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二次元“老婆们”因他而生,也可能因他而亡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动漫剧场你的二次元“老婆们”因他而生,也可能因他而亡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资讯图文]你的二次元“老婆们”因他而生,也可能因他而亡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14 0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科普:为什么你会沉迷二次元世界的“老婆”?》
这个话题,很多人觉得,“我选老婆管你什么事?”的确不关我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笔者觉得是“命中注定”的,为什么日本动画会发展成这样,为什么现在动画都会以女性角色作为吸引御宅族作为最大的卖点,而动画未来又会有如何的趋势,也许在冥冥之中就已经确定——在“动画之神”手冢治虫的安排之下。是不是觉得我的话有点跳跃?不急,不妨慢慢来看。
说正经的事情之前,先从一个例子开始。
《No game No Life zero》的剧场版蓝光发售了,很多人都看了这部作品,开始把里面的女主角休比做成自己的新“二次元老婆”,比如笔者。于是兴冲冲的来到某宝,想购买一个休比的塑料小人,把老婆“带回家”。
但是打开某宝,笔者是失望的,发现

休比的塑料确实很精美,但是关键是:
这脸不像啊o(╯□╰)o!
剧场版里明明是:

怎么改成手办就变这样了?

但笔者仔细观察,又发现,其中的蹊跷

这张图是小说原作插画师为剧场版特典制作的插画,嗯?我想大家发现问题了,插画的风格,和剧场版的动画不一样。是的,动画本身就是这样,无论剧场版也好,TV动画也好,为了动画绘制的方便、动画人设师会根据小说或者漫画的原作,进行重新的人物设定,因此,动画版的画风,本身就会和原作插画、漫画不同。
譬如:

昨天提到的,《灌篮高手》的三井寿,上图是漫画原画的版本

动画版的画风明显不同,虽然保留了原作的一些特色,但是还是削了不少原版井上作画里的锐气。但是谁美谁丑不说,个人觉得,动画版的画风一版会更加顺应大众的眼光,目的就是让更多人来接受,而并不是照顾这一部分小众的喜好。
这里还是要稍微展开一点,动画的人设没法直接拿小说插画、或者漫画来做,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制作上无法完美还原。

像《命运石之门》的游戏原作里的插画,上图助手君这样的上色风格,TV动画的规格注定它不可能每一帧都用这种插画级别的绘制,如果要用厚涂来实现每一幅原画,那成本先不说,时间都没法保证,因此只能对原作的插画风格进行简化,最终得出的结果是:

TV的作画色彩要简单许多,阴影渐变自然是做不出插画的水平,并且无法保留原作的那种质感,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预算再充足,没时间画,也没法做出插画的水平。这是TV动画简化人设的需求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要做出更加符合大众审美的形象。这一点,也可以拿图来说
例如漫画原作《小林家的龙女仆》,原版的封面插画

这是原作的画风,接下来是京阿尼魔改后的风格:

哪种画风更能让人有想“抱走”的冲动?我想不言而喻。
那么,说到头,为什么动画的人设要重新做,而绝大多数动画的人设会比原作更加漂亮,或者说更加符合大众口味呢?因为原作更接近“创作”,而动画化更像是一种商业包装,是商业行为。我们看的TV动画也好,剧场版动画也好,大都最终的目标是赚钱。这里我们可能会说到更加深入的主题,动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说起80年代动画浪潮的代表作《机动战士高达》,这部作品深化了动画的内涵,不再让机器人动画给出单纯和低龄的主题,而是把战争、人类共存、探讨未来的话题融入了动画,让动画成人化,可以说是动画作品赋予了新的含义的代表作品。但是起初,创作者的心情和初衷可能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呢?《高达》系列能“续命”至今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它内涵有多深刻,而是在于它的商业价值。

讲句难听而粗暴的话,就是“没有万代爸爸卖掉这么多高达模型,这个动画系列还会延续至今嘛?”,的确,富野都左右不了《高达》系列的生命,动画的本质是商业活动,虽然其效果是娱乐大众,真正的艺术成分,其实是比重较少的。
这就为什么虽然很多人恶评《机动战士高达SEED》系列,但官方却绝对不会忽视《SEED》这块摇钱树,《SEED》在历代高达中的综合地位绝对是很高的,它不仅拓展了《高达》系列动画的收视群体,也让模型大卖,完全称得上万代的摇钱树,并且考虑到动画的商业本质,《SEED》的品质也是合格的,而一些UC党不满意《SEED》的原因,其实是不满意作品的艺术性。
为什么说动画作品里的艺术成分,或者说创作者的个性成分是很少的?我们先来说说比起赚钱,更加追求艺术成分的动画创作者。

于是宫崎骏大师这里就会被提到,不能说他做动画完全不为赚钱,但是他的风格就是更趋于制作创作成分更多,自己的风格更多,艺术表达力更强的动画,而不是那种为来讨好观众的动画。首先,他不做TV动画,只做自己的独立动画,是为了确保自己作品的绝对质量。

