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3》中国票房再次领跑全球,国产电影为何难以满足观众的口味?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社区服务
纪念馆
签到统计
和平精英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雷神3》中国票房再次领跑全球,国产电影为何难以满足观众的口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影视资讯]
《雷神3》中国票房再次领跑全球,国产电影为何难以满足观众的口味?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313901
在线
16889小时
精华
0
DB
81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0
近日,美媒报道称,漫威新作《雷神3:诸神黄昏》上映后全球票房大热,其中中国内地市场贡献巨大,领跑全球。
漫威新作《雷神3:诸神黄昏》以下简称《雷神3》)于11月3日在中美同步上映。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发稿时间,该片全球票房已达6.5亿美元。而仅仅在中国,《雷神3》实时票房就高达6.35亿元,高居《雷神3》海外市场榜首。
毋庸置疑,中国内地市场又一次成为了好莱坞大片海外市场中的领跑者。而此前,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票房超过北美本土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环太平洋》、《变形金刚4》、《速度与激情7》、《魔兽》、《速度与激情8》……
中国年度票房最新排行榜显示,截止目前,2017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光好莱坞大片就占据了5席,而纯正中国内地血统的电影却只有两部。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局限于今年,翻看最近五年的内地年度票房榜发现,好莱坞大片的数量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超过了本土国产影片。
面对这样一个状况,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国产电影在国外“扑街”的时候,总是会以“文化差异”为由来寻求自我安慰,而当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攻城略地之时,却鲜有这样的声音?
是中国观众已经被外来文化“同化”了,还是中国人天生就“崇洋媚外”呢?这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是观众的口味变了?
中国观众对喜剧电影的偏爱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从《人在囧途》、《疯狂的石头》、《美人鱼》、《羞羞的铁拳》等喜剧电影漂亮的票房成绩便可见一斑。
但从最近五年的票房排名来看,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似乎更加情有独钟,在中国内地年度票房前25名中,好莱坞大片的数量远高于国产影片的数量,豆瓣评分也普遍高于国产电影。可以说,和其他国家的引进片相比,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认可度也非常之高。
其实,好莱坞大片已经在潜移默化下影响了国内电影观众的口味,而这样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亡命天涯》于1994年引进到国内后,1995年上映了好几部大片,比如《真实的谎言》、《红番区》等,观众开了眼界,没想到大片这么好看;到了19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国内观众的艺术品位得到了升华,除了动作大片外,对其他片种也有所认识;2007年的《变形金刚》又将观众的口味提升了一个档次,让中国观众见识了世界电影科技发展的成果。从此,好莱坞大片凭借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数以万计的中国观众。
经过近10年的市场培育,如今的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追捧更是一跃到了世界前列。
我们都知道,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本土理所当然是好莱坞大片的第一主场。但如今,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票房远远超过本土市场。
今年自春节档以来,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票房超过北美市场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3月份《极限特工3》在中国首周末的票房数字,就几乎超过了其在美国积累了一个月的成绩;《生化危机:终章》中国票房大约是北美的六倍,以至于制片方马上食言称终章之后还有续章。
此后上映的《速激8》、《金刚骷髅岛》、《加勒比海盗5》、重启版的《新木乃伊》、《变形金刚5》也无一例外地走向了“中国大卖美国遇冷”的局面。
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观众的口味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好莱坞大片的呢?
这恐怕要从2012年重映的《泰坦尼克号3D》说起,当时正值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这部在1998年公映并取得过电影史上票房总冠军的经典影片以3D修复版重新上映。在美国只是溅起了小小的浪花,在中国却取得了9.5亿的惊人票房。要知道,那可是2012年,如果不是下半年《泰囧》横空出世,这部重映影片差点再次拿下年度票房冠军。
后来这种现象就越发寻常。2013年的《环太平洋》、2014年的《变型金刚4》、2015年的《速激7》、2016年的《惊天魔盗团2》……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市场票房超过北美的好莱坞大片。
世界各地的观众,他们都爱看什么样的影片?
由于历史、文化及国民性格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电影的口味也各有不同。在有些国家,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可以长期占据票房冠军的宝座,比如中国;而在另一些国家,本土电影却能战胜好莱坞大片。那么各国的本土电影状态如何,各地观众口味又存在哪些差异?
