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待了好几年
在高楼大厦崛起、火车地铁铺陈的时候
福州正变得熟悉又陌生
有些东西却在悄然消失……
消失的味道
上海西餐厅
1983年的9月25日,在福州的东街口钟楼底下,现在东方百货那块地上,开起了福州第一家西餐厅。上海西餐厅曾经是福州人“最潮”的请客吃饭之处,胡吃海塞一顿也就30几的事情,还干净高端大气有档次。
那个时候的福州人,对“上西”的情感,不亚于现在的小孩儿对肯德基麦当劳的情感,现在福州的西餐厅越来越多,又有谁会记得当初的“上西”呢!
南星澡堂
南星澡堂已有70多年历史,它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温泉澡堂之一,是老福州人重要的生活记忆。那时的澡堂是用真正的温泉水,每天洗澡的人都是排着长队在等,澡堂的服务在当时也是有口皆碑,去一趟南星澡堂,可以洗去一身的疲惫,那里是许多人放松的最佳选择地。
第一家麦当劳
福州的第一家麦当劳就开在华联商厦旁边,1994年的4月24日,开业那天,来了大半个福州城的人,挤破头想来看看这外国人吃的“面包”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有门口那个咧着大嘴笑的人还真挺好玩的,现在那一家麦当劳早就停止营业。
消失的学校
鼓楼第三中心小学
1949年以后,“道南祠”改为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直到2007年,在“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中,小学被拆。2008年8月31日,原鼓楼第三中心小学与道山小学合并组建成则徐小学,新的小学位于鼓楼区营房里直街2号,毗邻林则徐纪念堂。
道 山 小 学
道山小学在2008年并入则徐小学。现在的乌石山风景区正是道山小学的旧址所在。
陶淑女子中学
20世纪初拍摄的陶淑女校▲
1951年,陶淑女子学校由政府接办,并与鹤龄英华中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合并,称福州第二中学,即后来的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54年迁往寻珍女子初级中学旧址。本处校舍为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使用(后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图/@老孙的博客
寻珍女子初级中学
寻珍楼,地址在仓山对湖路桃花山(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址),1926年-1952年为私立寻珍女子初级中学校舍,1952年政府将此楼拨归福建师院,1954年福建师院附中迁入,之后作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舍,于1996年8月拆除。
下 杭 小 学
图/AlanLin
2002年,台江区新增台三小鳌峰分校,撤销原有的帮洲小学、下杭小学和玉环小学,并新布点福州八中鳌峰初级中学。
茶 亭 小 学
图/舒然的博客
2006年左右,台江区政府将茶亭小学和交通路小学合并,扩大办学规模。
消失的地标
闽都大酒店
闽都大酒店的前身闽都大厦于1986年建成,曾经是福州的地标性建筑,1991年被评为三星级饭店。据相关资料显示,直到1998年,福州三星级以上的饭店总共才10家,可见当年闽都大厦的优越性。
安泰夜市
熙熙攘攘了30多年,学生族的购物天堂, 当年,“安泰夜市”称呼已在福州市民中间口口相传,但与王庄夜市、鼓西路夜市有所区别,这里成了“福州流行发源地”。旺盛的人气不断持续,也拉动周边店铺生意红火。
2011年12月,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南门兜站施工启动,南门兜八一七路东侧半幅路面(学院前路至安泰桥)实施围挡封闭施工。落寞的安泰夜市,再也不见过去那股繁华景象。
东街口天桥
东街口人行天桥是福建第一座城市天桥,建成于1985年12月28日,它陪着榕城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对于所有的福州人来说,东街口天桥已并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承载太多人数不清的故事和回忆。
