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看懂日本人的妹控简史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纪念馆
社区服务
签到统计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动漫剧场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日本人的妹控简史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资讯图文]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日本人的妹控简史
楼层直达
ko110
ZxID:140598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8-05-05
最后登录
2025-04-27
发帖
186543
在线
15302小时
精华
0
DB
124
威望
496
保证金
0
桃子
13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其实每个人都很坏脾气,只是我们总习惯把最坏的样子留给最好的人,所以最亲的人才总往最痛处戳.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03
0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我们会怎么形容一个人是“妹控”呢?
老司机们会把妹控的种种行为称为“德国骨科”。
这个段子起源很早,
传闻国内某汉化组的翻译推了自己的亲妹妹,被父亲打断了腿,送到了德国骨科……
在之前入宅并不深的时候,看到这个段子会觉得很可怕。
但是这两年来,有着妹控属性的人物在ACG作品中突然多了起来。
先是《我的妹妹才没有这么可爱》引发了剧烈的党争。
接着,一部讲述轻小说作家和泉正宗和妹妹纱雾的动画引发了大量话题——
而在刚刚结束的10月番里,又有两部妹妹作为主要角色的动画,《干物妹!小埋R》和《如果有妹妹就好了》。
妹控动画突然扎堆出现,难道二次元在一夜之间被妹控占领了?
莫非日本的死宅们突然集体都变成妹控了么?
当然不是,日本人的妹控史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先从远古时代开始:
一、如果世界是由兄妹创造的就好了
有文学作品记载的日本人的妹控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
奈良时代
。
在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里就收录了大量奈良时代以前的神话传说——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伊邪那岐与其妹伊邪那美受命缔造日本,二人在天浮桥上将一根长矛投向大海,提起后,海水滴落形成一个小岛。
二神降于岛上,并约定:共绕“天之御柱”,男神左巡,女神右巡,相遇处结为夫妻。
二人结合后生下了许多的孩子,形成了今天的日本。
连创世神都是一对兄妹,莫非日本人生下来就有妹控基因?
当然不是,所谓的种族基因是受到环境影响,刻到骨子里的族群观念。
而在《古事记》里,通过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兄妹结合创世的神话,我们可以了解的是奈良时代日本先民的婚姻观念。
不过,在日本先民的观念中貌似并不排斥兄妹成婚。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部落里人少啊,繁衍才是最重要的,哪顾得上那么多。
说是这么说的,日本皇室给自己找了个更好的理由:
为了纯正的血统
。
在奈良时代之前的飞鸟时代,日本首位女天皇额田部皇女,就曾经是异母哥哥敏达天皇的皇后——
还有一位因为大化改新进过历史课本的孝德天皇,他的妻子间人皇女在他死后,改嫁给了她的亲哥哥中大兄皇子。
而到了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
生产力发展了,种族繁衍相对没那么困难了,同父同母兄妹间的婚恋就被禁止,但也没有排斥同父异母兄妹间的通婚——
这样的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在遗传学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日本人一直都不怎么排斥兄妹成婚。
二、如果不正经的文豪们是妹控就好了
日本文学在长期的发展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先后有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两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细看日本文坛,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有着别样的魅力。