宫崎骏的动画的画风、故事节奏,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年代感”,是的,他描绘的动画即便是讲述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矛盾,但是风格和形式依然是我行我素的,宫崎骏的动画的女主角大都有着类似的外表,类似的性格,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能找到互相的影子,宫崎骏的动画的个性极为显著,不受到其他任何人的作品的影响,也不受到时下动画的风格的影响,只做自己风格的作品,这里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宫崎骏有点像数码圈里的老乔,只做自己的作品,从不为了做大众的需要而妥协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这点上,两人是共通的。

那么又有朋友要问了,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确实艺术性强,但是数来数去,也就这么几部作品,而真正支撑日本动画的,可不是这些精品,而是我们看到的TV动画积累起来的,例如刚才提到的《高达》系列,那TV动画的创作就是只为赚钱,不在意艺术性嘛?答案是肯定的。要说为什么?

本文真正的核心人物才在这里被提到。日本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是的,虽然被称为“漫画之神”,但他毫无疑问也是动画之神。因为现在日本的TV动画的格局,就是他做好了最早期的铺垫。他改革了动画的制作流程,简化了动画的制作,目的是让动画的批量生产变成了可能,动画要成为“产业”,首先得能赚的了钱,能吸引足够的人愿意做动画这一行,这样,“产业”才可能形成,扯一个不准确的例子,现在国内视频网站争相购买日本动画版权,是因为企业们看到了这个圈子的商机,只有都凑进来把市场做大,才可能分到蛋糕;而手冢治虫的简化动画制作的模式,目的也是一样,让更多人愿意制作动画,让动画成为产业,他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把动画,做成了商品,而作为商品,牺牲的自然是动画的艺术性。

你们可以去看看,以前美国佬30年代做的卡通片,例如华纳做的《汤姆与杰瑞》,尤其是迪士尼做的《白雪公主》,这个流畅度,和艺术表现力,非同凡响。而这样的动画,只有大公司,出重金,下血本做,才做的出,日本当时没有这个实力做这样的动画,但是手冢治虫改革了制作流程,将“一拍二”改成了“一拍三”,简化了制作流程,并且开创了新的动画制作机制,让动画的“大量量产”成为了可能,其结果就是,现在的日本TV动画,流畅度其实是很低的,艺术的表现力,也因为制作流程的关系,牺牲了不少。虽然日本动画的内容是充满想象力的,但是日本动画的表现模式,却没有这么天马行空。

然而,也正因为日本动画的大量量产,商业化的趋势逐渐展现,最终才形成了现在日本如此大规模的动画市场。而正因为更多人知道动画,喜欢动画,才诞生了更加完整的动漫文化。而动画的本质,并不是娱乐大众,而是为了讨好大众,最终靠周边、靠版权,或者靠活跃原作,来赚钱,所以一定会为了大众的审美而牺牲创作的独特性,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难走到一起,毕竟,艺术是少数人才欣赏的来的,像宫崎骏这样顶尖的动画大师,还能创造出大家认可的动画艺术品,但是其他以艺术性为目标创作的动画创作者,却不可能人人都像宫崎骏的作品这么受欢迎,甚至可能连活下去都很难。

所以,话题拉回来了,为什么现在的你会沉迷于二次元世界的“老婆”?是因为宅文化的流行?这都是次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手冢治虫对业界的改革,让动画变近一步得商业化,把动画做成了商品,动画为了符合大众审美,来讨好观众,最终设计出你理想中的二次元角色,也就是俗称的“老婆”,萌文化,是必然的产物,为了讨好你而设计的角色,而卖的动画,怎么可能不大卖?又怎么可能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不是因为出了某一部“萌系”动画,流行后而形成了萌文化,而是反过来的,正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需求,而动画创作者们针对市场而打造了这么一部作品,才有了萌系文化,才有了“抱走老婆”的今天。即便80年代,动画的主题是机器人,90年代动画的主题是别的什么,迟早有一天,动画的主题会偏向美少女,未来就可能偏向别的内容,总会符合时代的步伐。

这样就不难理解富野由悠季作为一个创作者,是抱着如何的心情说出“动画有个屁未来”的话语,因为作为创作者,他其实没有话语权,只是一个打工者的位置,尽可能的让自己的作品在商业和艺术性中选择平衡。例如《高达ZZ》就是因为《Z高达》过于黑暗的风格,而不得不在续作中改成了低龄向的剧情,强行“搞笑”,最终让《ZZ》成为了一部尴尬的作品。这就是动画作品,在艺术性和商业价值上的牺牲。

那么未来的动画形态会是如何?只要不推翻手冢治虫创建的体系,那么商业动画以商业价值为主的模式也不会变,所以现在龙傲天穿越轻改动漫越来越多,不是做不出好题材,而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胃口,不是业界烂,而是大众就喜欢这样的作品,所以这类作品泛滥了,做烂了,最终受到祸害的,是创作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