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不该这么冷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中国电影不该这么冷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热门段子&微博头条]中国电影不该这么冷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5 0
《头号玩家》,成2018年首部票房破10亿的进口片。
没有阿米尔·汗加持的印度电影《起跑线》,照旧轻松过亿。

而质量看上去很能打的国产电影《暴裂无声》,却未能按照其支持者的期望,迎来一次票房上的爆发。
目前,逼近5000万。
但它的豆瓣评分,位列院线已算绝对佳作,如此叫好不叫座,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另一部《清水里的刀子》更惨,豆瓣6.6分,票房不足50万。
两部电影都是小成本的独立制作,或许以此来看,就能够理解它们那不尽人意的排片与票房。
我们先讲明,什么是“独立电影”。
在第六代导演之后,其实它早已随着导演群体的代际划分,消弭为一个模糊且宽泛的概念范畴。
此处所指,为国内当前活跃于院线之下的青年导演,自己找投资、组建拍摄团队的低成本创作。
故事基本原创,无大牌卡司参演,所以和商业性基本无缘,讲求艺术性的电影节,才是他们的主发力点。

各种参展及获奖内容,为它们的主要宣发元素
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年四月,对于独立电影意味着什么。
《老兽》的导演周子阳,此前在朋友圈激动地写道:

非凡的四月,中国影史并不曾发生过。
原因在于,除上述俩片外,还有《中邪》《米花之味》《西小河的夏天》等五六部独立电影,纷纷传出消息定档四月银幕。

前所未有的扎堆。
无疑给相关从业者,包括关注此类影片的影迷,打了支兴奋剂。
结果,《强尼凯克》与《中邪》先后被毙,上映日期遥遥不知。
《暴裂无声》与《清水里的刀子》头炮未响,口碑逆袭的奇迹,并没有偏向于它们。
不搜不知道,《西小河的夏天》也选择悄悄地退出……
片方、市场、观众,似乎都没做好迎接这批小成本制作向主流院线,首次发力的准备。
总听见有议论说,独立电影不好看。
绕回开头《暴裂无声》的票房动力不足,或许原因正在于此。

最早,猫眼给出的预测票房是2亿元。
尽管它来自新人导演忻钰坤,可其处女作《心迷宫》先积攒口碑再上映,当时票房创收一千多万。
面对自身的市场体量,已足够亮眼。
在上一次成绩的基础上,第二部作品全面升级,加之清明档的几部新片又缺乏“爆相”。
院线们还是非常有信心地力挺它,给出了不错的首日排片。

上映首日的票房情况
结果,上座率不及排片比,它又很快被《起跑线》,甚至是《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所赶超。
好莱坞特效大片不说,再烂票房也能过亿。
至于在口碑持平的情况下,印度电影竟然比国产电影还吃香?
真令人费解。

《暴裂无声》是忻钰坤继处女作成功后,踏足商业片领域的一次野心尝试。
在我看来,他为此已做了很多圆融的“妥协”。
情节性强,悬疑感足,激烈的动作戏码,这些已经让本片脱离了独立电影的晦涩气质。
即便如此,仍有观众表示,不好看、看不懂。

兄弟,那是姜武
看懂的人,也没有觉得升级的它,比《心迷宫》高级到哪里去。
这是部优缺点都相当明显的一部片子,上映前,我们夸过了,现在再来谈谈它的不足之处。
抛去前作烧脑的环形叙事、精致巧妙的剧本,类型片之下,各种黑色幽默和场面调度仍不忘致敬国外的“老大哥”科恩兄弟,动作戏设计又有韩国犯罪片的影子。
早不新鲜。

在镜头语言上用力过猛,却忽视了叙事节奏及动作场面上的不足。
前半段的剧情相当反复沉闷,引入悬疑元素却不提供层层解谜的快感。
而三位男性角色的塑造,难免显得符号式浅薄及弱化,又令它所重点展现的社会矛盾冲突,缺乏了那么点信服力。

叫好存疑,叫座才难。
虽然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既然它选择拥抱了商业,无法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又多少能说明问题。
隔壁主创同样无号召力的《起跑线》,其实讲的也是阶级差异,但它聪明地用“教育之难”引发为人父母的观众,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
我反感“为什么我们拍不出xx电影”的说法,不过人家屡次成功,自然存在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某影评人看完《起跑线》后的谏言
不得不承认,独立电影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观影门槛高,的确容易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
忻钰坤本人对这部作品,相当自信满意。
像他这样的独立导演,面临最大的问题正是,无法全面地投入商业化。
影片中诸多需要二刷,或者是看别人解读,才能注意并理解的细节与隐喻,都是他不愿割舍的个人风格化表达。