但在这些文学大家心里,可能也藏着一颗妹控之魂——
在夏目漱石小说《春分之后》和《心》中,就描写了主人公和自己的堂妹的感情纠葛,而且这种堂兄妹之间的婚约都得到家长的许可。
而被誉为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的《浮云》,主人公内海文三与堂妹也是心照不宣的恋人关系。
在夏目漱石等文豪活跃的20世纪初期,日本人广泛接受了西方科学研究的成果,因为遗传学的完善,人们逐渐开始反对近亲结婚。
但在日本的很多作品中依旧有着兄妹恋的描写——
在《浮云》中,主人公内海文三与堂妹相恋起源于平淡的生活,但是因为世俗的限制,他们之间的恋情被阻碍。
但是内海文三对堂妹的感情并没有因此消退,而是逐渐地积蓄,直到最终爆发。
兄妹之间的感情在一开始往往是懵懂的,在朝夕相处之间产生了对彼此的依赖。
但是亲情转化为恋情,随之而来的有两重障碍,一是人物内在的纠结,二是会受到外在的阻碍。
而日本文学作品做到的,就是将主人公的朦胧的感情在平淡日常中不断积蓄,最终冲破这两重障碍。
这样的作品,在前期充满了细腻的笔触而魅力十足,在后期因为感情的爆发而格外有张力。
不得不说,这些在文坛中隐藏的妹控真是太可怕了。
三、如果文艺范的漫画家也是妹控就好了
延续着日系文学作品细腻的情感描写,在早期的漫画作品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感情。
比如曾经得过小学馆漫画赏大奖的漫画《美雪美雪》,这部作品在1983年被动画化——
男主
若松真人
是一名好色懒惰的高中生,与他相互爱慕的女主却有两位。
温柔美丽的女朋友
鹿岛美雪
,活泼可爱的妹妹
若松美雪
。
放在今天,想必也是引起党争的一部作品,不过这部作品整体看下来却给我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在故事的最后,若松美雪为了哥哥的幸福决定嫁给哥哥的朋友,而若松真人在妹妹若松美雪的订婚宴上向妹妹告白,最终选择和妹妹在一起。
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日久生情”的基础上,安达充在漫画中对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有着溪流般的描述——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安达充在《美雪美雪》最终选择了妹控线就急着佐证他是一名妹控。
《美雪美雪》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人物情感的成长和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妹控表现,
除了这部作品,安达充的作品中通常都有着细腻的情感描写,比如《棒球英豪》和《幸运四叶草》。
四、如果美少女游戏里能有妹妹线就好了
在1982年,日本人做出了第一款美少女游戏。
之后,这种游戏类型在日本一发不可收拾——
(图为游戏《同级生2》中的妹系女主鸣泽唯)
传统的美少女游戏中,玩家顺着文章阅读来进行故事的章节,随着玩家在某些关键点针对选择项目进行不同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而在美少女游戏形成初期,将妹妹作为正统女主的游戏并不多。
而在1999年6月发售了美少女游戏《加奈妹妹》,就是对同类型游戏就有着极大影响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以“纯爱”为主题,相对于卖肉卖萌,这部作品的亮点在于其故事性。
男主藤堂隆道因为小时候亲身感受到了妹妹“像坏了的东西一样脆弱”。在那以后,对妹妹到了过度保护的程度,总是非常爱惜的守护着她。
这部作品的脚本由
田中罗密欧
创作,当时他的笔名还是山田一,只不过《加奈妹妹》在初期的销量并不出彩。
不过这并不妨碍作品本身大放异彩,凭借游戏质量吸引的人气,《加奈妹妹》多次再版,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虚渊玄也曾这样评价田中罗密欧的作品:
“田中罗密欧心中的黑暗,有着我远远不能企及的深邃与污浊。”
在《加奈妹妹》收获了不少的口碑之后,妹控题材的ACG作品开始大量出现。
在作品完成度相对较高的有RUNE游戏社于2002年10月25日制作发售的一款成人向游戏《初恋》。
feng在2007年7月27日发售的18禁galgame《染红的街道茜色染红的坂道》。
五、如果有真心爱着妹妹的死宅就好了
在ACG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之前,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日本动漫的主流是具有宏大背景的科幻题材作品,可以说那是高达和EVA被狂热追捧的时代。
在这同时,美少女游戏兴起,不过因为日本风俗的传统,使得日本人经常在美少女游戏中加入18禁元素。
为了满足口味刁钻的日本人,衍生出许多角色分支。在这类作品中,妹妹,其实和青梅竹马,天降系拥有着同等地位,可以被攻略。
妹系作品虽然开始出现,但是多以18禁游戏的形式出现,也足以证明其地位不高,接受程度不高。
