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练习生》说到底,就是再也造不出李宇春的《超级女声》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实物交易发布
纪念馆
社区服务
QQ微信技术
签到统计
CF穿越火线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偶像练习生》说到底,就是再也造不出李宇春的《超级女声》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影视资讯]
《偶像练习生》说到底,就是再也造不出李宇春的《超级女声》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4-28
发帖
314433
在线
16932小时
精华
0
DB
273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16
0
文/二十三 杨丽娅
2005年8月,被狂热粉丝拥挤的湖南卫视演播大厅里,来自成都赛区的80号选手是最后一个揭票数板的人——3528308票,足足领先第二名25万票。夺得了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选秀比赛总冠军的李宇春,当年仅仅21岁。
夺冠的李宇春
“想唱就唱”的超级女声们自此火遍中国,甚至全球。从素人到偶像,由粉丝的真金白银来决定,这在海外看来是中国娱乐民主的体现。随后,李宇春也登上了《时代周刊》,即使仅仅是一个增刊。
自《超级女声》之后,2006年-2011年期间,涌出诸如《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此类选秀节目多达200个——中国的造星土壤正是在那几年打下了基础。
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发现,到了近几年,造星模式加速升级:《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开启了导师与学员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蜜蜂少女队》《燃烧吧少年》《加油!美少女》开启了偶像养成时代;再到这两年的《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等综艺则让大家知道,成名除了需要粉丝,还需要“练习”。
中国造星模式发展至今,已经走过十余年,从素人爆红到偶像练习,成名的门槛正在越变越高吗?
“想唱就唱”的年代:素人爆红的神话很重要
时代周刊曾如此评价当年的李宇春——
“李宇春的爆红是现象级的,然而,她的唱功却远远不及她的名气,即便是她的狂热的粉丝也承认她唱功的确很弱。而就算是作为一个舞者,她也强不到哪里去。”
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尽管如此,李宇春却是当时人气最高的选手,夺冠之后的李宇春得了一个头衔是“短信大王”。而《超级女声》带来的这场火热夏天,也给电视选秀节目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自李宇春在《超级女声》走红之后,素人一夜成名似乎不再是神话故事,接下来五年里,各个卫视涌现出来的选秀节目超过了200档。
那时候的湖南卫视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可以走红的素人,实力从来不是第一位。回顾自李宇春之后的超级女声冠军,无不是个性比唱功更甚:尚雯婕、江映蓉、段林希还有最新一届(2016年)的圈9——尽管湖南卫视一再强调,《超级女声》的目的不是造星,而是体验快乐,但这样的狂欢结果,恰恰指向的是纯商业化的造星目的。
从左至右:尚雯婕、江映蓉、段林希、圈9
实际上,《超级女声》算是舶来品。在其出现的前两年,英国、美国都曾推出类似的两档节目《流行偶像》(据说是《美国偶像》的鼻祖)和《超级偶像》。造星运动在外如火如荼,而当时的中国正好缺少一个大众娱乐狂欢的出口,《超级女声》的出现成功打破过往被政治和严肃文学包裹的精英文化社会,给了大众的“俗”文化一个出口。而其在商业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赶上了消费时代(从2003年淘宝出现开始算起)。
有人做过统计,2005年的超级女声共计7场总决选,广告收入近2000万,而冠名品牌某乳酸饮料曾经耗资近亿元在其中。加上当时的短信投票费用:移动用户每发送一条短信为1元;联通用户和小灵通用户每发送一条短信为0.5元;固定电话(统一的一个IP号码)每发送一条短信为3元。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光是短信投票这一项,《超级女声》已经收入上千万。这样的投资回报比,即使放在今时今日的综艺市场上,都是一笔令人羡慕的生意。
于是,在《超级女声》之后,各种包裹着素人选秀外衣的大众狂欢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莱卡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等等节目,尽管它们在内容细节上都会有自己风格的调整,但核心赛制却是大同小异。
《加油好男儿》海报,当年李易峰还站在不起眼的边上
然而,这样的选秀风吹了7年之后,观众也逐渐出现审美疲劳。值得注意的是,后来出现众多的节目,几乎无一可以再续《超级女声》的盛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几年对观众的“市场教育”,让观众知道,人气并非决定一切,这才有了接下来一众专注专业素质的综艺《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节目的诞生。
“好声音”年代:素人与偶像,亦师亦友
2012年,浙江卫视联手灿星制作,向荷兰节目模式版权方Talpa支付了200多万元节目模式费,随后推出《中国好声音》——正如其名,《中国好声音》不再像前几年的选秀节目一样注重海选过程,而是更侧重于节目的精彩程度以及选手的专业程度。选手的准入门槛开始提高,不再是全民性的“想唱就唱”。而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除了多了四把椅子,四位导师,在选手里面也会掺进一些专业选手。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四位导师
节目在当年一经推出便制霸综艺圈。尽管在好评之下,导师刻意作秀、选手身份造假等质疑与名气相伴而来,但依然无碍节目的广告收视率逐集攀升——根据csm50城收视统计数据,第一季的总决赛收视高达6.511,一举打破中国卫视综艺节目最高收视纪录。随之而来的广告招商费用同样逐季攀升,到了第三季,广告招商冠名费已经达到2.5亿元,而第四季不仅拿下3亿冠名费,决赛夜的一条广告更是直接拍出3000万高价——这个数字,是之前中国电视史上最高广告费的3倍左右。
