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香世家——且读诗经里的素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蔬香世家——且读诗经里的素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文字美图]蔬香世家——且读诗经里的素食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02 0
春和景明时,
泡一杯香茗,
在草木如织的世界,
翻开《诗经》,
就能把万物看遍。
有人说《诗经》是
一部吃货合集,
字里行间,
都是野菜春蔬,
都是食物香气。
阳和起蛰,
品物皆春,
不妨让时光溯洄,
去看一看,
舌尖上的诗三百,
喂饱眼睛,
喂饱心。
【荠】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邶风·谷风》
三月三戴荠花,
桃李羞繁华,
水灵灵的荠菜,
开在田间地头。
白色的小白花,
似繁星落人间,
点点坠如雨,
撒在江南大地的
褐色土壤上。
荠菜的味道,
诗经里说了,
甘甜如饴,
从田地里挖来,
用来做春饼馅,
宁吃荠菜鲜,
不吃白菜馅。
美食家苏东坡,
也不会放过这时令的野菜,
用荠菜来煮粥,
明目利肝,
古称百岁羹。
【蘩】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小雅·出车》
蘩,又叫白蒿,
三月沐风,
空山凝云,
行走在田间陇上,
一簇簇嫩绿,
被白茸茸笼罩着,
那就是白蒿。
涧渚之边,
池沼之间,
阳春里的少女,
采一把白蒿,
忙着为春日大典准备。
而除了祭祀使用,
白蒿和干面粉搅拌均匀,
上锅蒸熟做成麦饭,
淋一把辣油和蒜末,
吃一口,
春乏全都解了。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小雅·采薇》
岁初而暮,
物换星移,
采薇人归心似箭,
从春光到冬寒,
所采的薇也从嫩芽,
到茎叶变老,
这首采薇,
全是离人愁。
薇,是野豌豆,
又叫大巢菜,
东坡先生说过:
“菜之美者,
蜀乡之巢”,
春季采下嫩芽嫩梢,
清炒炖汤,
凉拌热食两相宜。
古时,
采薇多是为了充饥,
小小的野草,
承载着民生几多艰难,
而如今,
豌豆苗则成了
偶尔换口味的一道春菜。
【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
黍离之悲,
古来动人,
中国人向来,
对粮食与土地,
饱含深情,
面对着一片金黄田野,
看着长在其中的黍子,
故国之情,
溢于言表。
黍为黄米,
作为五谷之首,
一碗黍米饭,
蒸出来有特殊的香气。
要是讲究的老人,
还会拿黄米酿酒,
这种米酒滋肝养肾,
养生极佳。
黍米还能拿来做年糕,
炸出的年糕颜色金黄,
蘸上糖桂花,
咬一口,
脆香被甜软包裹。
【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诗经·采菽》
五谷之中,
菽为豆类总称,
七月亨葵及菽,
葵菜和大豆,
早就是古人桌上的
寻常食材。
大豆保岁易得,
可以备凶年,
即便是在恶劣的土壤里,
大豆也极易存活,
收成不好或遇灾年,
豆类就是救命粮。
古时只有地位较低的贫民,
会把豆类作为主食,
而古人的无穷智慧,
早把豆子吃出了花样,
拌着吃、烧着吃、炒着吃,
磨成豆浆,
制成豆干,
豆里有食趣。
【稻】
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国风》
十月收秋稻,
稻香可十里,
作为自古以来的主食,
米香是长久稳定的
幸福来源。
而秋稻收成的米,
是最适合做来年春酒的原料,
秋冬开酿,
藏一整个冬天之后,
待到春日开启,
春酒一杯,
以期长寿。
【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诗经·国风》
纷纷落地的梅子,
有姑娘提篮来采,
而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
也要劝君惜取啊。
疏梅弄影又逢春,
梅花开醉人,
漫山遍野如飘雪
结的梅子也是入口生津,
酸酸甜甜的,
是少年少女,
情窦初开的滋味。
【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诗经·氓》
上古时期,
桑是与人们,
联系最紧密的植物,
五谷之外,
桑叶子能养蚕抽丝,
桑果能果腹,
诗经里的采桑女,
俯拾皆是。
熟透的桑葚,
红得发紫,
紫中透着晶亮的黑,
一口咬下,
饱满的汁水染透唇齿,
清甜却留在了喉舌,
桑葚里,
唱得出青草香,
自有山水气息。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
诗经里的爱情,
是始于少年知慕少艾,
情愫方生却无以言表,
唯有互相馈赠,
有赠我以微物,
我当报之以重宝。
你送我木瓜,
我便回赠美玉,
美玉虽美,
但木瓜却也是香甜可口,
长椭圆形,
色黄而香。
不过,诗经里的木瓜,
不是今天我们所知的番木瓜,
它结着洁白的小花,
瓜果光滑清脆,
不能直接下肚,
还要先煎煮一番,
想必,
也是别有风味。
【李】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
李花开的时节,
世界都是一片白,
如梦似幻,
相比花开的诗意,
李子却是酸甜青涩,
自古又被称为不言之果。
李子虽然好吃,
多食却伤脾胃,
所以很早开始,
李子就用蜜腌制,
被制成了果脯,
加应子由此得名。
孔子说:
“诗三百,思无邪”
有的是草木如织的浪漫,
有的是食味人间的乐事。
穿过千年,
透过字里行间,
万物自然的原始香气,
裹挟着诗情画意,
撩拨你早已跳动的味蕾,
一部诗经,
也是半部“吃经”。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5-22

_﹏ ﹌贴图板块.欢迎您 ⊹⊱⋛⋋⋌⋚⊰

泪玘韵

ZxID:13767573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22 0
真好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