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诗,敢这么骂人,诗人也是没Sei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诗,敢这么骂人,诗人也是没Sei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诗,敢这么骂人,诗人也是没Sei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0 0
相比今天,古代的士大夫阶层的知识分子还是有几分骨气的。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都是典型的清高的知识分子,不愿同流合污,而是寻求在世外桃源当中继续熏陶自己的高尚情操。

在唐诗300首当中也有这样的一首长诗。作者也是一个守土一方的父母官,不过,对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相当不满,甚至拿他们和当地的流寇土匪相提并论。可谓骂人骂出了新高度,后世当中的知识分子打都没有了这样的骨气。
且看: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贼退示官吏》,作者乃是唐代诗人元结。这个诗人的名气和李杜白相比差了不少,但是在唐诗300首当中他有两首古诗入选,已经说明了后世评论家对他的认可。尤其是这首长诗,体现出了作者的仁爱之心,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学当中独树一帜。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这是这首古诗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在他出任官职之前的隐居生活。当时的作者生活在他想象当中的太平盛世,然后这种隐居生活也让他生活的悠哉悠哉。这几句的描写显然是为了衬托作者如今所遭遇的黑暗。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这些可以看作是这首古诗的第二部分,写的是作者今天说遭遇的处境。作者曾经去过战场,参加过荡平安史之乱的战争,后来又任道州刺史,此地流寇甚多,并不太平,周围的很多城池都被流寇洗劫一空,唯独作者所镇守的地方幸免于难。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在任上所遭受的盗寇的冲击。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这一部分主要写封建官吏,和前面的留扣的行为相比,这些封建官吏的心肠,更为狠毒。他们横征暴敛,不顾辖区内人们的死活。盗寇侵袭的时候,城池尚且可以保全,如今来了官吏,人们的生活却更加陷入水深火热!如此的对比直接显示出了作者的态度:如此官吏,连盗寇都不如!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最后这些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志。他也是一个封建官吏,是不能违背命令的。但是他又不忍心治下的百姓遭受此等苦难,所以就只能选择弃官归隐江湖了。这是对统治者征敛无期的抗议,此处充分清楚地表明作者对民瘼的热情关心。

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官是光明正大的,而盗寇则是不能见天日的。但是在作者的经历来看,官甚至不如盗寇更加体恤百姓,这可真正赤裸裸的讽刺啊!讽刺官不如盗寇,恐怕是封建社会当中最强有力的嘲讽吧!如此骂人,且不露声色,作者真是高水平!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4-20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0 0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际遇之神

奖励

故人叹 走在马路边,捡到2DB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