低至42%。更可怕的是,Cinemascore上观众居然给出了该网站上的最低评分F,要知道,在整个历史上也只有11部电影收获了这一评分,在斯科塞斯看来这无疑是对《母亲》的巨大侮辱。
电影《母亲》
相反,在斯科塞斯本人心中,《母亲》是一部令他可以“连续回味好几个星期“的佳作,两相对比之下,“评分网站的草率和评分机制的缺陷,就显得更加愚蠢”。他直言道:“像烂番茄这种网络上的‘聚合者’,他们和真正的影评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斯科塞斯并非美国电影圈里唯一一位不满这类评分机制的人。据悉,很多业内人士对烂番茄网站影评人门槛较低、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仅有“新鲜”、“腐烂”两种评价,即0分与100分)、无法具体反映影片细节等特质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于美国电影的伤害。曾执导过《尖峰时刻》、《X战警》的著名导演布莱特·拉特纳就曾对媒体抱怨道:“它(烂番茄)毁了我们的生意。”
尤其近年来烂番茄网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网站的月访问人数可以达到1200万以上,烂番茄评分同时也会出现在票务网站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普通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更让好莱坞不安的是,烂番茄网还专门打造了六档视频节目,将烂番茄评分和影评人的毒舌结合在一起呈现给观众。
受此影响,不少在烂番茄网上评分较低的电影,即便出品方花大力气来宣传,最终的结果却都难称理想,一些电影粉丝也因此对烂番茄颇有微词。《自杀小队》上映后,在烂番茄上26%的超低评分引发了DC粉丝的集体抵制,他们认为漫威电影在烂番茄网上的评分要远高于DC电影,是因为烂番茄被迪士尼收买了。于是成千上万的DC粉在网上发起了联名抵制,要求关闭烂番茄。
部分DC粉的发言
尽管烂番茄的业务范围未辐射到中国大陆,但中国电影人似乎也有这样的担忧。近年来,借媒体向豆瓣发难的事件越来越多,前有电影《李雷与韩梅梅》的导演在电影收获低分后怒骂豆瓣恶意抹黑自己的作品,后有《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在成为豆瓣史上评分最低电影后,电影的导演发文称“花了12年拍的电影一夜之间就被豆瓣给毁了”。无论这些控诉是否是“碰瓷”,都足以看出不少影视人对评分的在意程度。
壹娱观察以前亦撰文论述过电影与影评、评分之间的关系,谈到片方应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影评时,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奇爱博士)认为,片方根本不必在乎影评人与评分的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电影。
“正确地认知影评人的能量和义务,不要过界,就能维系好整个生态的平衡。对于片方而言,尊重影评人的独立身份,尊重他们的声音,同时用影评人的观察和批评来观照自己的创作和生产,会让整个影评生态产生出于产业发展更为积极的‘生产力’。”
在豆瓣饱受质疑期间,豆瓣创始人阿北曾发表过一篇四千字长文,解释了豆瓣的评分机制:“(如果有四十二万评价,排除掉一些非正常评分之后)我们的程序把这四十二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应该是二到十分),加起来除以四十二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阿北认为,这42万人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能够客观反映大多数观众的想法。而对于被反复质疑的水军、刷分问题,阿北也做出过相应解释,他表示很多业内大佬来找过他,但整个豆瓣系统中,确实没有可以修改平均分的方式。
“所以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能做什么。”面对种种质疑,阿北也很无奈。
本文为壹娱观察独家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壹娱观察,想做中国电影产业和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1
么哒哒丶
DB
+11
2017-10-15
么哒哒丶 包包๓ 影视天地 版块欢迎你 .o0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