城市资本掠食乡村的“纯净”
至于观众能不能感受到,买不买账,并不在关心范围之列。
这是好事,也是作难。
面对当下艰苦的创作环境,不够成熟的院线市场,电影创作者想要在商业性与艺术性间找到平衡,真是蜀道难。
况且《暴裂无声》属于独立导演成功升级、转型商业的特例,与其他独立影片的上映之路相比,已算好走许多。

每日一问:今天《中邪》能上了吗?
完全没考虑公映,无强势资本干预的这类影片,或许还能勉强拥有自己的创作自由空间。
去年一部《村戏》,被各路影评人推为“华语十佳”之一,但它只能够通过自发性的点映平台,小规模地观看。
它所说的是村里人见人怕的奎疯子,早年为了集体牺牲自己,被惨烈逼疯。
如今又因“霸占”着九亩半分地,遭村民包括自己的儿子,想着办法赶走的故事。
荒唐却写实的剧情,大胆又生猛的影像,着力刻画文革后的时代伤痕,并多次运用主旋律标语、政治化符号、压抑的特写镜头等形式,进行商业片里看不到的犀利讽刺。

如若不甘心只做小部分人眼中的饕餮狂欢,想要通过院线与更多观众见面,进行删减、表达阉割,恐怕再所难免。
它较之《暴裂无声》,故事更不易受欢迎,镜头语言更不易理解。
没有神秘的距离感吊着胃口,普通观众看了,真的会喜欢它吗?
再落一个“不好看”的答案,似乎就可以认定好片子,跟它好不好看,根本没什么关系。
国产电影不是不行,怪只怪好的这波,没办法让大多数人看到并且接受。

可它一旦耗心费力地上映,我们仍有前去捧场的理由。
当优秀的独立电影能被完全接纳,意味着市场的成熟,观众的审美变得多元且有所提升。
很多滥用资源、生产垃圾的骗钱商业片,也将慢慢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处,“用脚投票,拿回选择权”,于今时今日,不是不可行。
而且独立电影的存在,更填补了国产片现实题材的缺憾。
它们戳着社会痛点,《嘉年华》聚焦于幼女性侵现象,《盲·道》关注被拐卖的乞讨孩童走向,《米花之味》则注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它们关注弱势对象,《老兽》里因为没钱活成“流氓”的老父亲,《村戏》中那位被集体主义伤害又舍弃的疯子,《清水里的刀子》远赴宁夏拍摄回族穆斯林。

在知名导演们有所觉悟,靠商业片才能吃好饭,对现实主义命题避而不谈的情况下,新一代的独立电影人,反而能肩负起使命。
化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记录并描绘着当下中国的真实时代面貌。
我还记得《嘉年华》的文晏导演,在宣传期内,前前后后回答过最多的问题——
就是如何保持住表达,又能安全过审上映?
她如同自己作品风格般克制平淡地表示:

我只能说,我们所有人都为了这部电影上映,付出了大家难以想象的努力。
后来在它上映的前一天,正好魔幻地撞上“三原色幼儿园”事件,影片才能收获比预期更多的关注。

然而现在,又有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性侵事件被接连爆出,我却感觉到像《嘉年华》这样敢于向公众发声的影视作品,短期内,大银幕上不会再出现第二个了。
还有纪录片《二十二》,如果不是它的出现,你们怎么会关心甚至记得拍摄时,国内的慰安妇老人,仅剩下22名了?

现实沉重且残酷,我们很多人选择借电影去逃避、去娱乐。
但他们这群创作者,仍愿意用镜头替我们记录下这一切,尊重电影、也尊重观众。
反过来,观众为什么不能尊重电影,尊重他们,也尊重自己?
国外的好片子值得热捧,国内的好片子不够“好看”,就活该扑街?
那中国的独立电影还能好吗?还敢好吗?

虽然《盲·道》可以用“烂”来形容,但导演的这封亲笔信看着仍旧戳人
诚然,要满足商业化的需求,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存在不少令人望而却步的不足,可是也拥有值得期待的进步空间。
应该害怕的是,他们的探讨话题被阴晴不定的审查所控制,艺术表达被生存困境所抹杀。
否则,还有谁能来替现实中的底层群体,发出声音呢?谁能来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没人关注的人和事呢?
独立电影不靠票房,但它们需要票房支持。
国内电影市场不靠独立电影,但需要它们支撑。
请明白中国电影的未来,单靠一方,力量都远远不够。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1
DB+11 2018-04-16

(。・∀・)ノ゙每日笑话&热门段子&奇闻怪谈欢迎你

半江棠

ZxID:17301818

等级: 元老
配偶: 半盏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4-16 0
我就觉得暴裂无声挺好看的  
娇慵

ZxID:433333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小肚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16 0
吃瓜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