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被浅薄语言所同化?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虚拟交易发布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你是否正被浅薄语言所同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你是否正被浅薄语言所同化?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发帖
314403
在线
16931小时
精华
0
DB
485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4
0
在这篇文章开始,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朋友的日常生活,从未被下面这些流行语攻陷过?
第一批90后已经_______
打Call
中年油腻男
小鲜肉
戏精
凉了
diss
小奶狗
绿茶婊
……
没有的同学请举手,我们把聚光灯打过去。
好了,不知道你看到这些例子,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先去洗了下手,又泡了杯茶,平复了一下心情,再回来继续写……
光是打出这些例子,我都觉得十分尴尬。
今天,我会从三方面,对网络流行语开刀。
-1-
低幼刺激
我一直对别人说,
如果你想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那么第一步,就是多看一些严肃的文本,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热点词、流行词、网络用语。
有一个段子,说:同样两个人,看到夕阳下的美景,一个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另一个人只会说「卧槽」 —— 差距就在这里。
这个段子乍一看挺好笑,但试想一下:
倘若你看到夕阳,看到高山,看到大海,看到夜幕下不停翻卷的浪花,看到博物馆里的司母戊鼎和蒙娜丽莎,你心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全部都是:
「卧槽,好美!」
你还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除了让你变得低幼化,情绪化,直觉化,没有任何作用。
它们是深度思考的大敌。
这句话看似很耸人听闻,但并没有夸大。原因很简单:语言不仅是我们思考的质料,也是对大脑的刺激。
什么意思呢?
不要认为「学习」就是坐在书桌前翻书、听课,这才叫学习,不是的 —— 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大脑间概念和知识节点的联系。它由什么所产生呢?刺激。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接触到信息 —— 包括读书,看网络文章,跟朋友聊天,看综艺节目,看广告,等等,都是在「学习」。只不过程度深浅不一罢了。
这些信息所使用的语言,都会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刺激。
而这些刺激日积月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它们会重塑大脑的结构。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提过,“大脑是具备可塑性的。在我们一生中(主要是前30多年),它的形态和结构,会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刺激,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为什么读惯了公众号上的碎片文章,就很难看得下长篇大论的书籍了?很简单,因为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碎片化信息的刺激。它已经被惯坏了。
同样,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语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对我们产生刺激,塑造着大脑。它们会改变我们认知、思考和表达的方式。
而大多数网络语言恰恰都有这样的特点:通俗,浅薄,低幼。否则它就难以被大众所接受,也就流行不起来。
你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
-2-
生命力
很多人反驳「网络语言威胁论」的论调是,语言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被人民接受的网络语言,终会成为「主流」。我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故步自封。
这个说法很对,我们当然不应固守一套话语体系,而是要不断去活化它的生命力。
但非常遗憾,绝大多数网络语言,不要说生命力了,它们连生命都没有。
比如:
你好!我是DD,你是MM吗?
我不是恐龙,你才是青蛙呢!
谁能想象,大概15年前,我们是这样在网上聊天的?
当年这些词的热度,比现在的流行语要热得多,一度收入了词典。
而现在的流行语,生命要短得多。像下面这些词语,你还能见到多少?
洪荒之力,撩妹,友谊的小船,套路,一言不合,葛优躺,吃瓜群众,小目标……
这些可都是2016年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但如果今天再拿出来,我想,你只会感到满满的尴尬。
甚至都不用追溯到那么远,就拿年初的「佛系」「戏精」「diss」「油腻」之类的词,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
每年春晚,都会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猜测「今年的春晚又会有什么烂梗」。
而央视确实也不负所望,每次都会借某些明星之口(通常是冯巩老师),说出一些早已过时的流行语,让大家感觉,央视努力想跟网民沟通,却每次都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所以,既然大家早就知道:大多数流行语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们很快就会过时 —— 那为什么还要去用呢?
生命如此短暂,时间如此有限,为什么要浪费在这些注定昙花一现的东西上面?
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吸收的,是那些长期的、有生命力的、不容易过时的东西。
比起关注变化,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什么才是不容易变化的?
-3-
群体认同
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明知网络流行语没有生命力,却还会不断去追逐呢?