如今它已退出福州历史的舞台,让位榕城地铁1号线建设,为地下通道所取代,但它留在老福州岁月里的印记无法抹去。
紫阳立交桥
紫阳立交桥建于1992年10月,是福州市唯一的一座在桥面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旧式立交桥。位于古田路-福马路和六一路的交叉口,桥洞里穿梭和等工的人群、 桥下灯光明亮的铺子、 劳作的店家,都是它的特色。去年5月,福州市地铁二号线开工,紫阳立交桥被拆除,设地铁2号线六一北路站。
51路电车
还记得1983年,在五四路和五一路上,有着两条长辫子的两节车厢,那便是福州的第一辆电车。
第一天通车时,不仅车带上了大红花,连司机也都带上大红花,这可是只有庆功宴才有的待遇呢!为了坐趟电车,每天一大早就去车站排队,那时的福州人,以坐上电车为自豪,没有坐上的,第二天就继续排队,非得坐上一回才罢休。
2001年3月13日晚上11时35分,最后一班无轨电车上的最后两名乘客下车,福州唯一一条无轨电车消失在百姓的视野中。第二天,51路变成了福州第一条双层巴士观光线。
消失的味道
羊肉线面
线面在福州算是一个很独特的面食,福州人喜欢把线面用清水煮完放进汤里,这便成了泡线面。
福州最有名的羊肉线面店,是1940年开在台江的“第一家”,主营羊肉线面,他们家的羊肉必须是福清高山羊(两岁左右的羊为最好),一斤肉切多少块,一碗线面配多少汤,都是有规定的,现如今,这个“第一家”羊肉线面店是吃不到了,但线面泡汤那倒是多得很。
兰亭蛎饼
传说清初有一位年青人,继承父业在闹市设摊卖早点,生意清淡,只能糊口。因为太穷,到了成家的年纪,没有姑娘都愿意嫁给他。后来这位青年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受梦指点做成了海蛎加油饼。开市之时,顾客尝了,拍手叫好,此后生意兴隆,发家致富,媒人也踏破了门槛给他说媒。
最早这位卖海蛎饼的青年,早点摊子就在碧兰亭附近,就是原来的南街黄巷口,名字就叫碧兰亭蛎饼店 。
这个店现在早就没有了,但是海蛎饼一直流传至今,福州人还是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品尝到这个美食。
“美且有”猪油糕
还记得猪油糕、雪片糕吗?不仅仅是年轻人提到它会有这般怀念。一些老福州人,甚至转大半个福州城去“追味”。福州最老的‘美且有’糕饼铺,是许多老福州心中,好吃点心的代名词,这老字号糕饼,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 “美且有”店员合影
草包饭
“草包饭”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笳包”(福州方言读音大致是“gajubao”)以前老福州人爱吃草包饭。米要在水里泡过一会儿才能装进洗净的草包里;然后把装了半包米的草包竖着放进一个钵子中,装水(水位不要漫过大米)。最后把钵子放进高压锅隔水蒸,15分钟后,香气四溢的草包饭出锅了。如今,“草包饭”几乎已找不到了。
邓记饭庄
在老福州的眼里,邓记已然是正宗福州菜的代表了。就在东街大洋对面的黄巷口。
荔枝肉、醉排骨、黄焖田鸡、爆炒双脆,地道福州味绝不让你失望,可惜这样的味道现在只能怀念了。
苏苏酱鸭
这家店没有吃过,却经常听说。据说苏苏酱鸭选用福州本地的‘半番鸭’,除用祖传秘方‘伏酱’外,还要用福州上乘的老酒。当鸭皮呈酱色时,要用多枚铁签或竹签将鸭的不同部位刺穿,让鸭肉里的汁液渗出来,不放糖、香料,鸭肉熟而不烂,五味入骨,达到色香味俱全。
遗憾的是,现在手艺已经失传了!2009年,苏苏酱鸭入选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店址位于鼓楼区达明路。第三代传人刘依富生病以后无传人,从此苏苏成绝唱,只剩回忆了。
无名锅边店
曾经位于台江河墘街与保家巷交叉路口上下杭区域,一家很传统的福州本地柴火锅边,只做早市。上下杭拆迁了,他们也就不做了。那温暖的味道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凤仙小吃店
这家小店开了快30年,却也在城市发展进程的改建拆迁中注定消失。凤仙的花生酱就是老板自己熬制的,红红的一大锅,还不外卖,传统拌面扁肉确实好底汤都是猪头骨熬的,各种食材一水的新鲜,好味的古早小店。
如今的瓦罐是各种添加了味精鸡精的炖罐,我们早已忘记了传统的福州炖罐味,可惜再也吃不到塔亭路这家小吃店了。
桥头米时粿铺
曾经位于台江区隆平路苍霞卫生所对面,传统福州糕点店,东西真的还不错,福州很少有这么传统的老福州的味道了。
后来因为房屋拆迁改造,这家摊子也没了,不知道以后去哪里找这种传统的福州味道。
朱紫坊卤面摊
