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摄影师拍到真正的清朝美女!网友被惊艳到了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英国摄影师拍到真正的清朝美女!网友被惊艳到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拍客美图]
英国摄影师拍到真正的清朝美女!网友被惊艳到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3
发帖
313908
在线
16890小时
精华
0
DB
936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9
0
一百五十多年前,苏格兰摄影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御用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来到了中国。
他在旅居中国的10年中,也用镜头记录了清朝时期,福建、浙江、北京、港澳台等多地的风景、肖像和市井生活。
最近,在伦敦举行的一场展览上,这批老照片难得与世人见面,让我们得以看到19世纪中国的珍贵瞬间。
“那时候我是一个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很多人邀请我去看不同的收藏。有一次,我去到伦敦威尔康图书馆,看到一个不起眼的蓝色小房间里,那么多那么美的中国妇女的照片,怎么可能?”
在《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与暹罗摄影展》上,中国策展人姚咏蓓接受我们采访时,这样说起与汤姆逊结缘的经历。
▲策展人姚咏蓓
说起这段经历,姚咏蓓还心有余悸。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兜兜转转,差点没逃过被破坏的宿命。
珍贵历史照差点被毁
原来威尔康图书馆收藏了100多万件文物,空间有限,80年代有人建议将这3箱“破玻璃”(当时的底片)扔掉。馆长威廉慧眼识珠,坚持将它们保留了下来。但因工作繁忙,这3箱底片还是处于被遗忘的状态。
某一天,姚咏蓓在威尔康图书馆参观,因为是中国人,威廉就拿出一些玻璃底片给她看,和一些冲洗出的小照片,她一看就觉得很美。
这150张在中国晚清时期的珍贵影像,充满生活感的这些照片,令她着迷。
看到姚咏蓓十分欣赏这些老照片,威廉突然萌发一个主意。威廉问她是否能策划展览,将这些照片送往中国展出。从没做过策展人的姚咏蓓因此被推上了“舞台”。
当时从事教育的姚咏蓓跑去跟老板说想要6个月的假期,去北京做展览再回来工作,直到现在她也没回去工作。
“这个展览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150年后,一个海外华人把一个英国人,拍摄的这么美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好像两个循环汇聚到原点。”
第一批去中国的外国摄影师
约翰·汤姆逊从1868年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他是最早一批去过中国的外国摄影师,同时也是游历最多的一个。他19世纪60年代到的中国,在那旅居了10年。他很有冒险精神。
他记录了晚清时福建、浙江、北京、港澳台等多地的风景、肖像、城市街头的生活。
这些照片是首次在伦敦展出,从150多张作品中精选了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其中包括官员、女性、市井人物的肖像和生活照,并特邀摄影评论家鲍昆对这些影像进行分析解读。
“那个时代,这样的技术,拍出这样的照片,我真的佩服汤姆逊。”姚咏蓓说。
被问到这次展览中最喜欢哪幅作品,姚咏蓓带我们来到隔壁的一个房间。这次展出,有一个房间专门展出中国“女人”。
姚咏蓓说,这些老照片不仅非常具有历史价值,更充满了人文关怀。
她以两张女性人物照片举例说:“这张照片里的女孩看上去只有十几岁,她就要结婚了,可以看得出她生活在富贵的家庭,但是你看她的眼神,透露着悲伤,因为今后她就要在这个后花园里度过一生了。”
“而你再看对面墙上挂着的这幅照片,拍的是一位南方女子,朴素贫穷,她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但她的眼神是多么自由。所以,在150年前,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从眼神读懂这些被拍摄者的内心,我觉得太有价值了。”
晚清时,摄影的难
今天,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用手机摄影。可早在150年前,一个西方白人男子,想要拍摄中国晚清的妇女,难度是相当的大。
首先是设备。汤姆逊拍摄的这些照片使用的是最早的“湿版摄影”,玻璃版是当时的底片,要在曝光前涂上布乳胶剂,在那时摄影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笨重的设备。
