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值得玩味的“他山之石”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免费资源&网盘分享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QQ微信技术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聊天交友&心情咖啡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起跑线》:值得玩味的“他山之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起跑线》:值得玩味的“他山之石”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6
发帖
313859
在线
16886小时
精华
0
DB
627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5
0
四月的商业院线银幕上,好莱坞重工业大片的“霸屏”并未让人意外,相较之下,账面数据并不十分抢眼的《起跑线》有着更值得关注的价值。这部讲述一对德里中产阶级夫妇,费尽周折要把女儿送进名校的印度影片,以突破2亿的票房收入,在中国内地取得了远超本土市场(约9500万人民币)的骄人业绩。而豆瓣电影高达8.0的评分,标志着这个“读书难”的故事,续写了近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观众中的好口碑和高人气。
“读书难”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映射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分配中的种种不公正。《起跑线》的故事,缘起于女主角米塔对女儿皮娅未来的忧虑,进不了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就进不了跨国企业,就会没有光明的人生。这个看似可笑古怪的念头,在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观众中,有着无数的知音。姑且不论孩子是否应当承担成人世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共同的社会现实问题,让我们在《起跑线》中找到了认同与共鸣。
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印度影片拍出了中国的现实”,个人认为,或许正是在群体性情绪的助推之下,《起跑线》从评分到票房,都实现了高于预期的正向收益增长。曾几何时,位于南亚大陆的印度电影,与中国观众之间的心理和文化距离远大于现实的地理距离。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打开了宝莱坞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新局面,那么延续到《起跑线》则可谓实现了与观众心理的无缝对接。公允而言,《起跑线》的艺术水准离前者还有一定的距离,依靠特殊的话题资源获胜或许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应该承认的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印度电影整体上所表现出的,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高度的价值认同感,让我们心生敬意。
与之前大家熟悉的影片类似,《起跑线》也是带有喜剧色彩的现实题材影片,取材于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故事触及了阶层固化、文化盲从、贫富差距、政府低效等现实痼疾,但影片的着力点并不在于表现现实,而是以现实为素材的类型化商业电影架构。
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影创作中,人物塑造与情节编排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侧重于哪一个维度,被公认是经典性的艺术电影和娱乐性的商业电影之间的重要区分。通常意义上讲,秉承欧洲现实主义传统的电影偏重于塑造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独特人物,表现具有深度的、普世化的人性情感,往往并不重视、甚至故意排斥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首先要讲一个吸引观众的故事,人物的设计具有明确的戏剧化功能,故事的目的是要为观众提供功能化的情感抚慰。
在《起跑线》中,现实的情景作为服务于故事情节的元素,而被捏塑和调用,比如米塔在贫民窟买米的一场戏,毫末小吏的跋扈粗暴与底层人群生活的困苦都有表现,但这场戏的根本目的,是观众明知人物身份的底细,看她如何在一个完全不协调的场景中,去营造喜剧的效果。
《起跑线》的故事中,教育问题并非是所要表达的关键所在,它还有着更大的视域和“野心”,这个更容易让中国观众接受的译名,可能是出于市场因素的考虑。原名《Hindi Medium》(印度中产阶级)和故事本身更为贴切一些,以拉吉为代表的,从传统行业所产生的中产人群,在全球化时代所产生的新贵阶层(以国际旅行、流利英语为标志)冲击下,如何找到情感的慰藉和自身的德性价值(普世卡拉的友谊,捐资助学、改良社会)。而孩子能不能如愿入学,仅仅是他着一场生活冒险的标的。
事实上无论是“入学难”的解决,还是对中产阶级的情感抚慰,这两个在现实社会中往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电影的叙事中需要更高的技巧和精良的设计。太过宏大的主题表达,让结局的反转过于生硬勉强,而为了实现类型叙事的要求现实的逻辑又必须让位于故事的逻辑,《起跑线》所建构的世界,的确有着不小的硬伤与瑕疵。
在超过两个小时的影片时长中,出场的人物数量并不多,可创作者没能用充分利用笔墨对人物加以描写和刻画。
包括拉吉和米塔在内,片中人物的性格单一,面貌模糊。身份的设定与行为动作之间有着较大的反差,比如拉吉是从学徒成长为老板的精明商人,久经历练的他怎么会在后面变得笨拙、木讷。而把现实社会划分为黑白分明的阵营,新贵们虚荣冷漠,卑微者光荣高尚的价值设定,更显得尤其陈腐虚假。
瑕不掩瑜,在《起跑线》的评论当中,有一条设问尤其注目,“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正如尹鸿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论坛上指出的,印度电影表现出的共性,对现实问题的聚焦、对社会顽疾的反省、对平民生活的关照,在中国的银幕上还是缺少的。
在现实主义创作已成为中国电影亟待解决的短板的当下,包括《起跑线》在内的印度影片,无疑具有“他山之石”的借鉴与参照意义。文中指出影片在艺术上的诸多瑕疵与不足,并非是故意的挑剔,而是试图从反向的角度去说明,观众对这一类影片有着多么旺盛的需求,市场有着何其巨大的潜力。
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在中国银幕上的缺席,原因是多样复杂的,但不可否认,创作者的价值取向、资本的短视和过度逐利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起跑线》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口碑与票房的双赢,这样的信号,但愿不再被漠视和误读。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4-25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1-21
发帖
43731
在线
7927小时
精华
0
DB
163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5
0
“读书难”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映射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分配中的种种不公正。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