太多人都不知道福州也有卤面,一是用碱面,过白汤捞好;二是浇汁,主要食材是腐竹、香菇、黄花菜、木耳、淡菜干,汤头中加地瓜粉,酸甜口味,煮开后浇在面上。
曾经在朱紫坊的传统卤面摊可以品尝到,可是多年前面摊的老人家说年龄大了,身体受不了,所以休息不做了,又一家福州传统小吃的消失了。这个城市注定要消失很多老记忆和老味道,最纯味的福州卤面,白铁锅熬制的豆浆,只剩照片回忆。
消失的节目
开心100
《开心100》于1998年开播。作为东南卫视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和重点王牌综艺节目,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艺节目之一。凭借其温馨、欢乐、回味无穷的特色,成为最适合全家观赏的优质节目。 节目收视率一度逼近40%,创下无法超越的收视神话。当时可是跟《快乐大本营》比肩的娱乐节目,2011年4月3日播出最后一期后正式停播。
银河之星大擂台
自1998年1月3号开播以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和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在大陆及港、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主要电视话题,综观该档栏目的成长历程,笔者以为从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2005年7月3日改版为不叮不停,2006年3月31日正式停播。
《非常音乐》
《非常音乐》是东南卫视的一档日播音乐节目,由古晓、刘伟担当主持。由观众和专业人士投票,并于每周六日揭晓内地和港台地区十大金曲。可惜2013年就停播了,小潮妹的音乐启蒙之路就是从这档节目开始的~
《星光大会》
《星光大会》中国首创的第一档两岸音乐人才艺能培训类节目,与历届的选秀选手一起组成星光学习班,接受重重考验和专业训练,脱颖而出的最优秀学员将成为海峡两岸歌坛新星。萧敬腾、林宥嘉都曾担任过嘉宾。
消失的行当
评话艺人
相信很多老福州人,对评话都不陌生,一根惊堂木,一副铙钹,一张小木桌,看着评话艺人的表演,能待上一下午。现如今,消遣方式各式各样,能听到评话的地方也越来越少,讲评话的从50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30多人,年纪都在50岁以上。
福船制造工
对于福船,福州的技术那是首屈一指,与广船、沙船、鸟船,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船系,其中“水密横舱壁”这项技术,就是在福船上最先采用和发明的,但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木质船几乎没有了市场,造船又是个慢活,年轻人都不喜欢,制作木船的人越来越少。
藤漆皮枕
不少“老福州”或许还记得这种藤漆皮枕:以木为骨、以藤为筋、蒙上牛皮、髹漆绘花,摸上去光滑清凉、结实又有弹性。 它曾是解放前福州女必备的嫁妆,每一个都要4个匠人经过五六十道繁杂工序才能完成。如今它们早已在市面上绝迹。
磨剪刀
磨剪刀的技艺,在老福州的街头是一项抢手的工艺,以前,不管是剪刀,还是菜刀,只要一有问题,就拿到剪刀工那边修理一番,而现在,一般人都是坏了就换,所以剪刀手艺人也越来越少。
木桶制造工
如今,抽水马桶和现代浴缸,老早代替了老旧的木制品,洗脸盆的材质也换了好几代,市区里再也看不到走街串巷的箍桶匠人。
钟表维修师傅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钟表师傅拿着个小镊子将手表“分尸”,然后又神奇地装上。虽然修表师傅现在还会出现在一些小街小巷里,可惜的是,这一行当却逐渐衰落。
剃头匠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里弄一张椅子就开起了发廊,剪头发只要几块钱。那个时候剪头发真的就只是剪头发,而现在的洗剪吹没有大几百还出不来。现在这一类的老式理发在一些小巷子还是可以找到的。
补锅师傅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有专门补铁锅的,有专门补搪瓷器皿的,也有专门补铝锅水壶的。
捏面人
在过去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捏面人的手艺人,背着个小木箱,挑着挑担,现捏现卖。各色面泥、刮子、竹签、梳子、剪刀这就是老手艺人走江湖捏面人的全部家当。如今走街串巷捏面人的挑担已经很少见...
