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面瓜夫妇自驾重走长征路之——《铁索桥感红军威武,熊猫城筹翻越雪山》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实物交易发布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老面瓜夫妇自驾重走长征路之——《铁索桥感红军威武,熊猫城筹翻越雪山》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老面瓜夫妇自驾重走长征路之——《铁索桥感红军威武,熊猫城筹翻越雪山》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9
发帖
313882
在线
16888小时
精华
0
DB
103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14
0
长征日记(十三)
4月25日,星期六,晴。
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随老康去参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因为闭馆整修,只在外面转悠了一会儿。
吃过早饭后,老康再次把车开到了泸定桥,感觉他对这个地方有点儿恋恋不舍。
因为天全在修路,老康决定原路返回石棉,绕开天全去宝兴。总体来说,今天的路况还算不错,从荥经下高速后,经过庐山,下午四点到达宝兴。按照老康的想法,准备一鼓作气翻越夹金山,当天晚上赶到小金。最后被我给劝住了,事后证明,当天住在宝兴是正确的。
----- 摘自瓜婆的长征日记
因为赶到泸定后天色尚早,面瓜夫妇决定,抓紧时间先去拜访一下闻名遐迩的泸定桥。
1935年5月27日清晨,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做为红军左纵队的开路先锋,第一军团二师四团在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从安顺场出发,向泸定桥奔去。要知道,当年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河边小路,可不是面瓜行驶的只有一百公里的省道S211,而是整整一百六十公里崎岖山道。
二十七日一天,四团沿着大渡河岸边崎岖的小路艰苦行进,途中经历了大小十余场战斗,消灭川军三个连,俘虏一百余人,至午夜时分,顽强行进了四十公里。
二十八日凌晨五点,正当四团官兵们整装待发时,策马飞驰而来的军团通讯员送来了军团长林彪的手令:限你团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一天二百里的记录。你们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
看到军团长的手令,黄开湘和杨成武倒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奔袭道州是两百里,而这里距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二十公里,那可是二百四十里啊,足足比道州远了四十里。而两者的路况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已经没有时间进行动员了,四团官兵从团长、政委到普通战士,第一时间进行了轻装,除随身携带的水、干粮和武器以外,其它物品一律抛弃。部队向着泸定桥开始了急速奔跑,路遇敌人,担任前锋的部队不等命令,脚步不停就发起了冲击,而后续部队根本不停,沿着前锋开辟的通道继续猛跑,消灭了阻击敌人的前锋部队则前队变后队,在后面紧紧追赶。傍晚七点,站在路边喘着粗气的杨成武拿出了地图,此时,距离泸定桥还有六十公里。
夜深了,暴雨瓢泼而下。四团的官兵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停下来吃口饭了,漆黑的夜里,战士们从米袋里掏出大米,仰起脸喝一口雨水,嚼一口生大米,始终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由于山路湿滑崎岖,随时都有一脚踩空跌下深渊的危险。照此下去,天亮前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到泸定桥了。就在黄开湘和杨成武焦急万分的时候,对岸出现了一串火把,那是前往增援泸定桥的川军的火把。这个故事相信大家比我还要熟悉,俺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
对岸的川军宿营了,而红军官兵们还是高举着火把,沿着崎岖的山道在继续奔跑。此时,四团官兵的体力透支几乎达到了极限,但他们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体力强的战士用绑腿带子把体力弱的战士跟自己绑在一起,每个干部的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多抗了一支木仓。伴随着身边大渡河发出的震耳欲聋的怒吼,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四团的官兵眼前出现了一座让他们永世不忘的桥梁——泸定桥。
看到瓜婆站在泸定桥上,虽然右手紧紧握住身边的铁索,但紧张的心情依然在她的脸上显露了出来。此次此刻,面瓜思绪万千。我就在想:如果这时候把瓜婆脚下的桥板取掉,她会是什么神情?如果在她的身上挂上一支冲锋木仓呢?腰上再绑上十几颗手榴弹呢?后背上再插上一把马刀呢?面瓜不敢往下想了。
的确,不仅是面瓜不敢想,恐怕就连当年防守泸定桥的川军官兵们也不敢想。无法想象,冒着对岸川军的弹雨,空悬在万丈深渊上、顺着这些摇晃的铁索奋力向对岸爬去的红军突击队,竟然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是对岸的川军木仓法太差吗?我想不是。飞夺泸定桥,与其说是一场战斗,更不如说是一场勇气和意志的较量。即便是战斗力十分彪悍的川军,当他们面对此生从未见过的如此舍生忘死的场面,我想,他们扣动扳机的手,肯定是颤抖的。也许,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里的一段话,可以从一个方面来得到些许解释:我们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二十二名飞夺泸定桥的红军勇士,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和一个搪瓷水杯。当然,这些奖励,跟国民党敢死队动辄几百大洋比起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正是红军官兵伟大的牺牲精神,才成就了红军绝处逢生的惊世壮举。遗憾的是,因为当年战事非常紧张,攻克泸定桥后,部队又继续向二郎山挺近,二十二名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后来在长征路上,他们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
留下姓名的突击队员仅仅有以下五人: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二连连长廖大珠;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二连政治指导员王海云;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二连党支部书记李友林;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三连党支部书记刘金山;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三连副班长刘梓华;
1935年5月29日晚十时,刘伯承迎着大渡河谷强劲的夜风,走上了剧烈摇晃的铁索桥,这位红军的总参谋长一边走,一边呐呐自语道:泸定桥,我们胜利了!泸定桥,我们胜利了!