妹妹就算少见地作为ACG作品的主角出现,其定位大多也仅仅是美少女而已。
在2003年播放的《妹妹公主》这一部作品中,就塑造了12个不同属性的妹妹。
这部作品起源于电击G's杂志推出一个名为“妹妹公主”的读者参与计划。
当时的“妹妹”的数量只有九个,在2000年时,根据当时读者意见再加入由德国、英国与法国回到日本的三个新“妹妹”——
这样的作品毫无真实感可言,却在当时形成了完整的IP链条,作为系列作品发行。
换句话说,在这部《妹妹公主》里,引起观众注意的是作为“美少女”存在的妹妹们,而不是妹妹本身,更不是所谓的“妹控”。
而使得妹控这一词真正获得地位的,是06年的一部神作,《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
在动画中妹妹娜娜莉不是作为美少女,而是作为男主鲁路修的信仰存在——
妹妹角色从这里开始脱离单纯的美少女概念,而是作为动画中的角色,作为男主的家人而存在。
在鲁路修之后,妹妹作为重要角色出现的动画越来越多,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妹妹角色本身的原因,从与生活本身的联系来看,妹妹角色往往自带了柔弱和温柔的特质。
年龄和体型较小的妹妹一般比男主要弱小,外表弱小的角色更容易激起保护欲;而内在温柔的角色往往更方便交流,同时在表现上也不会掩盖主角的光芒。
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写出妹妹形象的作者的创作需要了……
在ACG作品中,我们经常有“有妹有房,父母双亡”这样一个调侃——
在动画作品中,为了方便主角的行动,或者为了制造一定的动画背景,男主的父母出现频率相对要少得多,
但是这样会使得动画没有家庭气息而失去真实性,所以塑造一个活跃的家庭成员就显得十分必要。
日本ACG创作者在经过了尝试之后,最终将目光瞄准了妹妹。
塑造一个可爱的妹妹除了能够吸引人气之外,还增加了动画真实度,也方便在家庭环境下营造冲突,增添作品的趣味。
从这个角度来看,妹妹算是动画中的一个功能角色,比如比企谷小町,虽然人气很高,但是成为女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在这几年的ACG作者中,真正将“妹控”作为核心还大获成功的,大概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伏见司。
使得人们记住伏见司的是他的成名之作《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这部动画是13年的4月番,
女主桐乃就是一个外表十分光鲜,内心却是“御宅族”的美少女,而她和哥哥京介展开故事的起因也与她这样的形象有关。
在创作之初,可能伏见司还对自己的妹控之魂有所收敛。
他设计了黑猫和绫濑这样的角色和京介展开了故事,桐乃也一度出国。
党争成了这部动画最热的话题,也因此产生了“黑猫党”,“绫濑党”“桐乃党”三大党派——
而当观众们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伏见司放出了结局,京介在很紧凑的剧情中连续拒绝了其他的女主,向自己的妹妹告白。
在之后的《埃罗芒阿老师》里,伏见司又塑造了纱雾这样一个妹妹角色,萌且自带傲娇属性。
而整部动画的重心就在于怎样让纱雾这个角色更可爱——
不过就像我们在《埃罗芒阿老师》里看到的,能决定作品出版的是轻小说文库,而能够决定文库出版什么作品的,恰巧就是我们这样的读者罢了。
轻小说的读者是谁,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宅男”群体。而负责考虑读者愿望的编辑就会要求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读者喜欢的角色。
就算是业界公认妹控的伏见司,他的出道作品《第13号的爱丽丝》也并非妹控作品,因为当时妹控角色并不是轻小说的主流——
而到了今天,“如何塑造出可爱的妹妹”成了二次元们讨论的重要话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实践,想必还会继续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妹控,本身是难以评判对错的,我们对拥有妹控角色的ACG作品,有戏谑调侃,也有真心的喜爱。
而在现实中,和妹妹保持着亲密的感情固然是没错的,毕竟和爱情一样,亲情同样是伟大的。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花开那年丶
DB
+15
2018-02-03
๓活动奖励๓校园青春&动漫剧场欢迎您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4-28
发帖
314433
在线
16932小时
精华
0
DB
258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2-03
0
๓活动奖励๓校园青春&动漫剧场欢迎您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