我经常见到这种情况:一个词火了起来,各种对话、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纷纷就想尽各种办法「用起来」。哪怕看上去十分生硬,也要拼命往上凑。
这背后的心理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所追逐的不是流行语,而是一种认同感和优越感。
很多人正是凭借这一点:一个词火了起来,立刻把它用到日常生活里,来表现:看,我是一个多么紧跟时代潮流的人。
而这个词过气了,同样也是这些人,率先将其抛弃,并嘲笑、揶揄那些还在使用的人,来获得「信息差」的优越感。
我当然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请注意,我并不是在指责他们 —— 说实话,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先给你看两个例子。
在读一些文章的时候,你可能会见到这种情况。有些作者,喜欢用一个术语、缩写,然后再打个括号,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比如:
随着新媒体多种形态的发展,传统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的模式正在转型。。
像这个例子,既然作者都特地解释了KOL的意思,那为什么不直接写「传统意见领袖」呢?既省力,又能让更多的人理解。
因为,在作者的语境和思维模式中,「KOL」已经是一个基本元素。拿我自己来说,让我写「意见领袖」而不写「KOL」,我会感到十分不协调。
这种现象是什么呢?不是作者自己想写「KOL」,而是「KOL」这个概念,借着作者在表达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视频网站有一种弹幕文化,就是刷队列。当一个队列出现的时候 —— 比如满屏的「666」,你想表达时,会特意去写「厉害」「牛叉」吗?
不会,你也会写「666」。
这个时候,你是主动想去表达「666」吗?其实不是。是整个环境驱动你去这样做,你只是语言本身所表达的一个媒介。
简而言之:不是人去说语言,而是语言借着人在言说。
这就是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对语言的观点。他颠覆性地解构了传统观念中,我们对「语言」的主客体视角。
他认为,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它会形成一个「场」。个体想要融入这个群体,想得到认同,就会「被迫」(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使用这些语言。
这时,语言就是一个主体,它们藉着个体本身,在表达和言说。他重建了人与语言之间的主体间性。
你看,在上面这段话中,我有意用了一个非常晦涩的术语:主体间性。
这个词其实非常简单,不过就是「多重主体」罢了。
但通过用「主体间性」,可以获得什么效果呢?
懂的人会立刻找到共鸣,感受到「我们是一样的人」;而不懂的人会藉由这种微妙的「陌生感」—— 看似认识,但却不完全理解,获得到一种「他真厉害」「懂得真多」的距离感。
这就是背后的秘密。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一个标签。它不但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内容,同时也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属于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中。
海德格尔
通过语言,一方面,强调群体的共性;另一方面,强调群体间的差异,来进行表态和获得反馈。
而这一切往往并非出自我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环境和「场」影响的结果。
回到文章最开始,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网络流行语在借着你,延续自身的存在,并且在不断地改造你。
所以,我希望你能注意这一点,并思考: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获得什么样的群体认同?以及,我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很多时候,不是人使用工具,而是工具在塑造人。
-4-
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
说了这么多,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
具体来说:
1. 审视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当你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我想表达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语言是没有办法100%精准传达思维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优化,不断地去寻求平衡点,达到更加精准的表述。
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更是如此。一切沟通、思考的前提条件,就是厘清「概念」:
我们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吗? 我们彼此对它的理解,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这样,思想的沟通和交流才成为可能。
这套语言系统,将成为你的交互方式,你的身份认证,乃至于,你的思维本身。
而不是无论看到大海、高山还是蒙娜丽莎,都只会用一句「卧槽!」
2. 避免浅薄语言的刺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打个比方,由于通胀,我们的资产每分每秒都在贬值。唯一保值的方法,就是找到合理的投资增值方式,来跑赢通胀。
同样,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在被各种浅薄、通俗、低幼的信息和语言所包围。
要想不被同化,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尽量不看它们。
多读一些严肃的文本,少看、少用乱七八糟的流行语。
它们正在潜移默化之中,摧毁你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主动优化和运用新语言
语言系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不断地优化它。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既然语言会「主动言说」,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群体对语言的规则,来运用语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我说「猫」的时候,这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但当我说「喵星人」时,往往意味着什么?一种正面的、喜爱的情感。
也就是说,你要去了解对方的语言方式和规则,站在「为我所用」的角度,去主动优化和运用。
这样可以提高信息密度,减少沟通的成本。
最核心的还是这句话:要保持对语言和思维的主动性,不要被它们反过来所影响。
不要让自己成为语言的奴隶。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4-24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发帖
43731
在线
7940小时
精华
0
DB
420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4
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际遇之神
奖励
为了逃避追杀,跳下悬崖,发现古龙的遗忘泉水,获得1清洗卡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