1935年5月的最后一天,毛泽东踏上了泸定铁索桥,走到桥中央,他停下了脚步,手扶冰冷的铁索说道:应该在这里立一块碑!
4月25日一大早,面瓜夫妇溜达到距离泸定桥宾馆不远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眼前看到的景象再熟悉不过了,全国各个城市都是一样的。
遗憾的是,面瓜夫妇来的不是时候。
开心的是,当保安听说我们不远万里从内蒙古过来时,特例为我们打开了大门,虽然说馆内进不去,但在外面拍一张照片留念,俺已经很满足了。
也许是鬼使神差吧,本来要驾车离开泸定县城的,可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面瓜稀里糊涂地又把车开到了泸定桥头。
站在铁索桥边,面瓜想起了一件事:出发前,面瓜也曾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发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就包括三个深圳大学生对红四团一天一夜奔袭240里提出的质疑,认为是虚构的,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看到这些言论,面瓜还觉得挺纳闷,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此时此刻,当我站在泸定桥边,我想明白了。其实,不管是240里还是420里,只不过是个距离而已,退一万步讲,即便当年红四团奔袭的距离是200里又怎样?100里又如何?我们学习先辈,难道非要象他们那样徒步走完两万五千里吗?难道非要象他们那样一天一夜奔波240里吗?难道非要象他们那样爬在铁索桥上从这边爬到那边吗?面瓜以为,我们要学习的是红军的那种精神,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无与伦比的勇敢。难道不是吗?事实上,这些年轻的红军士兵,已经用他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把伟大的长征精神,镌刻在了世界史上。正如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面瓜的理解是:无论长征中红军走了多少里,也不论长征中红军打了多少仗,那只是量的体现,而长征的质,是革命先辈们坚定信念的不朽象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
再见——泸定桥。能站在你身边有所感悟,是面瓜夫妇此行的最大收获,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上午八点半,老两口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座红色名城。
因为天全修路,无奈只能原路返回石棉,绕道荥经。途径国道G318,自驾西藏的景象仿佛又重现在眼前。
沿着省道S211直接返回石棉,要比昨天绕道安顺场畅快了许多。
路边的风景,貌似也比昨天养眼多了。嘿嘿。
上午十一点半,再次从石棉渡过大渡河。
石棉驶入京昆高速后,面瓜加大油门,向荥经疾驰。
中午一点赶到荥经,下高速后,经咨询路遇的司机,驶入了通往芦山的荥天线。
路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的多,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反而是进入国道G318后,因为修路,行进比较困难一些。但这些对于我们老两口来说,已见怪不怪了。
下午两点,到达飞仙关大桥,因为着急赶路,面瓜在桥上违规超越了几辆大货车,被执勤的交警拍照取证,十分惭愧,今后一定改正。嘿嘿。
大桥上遭遇堵车半个小时。
看到几个新时代的勇士,拍照致敬。
由国道G318转入省道S210后,路况明显改善。
1935年6月8日,第一军团一师一团抵达芦山城下,团长杨得志提前派遣侦察队化装潜入城中,夜间,里应外合发起了攻击,不损一兵一卒攻克了芦山县城。
4月25日下午三点,面瓜夫妇驾车抵达芦山,瓜不停蹄,穿城而过。
省道S210芦山到灵关段,路况开始变差变险。
下午三点四十,老两口到达了灵关镇。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个灵关镇时,国民党第二十军军长杨森楞是炮制了一个所谓的“灵关大捷”,生生把蒋介石气的胃疼了一个礼拜,成为了当时的一个笑谈。而面瓜夫妇在看到尘土飞扬,脏乱至极的灵关镇时,没有丝毫犹豫,加大油门,快速通过。
过了灵关后,路况变好了,风景变美了,心情也变好了。嘿嘿。
下午四点,到达了熊猫之城——宝兴。
想参观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无奈,运气不佳啊。
就在广场上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吧。
因为宝兴夹金山宾馆正在装修,无法入住,面瓜夫妇经多方打听,找到了宝兴县城里最好的一家旅店,经过瓜婆的一番讨价还价,一百六十元,把旅店的豪华套间拿下。整个晚上,这家旅店的三层楼内,只有我们老两口两位旅客。嘿嘿。
考虑到当时刚刚下午四点,而宝兴距离小金也只有170公里,看到宝兴的住宿条件很差,面瓜建议一鼓作气,继续前进,翻越夹金山,赶到小金县,但面瓜的提议遭到了瓜婆的否决。事后证明,瓜婆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伟大,如果当天冒险翻山,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早八点半从泸定出发,经石棉、荥经、芦山,于下午四点抵达宝兴。用时七个半小时,行驶310公里。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20
红袖招游侠
DB
+20
2018-03-16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