冲洗过程也很复杂。在当时,做摄影师不仅需要好的审美,更需要好体力。汤姆逊带着自己的照相机、玻璃版底片和一个移动暗房,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当时的西方世界展现了一个神秘的东方。
其次,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拍摄女子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尤其对一个西方男人来说。
姚咏蓓说汤姆逊一定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她说:“清朝的时候,中国女人怎么会让别人来为她们拍照?那个时候都说拍照会把人的灵魂带走,而且还是一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但在汤姆逊镜头里的男女老幼,看上去都那么安详自然。可以想象,他一定很善良。”
去一场老照片展,让时光悄悄地回到从前
汤姆逊的照片拍出来非常细腻,技巧也非常好。因玻璃底片保存完好,在当今利用数字技术就能放大细节。所以展出的照片尺寸都比较大,可以清晰得看到很多细节,清朝人的眼神,150年前的中国街景。
走进展厅的时候,仿佛穿越时空。
香港出身的策展人姚咏蓓,如今在英国定居生活了30年。她的世界好大,曾在瑞士读中学,美国读大学。去过无数个地方,她却说没有一个地方,像她出生的土地那么特别。
她说这番话的时候,情真意切。
姚咏蓓带我们来到此次展览的另一个房间,是晚清时中国的城市风光。
她带我们来到一幅摄影作品前,那是1869年的香港。
她说:“1869年香港,当时的德辅道中,能看见水,又有船只,挺有现在威尼斯的感觉。而今天的维多利亚港口遍地高楼。”
通过影像,找回封尘百年的旧时光,这也是它们珍贵的地方吧。
▲1869年的香港维港
▲1835年澳门大三巴
▲1870年福建福州
▲1869年广州
▲1869年北京
还原中国清朝社会群像
汤姆逊的摄影作品难能可贵的是他眼中没有阶级。
汤姆森后来成为了知名的人像摄影师,在1881年时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女王御用摄影师,然而他既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御用摄影师,又热衷拍伦敦最贫穷最底端移民的生活。
有人评价说,他这个人各个层次都沟通得很好。
作为首批记录19世纪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之一,汤姆森的镜头里不仅有晚清达官贵族,如恭亲王奕䜣和两广总督瑞麟,也有街头挑担子的小贩和裹足的妇女。
用影像记录了远东的人、风景和文化。没有他的到来,我们就无法拥有如此丰富的影像资料了解“晚清”这样一个独特的时期,他的影像告诉了我们封建王朝与百姓一同经历了什么。
▲汤姆逊(左)
“我看过不少西方摄影家19世纪的中国摄影作品。我感到,鸦片战争之后,大多数有关中国的西方摄影作品都是比较负面的。展示的大多是比较落后和丑陋的画面,而汤姆逊的摄影作品就不一样。他给人们留下的中国晚清社会画卷,有力地捕捉了当时中国那种鲜为人知的美和活力。”
汤姆逊于1921年离世,享年84岁。多亏了他的冒险精神,才为世人留下如此珍贵的画面。
伦敦展览开幕的这天,他的曾孙女也到了现场。虽然行动不便,她还是坚持要来看看。
她说,虽然自己毕生都没有去过中国,可能此生也无法完成了。但透过祖辈的眼睛,好像也曾亲身到过一样。
▲汤姆逊的曾孙女(左)
小编想,这就是亲眼看到这些摄影作品后,最直接的感受吧。
你我都未曾参与那个朝代,但与这些珍贵记录对视的时刻,我们仿佛也能透过汤姆逊的眼睛,回望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和过去。
摄影留下的那一个片刻,只是一颗种子,能引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好的摄影作品呈现的,从来不是平面的影像,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视”。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8
泪玘韵
DB
+8
2018-04-29
_﹏ ﹌贴图板块.欢迎您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泪玘韵
ZxID:1376757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12-24
最后登录
2023-12-12
发帖
222767
在线
15622小时
精华
1
DB
49457
威望
100236
保证金
0
桃子
3
鲜花
223
鸡蛋
3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9
0
让我想起了琼瑶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223
]
鸡蛋[
3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