韩国:犯罪片独树一帜
20世纪后期韩国电影逐渐走向兴旺,韩国电影发展到今天,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该制度在法律上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可以观看;12岁以上可以观看;15岁以上可以观看;18岁以上可以观看;限制放映。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最成功、最受欢迎的韩国电影,只有三类,就是曾被电影审查制度禁止的:政治,情色与暴力。因为废除了电影审查制度实行电影分级制度,韩国电影才能迅猛发展,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韩国犯罪题材类型片在世界影坛有着一席之地,形成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傲视别国同类型题材片。韩国犯罪片大多都很压抑冷峻,抨击讽刺着政府部门、司法制度和社会现象。其结尾太过冰冷,挑战着观众忍耐极限。或者说韩国犯罪类型片惯用于血淋淋的故事直击心灵,在震撼之下让人认真审视。
犯罪片里充斥着暴力、血腥、情色画面,往往前半段剧情平淡无奇一直压抑着进行到一半猛然爆发,用很冰冷的结尾结束。韩国电影谨守“故事为王”的准则,特别擅长将寻常的类型片,如2015年的《老手》将犯罪片拍得精彩绝伦。如果你喜欢结局圆满美好,抱歉,韩国犯罪片永远给不了你!看韩国犯罪片如同受酷刑,压抑!痛苦!愤怒!一直重复。看完后久久不能平复心情。悲伤的人不适合看韩国犯罪片,韩国犯罪片只会告诉你什么是冰冷黑暗的现实。
日本:动漫占据半壁江山
作为曾经出现过小津安二郎、黑泽明等大师导演、拥有悠久历史的电影大国,日本电影的本土票房前三都是宫崎骏执导的动画,分别是《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幽灵公主》。
2016年引进的10部日本电影除了真人电影《垫底辣妹》和由漫画改编的真人电影《寄生兽》外,其余8部全都是动画电影。由于日本真人电影多数存在暴力、色情、血腥场面过多等问题,自然在日本做动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又赚口碑又赚钱。
另外,虽然日本文艺佳作依然屡见不鲜,但难以成为真正影响大众的热门卖座电影,每年的电影票房榜几乎都被偶像主演的粉丝电影和各种日剧、动画剧场版电影占据大半壁江山,有票房有市场的电影却质量堪忧,大多数只是平庸之作甚至是烂片。与此同时,日本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也是不争事实,这些都是他们当下面对的严峻问题。
印度:脑洞大开 歌舞齐飞
有印度导演这么评价自己国度的电影:“印度电影既是夜总会又是神庙,既是马戏团又是音乐厅,还是比萨饼和诗歌研讨会。”虽然有些戏谑,但却鲜明的道出印度电影的一个特征,即内容上充分地多元、复杂,其类型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了多种多样的元素,如舞蹈、歌唱、奇幻等等。
这种影像特征,来到中国之后,就被一些网友给印度电影挂上了“神片”的称号。但实际上,印度电影市场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独特特色的区域,这里好莱坞电影始终无法所向披靡,本土电影占据了票房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印度民众,也热衷于支持本土电影。
印度电影往往不是一个类型走到底,而是要融合非常多元的元素。一部电影看上去越是花里胡哨,就越是有人喜欢。要知道,平均下来,印度人均每年要进3次电影院,而占据印度总人口多数的农民更是观影的主流人群,在印度,电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艺术,所以,如何照顾最大多数观影群体的观影口味,自然就成了宝莱坞商业电影创作要做出的首要选择题,而杂糅各种元素于一体,显然是个讨巧的好办法。
不过,别看印度电影表面上看上去总是热闹非凡、嘻嘻哈哈,但很多电影内里都充满了批判和反思的元素,成为印度电影独特的一种叙述风格。对于这些商业大片来说,其功效不仅仅是为印度民众彰显都市梦幻,其更多的作用在于揭露出印度生活的现实问题,所以在《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影片中,无处不见印度贫民窟这样的都市地景,以及底层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也让众多印度电影能够跳脱出其固有的浪漫主义式感觉,充满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总之,如果说日本是一个二次元为王的国度,宫崎骏的动画片是无可替代和超越的存在,韩国靠着犯罪片在电影市场上有口皆碑,那么印度则是发展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独特的类型片绝杀好莱坞。
中国观众为什么不像别的国家那样钟爱本土电影?