《中国好声音》爆火之后的两年内,带动了一批同质化节目的出现,比如《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最美和声》《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等等比赛。不过,《中国好声音》的火也并未持续多久,其背后一连串的版权纠葛、逐年下降的节目质量,还有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使得节目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自《中国好声音》走红,版权方Talpa也开始要求涨价,在2013年到2015年期间,灿星制作每年都要支付6000万节目版权费给Talpa。一直到2016年,唐德影视也开始加入竞价,后被传出帐额拖欠,Talpa单方面收回版权等负面消息——不过很快,这一切在2016年广电出台了“限模令”(对海外引进模式数额作出限制)之后便不再重要了。
灿星最终被迫将节目改名为《中国新歌声》
在一连串的风波下,灿星最终被迫将节目改名为《中国新歌声》。但新一季节目收视率可谓“断崖式下跌”,《新歌声》总决赛当晚的收视率为2.201%,同比去年第一季下滑44%,全季2.213%的平均收视率更是创该系列历史新低(点此查看:都在关注鹿晗,但是《中国新歌声》的决赛似乎被人遗忘了)。不仅如此,其同期节目的收视率也同样在全面下滑——这是因为,随着《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网综的强势碾压,2017年,也正式宣告了电视素人选秀节目狂潮的再次告一段落。
“偶像”年代:选秀也是一场真人秀
2017年,爱奇艺推出了《中国有嘻哈》,累计播放量高达30.6亿;腾讯视频推出的《明日之子》累计播放量高达42.4亿;还有今年播出的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和优酷的《这!就是街舞》——这类网综涌现除了表明视频平台和电视台抢观众的决心之外,它们在节目的设置上也代表了现代选秀节目的变化。
《明日之子》
这些新的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去主持人化。导师选用标准实力明星,它们更准确来说应该是偶像,这些偶像在节目里可以跟素人直接接触——但是,这些素人也不是纯素人,他们往往在上节目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小撮人的“偶像”。
从这点上来看,选秀节目的门槛对于普通素人来说已经越来越高,而节目本身的真人秀意图看起来要比选秀的目的大得多。
在节目中,制作方会刻意突出导师与选手们的交流、对选手的指导过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选手台前幕后进行刻画,突出人物个性。《偶像练习生》中,就采用了24小时不停机拍摄,除了舞台上的表现,观众还能观察到选手们台下的努力,真正见证练习生的成长;而在《中国有嘻哈》中,正是因为对导师和选手的全方位跟拍,才有了后来“我觉得OK”、“你有Freestyle”这些传播极广的流行语。
《偶像练习生》
在《偶像练习生》第一集当中,担任“全民制作人”的张艺兴便介绍,最终出道的9个人,是由观众来决定的。而参与其中的练习生几乎都是来自大公司,有部分甚至已经早早出道了——至此,选秀节目已经不再是素人的绝佳跳板,节目所赋予选手的,也不再是雪中送炭的决定性意义,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而在新的造星模式下,商业化进程加速同样明显。有消息称,目前爱奇艺已经给出对出道的“9人组合”给出了商业报价,代言费高达1200万元——当然,这还不算早的商业化操作,要知道,去年的《中国有嘻哈》还未结束的时候,许多嘻哈歌手(比如冠军GAI)就已经被签入制作人刘洲的公司;毛不易在夺冠后一个月,便发布了他的音乐现场专辑《巨星不易工作室No.1》——而李宇春的首张专辑,是在比赛后第二年才发出的。
回看这几年的中国选秀史,成名的最后一道门越来越容易敲开,但入门的第一个门槛却越变越高。不过,回顾历史,这似乎像是一次返潮。
上个世纪80年代,韦唯、毛阿敏都是在1986年CCTV的青歌赛获奖出道;而在那个唱片业发达的时代,像刘德华、梁朝伟等人都是在演艺班训练过才出道;比如黎明、郭富城则是通过歌唱比赛来获得经纪公司支持才成名——正因为入门难,他们所能承载的舞台宽度,却比现在的选秀明星来得更长远。
在媒体采访中,资深电视人林在川曾感慨,“支撑选秀节目的草根选手越来越少,而选出的艺人又很难消化养活,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是曾经一手打造了《超级女声》制作人龙丹妮却不以为然,“很多人都说选秀已经没落了,但是我觉得选秀从来没断过,它只是以不同的生态在生长着,普通人渴望成为一个明星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变过。其实我们只是需要去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链,让我们制造的明星生命力更加长久。”
你曾是哪位选秀歌手的粉丝吗?欢迎留言跟我们一起讨论!
壹娱观察,想做中国电影产业和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么哒哒丶
DB
+15
2018-03-17
么哒哒丶 包包๓ 影音天地 版块欢迎你 .o0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W-KEYAKIZAKAの詩 --欅坂
w两个世界持续更新中
《W》杂志 2014最佳表演 写真 汇聚39位耀眼欧美影星 演绎怪诞风格大片
【舍不得忘记你】-阿紫酱 Five.w(3.10日新)褪色的笔记 字迹不再清晰
梦回兰若 - W.K.& HITA
【寂寞烟花】 - W.K(10.29)刻几笔拈花的惆怅 烟花绽放的隐约那道伤。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么哒哒丶
ZxID:2151220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2-11-13
最后登录
2025-04-01
发帖
18301
在线
3590小时
精华
0
DB
1
威望
18203
保证金
0
桃子
2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3-17
0
太多了就无意义了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