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东方美学”第一人叶锦添:我从不重复自己,我相信细节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动漫剧场
社区服务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奇闻&笑话
对话 |“东方美学”第一人叶锦添:我从不重复自己,我相信细节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热门段子&微博头条]
对话 |“东方美学”第一人叶锦添:我从不重复自己,我相信细节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5-23
发帖
314522
在线
16944小时
精华
0
DB
104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2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6
0
在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有一个人的风头盖过了在场所有的明星和嘉宾,她就是被组委会授予“专业精神奖”的茶水工——杨容莲。之所以备受瞩目,除了“茶水工”这个平凡职业与金像奖至高光环间的巨大反差,还有这件事情本身对行业振聋发聩的警醒。
在影视产业高速工业化的背景下,人人都想跳出来“捞金”,坚守本分反而成为稀缺品。
作为“东方美学第一人”,叶锦添对此很有发言权。他发迹于电影美术,工作过大大小小数十个剧组,与田壮壮、吴宇森、李安、陈凯歌、李少红等多位大导演均有合作,作品享誉世界。谈起内地电影工业化进程中创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同样指向了“坚守”。
“以前,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跟过我好几部戏,六七年的时间,让他们在工作上磨练地比较扎实。但是现在影视剧拍得太多了,每个人都变的很抢手,到真正要拍戏的时候,这些人好像也归队不了,一下子应接不暇的情况是有的。”
在叶锦添看来,时间上的争夺战,是粗制滥造的根本原因。“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真正的创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空间,商业维度下产生的未完成的作品比较多。”长此以往,大家会变得乐于用熟悉的技巧做重复的东西,必然不利于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创新。
叶锦添谈快节奏商业业态下,
市场上未完成的作品比较多
就这一点,我们可以向美国电影美术的进化借鉴经验。“国外是高度分化、高度专业化的,整个行业也会因此变得很成熟。”叶锦添告诉娱乐独角兽,“在国外,如果是探险片,就会有一个探险片的行头;如果是历史大片,也会有历史大片的行头。”
从鱼龙混杂到类型分明,他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探索,才慢慢形成类型。
“所以做历史(戏),首先就要学历史。”文化层面的东西,不光是要把景摆对了,更多的是呈现历史的韵味。为此,叶锦添经常教导手下,“有一种电影无论花多少钱,在国外都是一文不值。因为它们套用约定俗成摆景方法的电影,摆出来的景本质上都是假的。”
在叶锦添看来,好的美术指导既能做到将历史还原,又能充分理解戏剧的用意。“要能够把所有的机位想清楚,把每个东西还原得非常真实,把画面填充得尽可能丰富,这些都是学问。有些片子确实没什么预算,但就是懂这些,景挑的非常准,年代感一下子抓住了。”
除此之外,还要沉得下心来钻研细节。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假如我现在要做一个木头家具,就需要考虑到材质、组合、翻模、做旧、上色、收光等等细节,同时我还要懂底片。因为镜头与肉眼不同,真正上手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明明做起来很‘真’,但是拍出来就很‘闷’。
“在国外,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做到,因为他们有一批人在研究这些。但是在中国,就很少有人能够认真、专注地做旧。”
随着国内影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当成熟度达到一定水平,叶锦添希望国内电影人都能有这样的坚守和信念——“一辈子只做一行”。做道具就做最好的道具,做灯光就做最好的灯光,做摄影师就做顶尖的摄影师,有了这种目标和干劲,“终身成就奖都可以颁给你”。
当然,要成为真正的大师,在符合世界水准的同时,还要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美学语言。
《卧虎藏龙》剧照
“比如像《卧虎藏龙》,现在每每提起,大家都非常关注。倘若没有完整美学语言,就意味着没有成熟的文化性、艺术性,那外界很难欣赏你”,叶锦添如是说。
同时,他还告诉娱乐独角兽,当前全世界对于如何在镜头里还原蜡烛的光晕都束手无策,“几乎没办法同步,感觉都是假的。”这个时候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就更容易找到突破口。也从侧面印证了叶锦添一直以来的观点,“西方人没有东方思维,成不了大师。”
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过程中的最大跨度:
时间里藏着很多秘密
从《胭脂扣》、《阿婴》、《诱僧》,到《卧虎藏龙》、《无极》、《夜宴》、《风声》、《一九四二》,它们但凡经过叶锦添之手无不成为传世佳作。但这当中似乎存在着一个“意外”,刘少红导演的《红楼梦》因为叶锦添的加入反而遭遇了“滑铁卢”。
《阿婴》剧照
《诱僧》剧照
《夜宴》剧照
面对这段过往,叶锦添十分坦然。在他看来,自己内心从未对电影和电视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做出一个高低划分,无论哪部作品都是秉承着“拼了命”的精神在做,“我觉得(观众)不接受不是真的,只是说辞先入为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并不是叶锦添与刘少红合作的第一个作品,两人早在20世纪末就曾联手打造了《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市场美誉度颇高。
直到今天,提起当年所设想的“中国式”出场方式,叶锦添依然十分自豪,“把昆曲变成电视剧的做法,我觉得迟早有人来做,而且迟早会成功。完全诗意的场景,不一定要写实,我们将来还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剧本文字到荧幕造型,中间要跨越的东西相当复杂。
《红楼梦》剧照
要知道,除了中文电视剧版《红楼梦》,叶锦添还主导了英语歌剧版《红楼梦》的整体美术设计。在他的介绍里,歌剧版《红楼梦》是旧金山歌剧院邀请他与赖声川导演一起制作的作品,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甚至被称为当地剧院的“年度大戏”。
“所以还是要看观众,当然沟通也很重要。”叶锦添坦言,自己最初制作歌剧《红楼梦》时,第一反应是要让美国观众喜欢,“所以我们跟他们聊了很久,关于美国观众到底会喜欢什么、能接受什么。最后的结论就是,不要现代的、抽象的,一定要中国的、东方的。”
基于此,叶锦添把歌剧版《红楼梦》里面的大观园做成了一个云锦,最后用一个跨度非常大的、皮影戏的方式呈现到舞台上。“我把曹雪芹收藏的所有色彩,放到整个戏里面,演完以后所有人都告诉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舞台,这是真心的。”
《大明宫词》剧照
叶锦添把这次成功总结为“时间的馈赠”,“我相信,有些东西是有意外惊喜的,我在中国做、在外国做,有时候时间不一样,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时间里面藏着很多秘密,对我来讲,做完整个过程之后是受益匪浅的,时间越久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用叶锦添的话来说,他从不重复自己。“因为有的时候做到一个点,你会看不清楚艺术是什么。这时候就必须要‘破格’,跨来跨去,和不同的人去合作,发展到最后就真的清楚了,就能看到最原始的东西,而当抓住了之后,所有的形式在我们面前都无所遁形。”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1
、四爷
DB
+11
2018-04-27
(。・∀・)ノ゙每日笑话&热门段子&奇闻怪谈欢迎你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四爷
ZxID:19975441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2-08-22
最后登录
2021-02-02
发帖
23052
在线
3520小时
精华
0
DB
275
威望
79722
保证金
800
桃子
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7
0
(。・∀・)ノ゙每日笑话&热门段子&奇闻怪谈欢迎你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