和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观众主要偏爱本土影片相比,中国观众却更喜欢看好莱坞电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文创资讯看来,这背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中国市场崛起,好莱坞有意迎合
随着中国院线银幕数量的持续激增,目前中国银幕总数已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好莱坞也越来越迎合中国市场,导致电影质量与制作理念开始有了变化。
在中国诸多进入好莱坞的公司中,万达无疑走在最前面,先后收购了AMC院线、传奇影业。在万达之外,诸多中国资本也在快速介入。比如《神战:权力之眼》由美国的狮门影业和中国的乐视影业联合投资出品。博纳影业向美国 TSG 娱乐金融有限公司投资2.35亿美元,用在包括《独立日2》、《X战警》续集、《猩球崛起》续集等福斯的电影中。阿里影业也参与了《碟中谍5》的投资,奥飞娱乐参与投资《荒野猎人》,在博纳影业的美国退市私有化交易中,阿里影业、腾讯控股均位列买家财团的机构投资者名单。
中国资本渗透好莱坞,多少影响了美国电影公司日常决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好莱坞的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比如《谍影重重5》在中国上映的“ 3D 特供版”就被电影发行方默认“中国观众热衷3D”。
好莱坞越来越多地会思考如何迎合中国市场,比如在做出风险的制作决定时会谨慎考虑中国票房市场,以及一些电影续集需要考虑是否在中国票房表现好才能得以获批,这使得好莱坞来中国的大片中常常配备“中国元素”,这也导致好莱坞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取悦中国观众并通过中国资本的强力引入与助推继而收获高票房。
2.商业化的运作,影响了观众口味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当你走进电影院,看到售票台的荧幕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电影,而你想看的影片却只有寥寥几场?
在市场为导向的情况下,院线经理排片的准则往往是:一切为了票房。院线经理觉得,好莱坞大片能卖出好价钱来,就会在排片上给予绝对的福利;而如果遇到像万达、博纳这些影业巨头自己参与投资的好莱坞大片,则会在各自的影院增加排片,如此一来,当电影院充斥着各色好莱坞大片的时候,只会让好莱坞的影响越来越大,观众会在潜移默化之下接受好莱坞大片的观影体验,接受好莱坞的普世价值观,久而久之,还有谁会愿意看国产片呢?
《变形金刚》系列毫无疑问是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好莱坞品牌,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无非是酷炫的场面和热闹的打斗,当这样的爆米花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院里,中国观众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出了进电影院一定要看大片的习惯。正所谓,场面要大,特效要足,看得要过瘾,这才值得去电影院花钱,看得就是一个热闹劲。
如此一来,中国观众对爆米花电影的热爱要远超美国。各种以视觉奇观作为卖点的好莱坞怪兽片、灾难片在中国也变得特别好卖,比如《木乃伊》、《金刚》、《地心探险记2》这样的,美国人觉得纯粹是猎奇的B级片,中国观众往往更容易买账。当年《2012》成为中国年度票房冠军的时候,连美国人都觉得无法理解。
其实,中国电影在某些方面其实并不输于外国片,正如张艾嘉所说的那样:“不要老用观众喜欢看什么我就放什么来做借口,观众口味就是靠媒体、文化产品培养出来的。”
3. 好莱坞电影自有可取之处
虽然文化背景不一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好莱坞电影有着他独特的魅力。
首先,美国自身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结构促使好莱坞标榜一种普世价值,即弘扬自由平等,关注个体生命,捍卫世界的真善美。美国梦是好莱坞长盛不衰的主题。比如《百万金臂宝贝》中的女拳手,《铁甲钢拳》中的落魄拳师、《空军一号》里的总统、《小鬼当家》中的小孩,他们都是美国梦的缔造者。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这些俗套但却好看的情节打动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都曾梦想过这样的可能,这就是造梦的可能。这种价值符合人性的需求,也就为好莱坞商业之路的成功增加了最为重要的砝码。
其次,技术一直是支撑好莱坞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的科技为好莱坞注入了活力。电影毕竟跟技术挂钩,在这一方面好莱坞一直引领世界的潮流,给人以视听的超级享受。
归根结底,无论从剧情、视听效果还是情感共鸣上来说,好莱坞电影都有着它的独到和可取之处,这些也都是中国电影所不及的地方。所以,中国电影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不惧外来电影的入侵,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看到好莱坞品质的国产大片,就像中国人一直在召唤自己的超级英雄那样!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么哒哒丶
DB
+15
2017-11-20
么哒哒丶 包包๓ 影音天地 版块欢迎你 .o0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么哒哒丶
ZxID:2151220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2-11-13
最后登录
2024-11-12
发帖
18301
在线
3589小时
精华
0
DB
13
威望
18203
保证金
0
桃子
2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20
0
没看过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