打称匠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钉秤匠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
打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打铁匠的真实写照。一个铁砧,几杆铁锤,几把铁剪,外带风箱和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修钢笔
旧时的人们崇尚节俭。钢笔坏了能修则修,修钢笔大都“立等可取”。当换完笔尖、笔杆和皮胆,一支被损坏的钢笔就获得“新生”了。如今计算机的普及和笔业的发达,钢笔逐渐被代替,修钢笔就自然地被社会淘汰了。
粮店店员
计划经济年代,每月每家每户按人头凭票购买油粮。家里偶然翻出一两张粮票会觉得捡到宝贝啦~
小人书摊
每个地方也就那么一两家,依稀记得几分钱一本小人书吧,大家都爱看的!
卖货郎
就是挑着小商品走来走去,吆喝卖小玩意的,以前可是用牙膏皮、破套鞋都能换东西的哦~卖棒冰的勉强也算一个吧!
炸米花
大米、玉米、蚕豆、红薯干都能炸哦~很难再有那种走在路边突然被“嘭”的一声吓一大跳的经历了!
修雨伞、补套鞋
一般来说,修雨伞的一般也能修套鞋、修跑鞋,给皮鞋钉个鞋掌啥的。
修藤凳
藤凳可是要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里才有哦~那时修藤凳可是热门行业呢~
修棕绷
在席梦思流行前,能睡上一张棕绷的床,那可是大大的享受哦,不过棕绷睡久了就会塌下去,就要修棕绷的来紧一下了,现在农村有些人家还会有吧,修的几乎没有了。
编竹篮
以前买菜拎东西啥的可都是用竹篮的哦,很环保的说!
打蔑席
现在市场上买到的席子大部分是机器用线把小竹棍连起来做成的,以前可是根据家里的床用很薄的竹片现场编出来的哦。
糖画
每件产品都是工艺品啊,这手艺应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吧,市场还是有的,就是这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消失的地名
白鸽巷
福州诗人郭仰雄生前曾摘录的一些有关福州地名的趣味口诀和歇后语,如“白鸽树对鲤鱼庙”。白鸽树这个地名可能是者白鸽巷。白鸽巷原址在聚春园酒店附近。
碗弄、桶街
桶街原本在台江中亭街北端靠东一侧,旧时是卖木桶的一条街;碗弄则原是台江潭尾街上一条小弄,如今都没有了。
旧时福州类似这样简单粗暴取名字还有很多,如制鲎杓的鲎杓弄、人工小磨麻油的麻油弄、拉铁丝的铁线弄、制作灯笼的灯笼弄。
野猫弄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大庙路上有个地方就叫野猫弄,就在大庙山脚下。据说是因为旧时大庙山上野猫多而得名,现今白马南路厚仁弄。
渡鸡口
“府前街过渡鸡口,定远桥皇帝殿西门街。”古时渡鸡口西通洪山桥,东临鼓楼前,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属闹市之列。今福州市鼓西路与北大路交叉处,福州三中西南方。
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曾到这里,装做乞丐要渡化人,但因没有碰上怜悯他的人,就选择渡化了一只帮他啄尽烂死肉,吸干脓汁的鸡。这铁拐李渡鸡的地方,就被后人叫做渡鸡口。
铸鼎街
铸鼎街原为福州南台铸鼎环、马友口、下犁园、大庙山、洋中街一带。现改名为学军路。
公元885年,闽王王审知率中原铸造技工南下并逐渐发展,随后10多家铸鼎商行集结在一起,形成了铸鼎一条街,清道光10年,这条街被命名为“铸鼎街”。
图/@閩水三山
双门
双门即为现在的东街口,双门楼是五代闽龙启元年闽王王鏻所建的,直到1920年春扩建南街时被拆除。
▲A为聚春园酒楼,红色圈位置大概为双门楼旧址
双门楼,又称狮子楼,原名镇闽台,又叫做龟头门。闽王王审知的次子王延钧为了使福州人民归投他,大兴土木,建筑镇闽台,这就是双门楼的由来。
春牛亭
春牛亭原址在塔头路东端琯尾街上的一条弄巷,据《福州市地名录》记载,这条弄巷名为迎春亭,春牛亭是民间对这一带地名的俗称,但如今已渐渐被遗忘。
凤岗里
今仓山区建新镇之南、飞凤山以北,整体改为金山。因为旧时交通不便,地太大,走路走得很辛苦,就有“风岗里三十六宅,行到目睭板冷白(翻白眼)”之说。
据传古时有凤凰栖息于此而得名。现在一条条大路变成了“金某路”。
凯凝铺、下体井
福州八一七北路向南延伸约至南门兜,有两条东西相对的巷口,西侧叫凯凝铺,东侧称下体井。
如今,凯凝铺拆迁,变身为乌塔广场的绿地;下体井拆迁,建成了高楼大厦,历史悠久的巷口就这样消失了。
消失的福州话
酱园店
(参考图)
旧时福州人称这样的铺子叫酱园店。那时渡鸡口有家酱园店,木制的柜台上常年都是潮辘辘的。福州人讲去买酱油、虾油通常会说到酱园店去买。
盘鳗摊
指卖鱼的铺子,用摊字似乎店的规模比较小,但实际无论盘鳗摊还是菜摊都不小。摊是指露天摆放的售货位置,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从露天的摊进化到进店的摊。但是称呼仍然保持远古的叫法;福州人卖菜的店叫菜摊,卖鱼丸的叫鱼丸摊,福州话中有一句形容生意很好的话说:鱼丸摊都挤(音kai)爆了。可见当年的鱼丸也是靠摆摊度日,小本经营。
籴(dí)米
老福州人说买米通常用“籴米”一词,“籴”字福州话念着die“跌”。现在福州人讲籴米的已经很少了,通用的词是买米,买米是现代汉语,籴米则是古汉语。都说福州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籴米可见一斑。籴与粜是相对的词,买入和卖出都形象。
洗汤
福州话中的汤有热水的意思,洗汤通常指洗热水澡,如果是冲冷水澡,一般会说冲水。汤池店指澡堂。但汤还有喝汤的意思,福州人之间处理这种洗澡的汤和喝的汤不会有误解,但外地人就不行了,北方人没有洗汤的说法。
汽龙车
早年福州人把消防车叫做汽龙车,可能是车上配有水泵叫汽龙,还是以龙命名取龙能喷水之意不得而知。那时汽龙车没有警报,出车时有专人站车头敲钟。
脚踏辇
脚踏辇的叫法后被三轮车取代,今天几乎没有再叫脚踏辇了。
家车
指私家人力车,拉车者称家车夫。当年家车是地位和金钱的象征,车上配有铃铛,由坐车人脚踩响铃。时代变迁了,家车退出已近百年,家车的这个词在福州人的话语中也消失了。
越发展,越消失
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
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
走走停停间一切都在变
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习惯
不管你在福州生活了多久
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