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气质,最有北京味的书香之地!不是景点,胜似景点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老北京的气质,最有北京味的书香之地!不是景点,胜似景点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文字美图]老北京的气质,最有北京味的书香之地!不是景点,胜似景点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09 0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图书馆
它设立在老北京外城东南角楼上
地处真正的古迹之中,古色古香
北京日报-饶强
它的图书不允许外借,只能现场阅读
这里每天都有民俗活动,经常有展览
这座图书馆,就是——
谁家图书馆会坐落在城墙角楼上呢?
谁家图书馆会以古迹为落址,书香盈盈呢?
角楼图书馆便做到了这一点
它就坐落在左安门城墙角楼之上
目前是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
角楼图书馆
左安门角楼始建于明代(1553年)
不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
去年10月,角楼历经两年,修复旧貌
并以图书馆的形式对公众开放
角楼图书馆
身处古迹中,图书馆也成了“古迹”
它的面积并不算大,约1160平米
内设三层,目前仅一二层对外开放
一层
体味“最北京”的风情
在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中
一层是主题文化活动及展览展示区
主要举办老北京文化主题的展览
北京日报-饶强
比如《京城旧影》展览
让我们看到黄米胡同9号、小席胡同
得丰东巷等旧时北京胡同的画作
角楼图书馆
甚至还有特别小众的《聆听北京声音》展览
铛铛车的铃铛、救火车用的铃铛
学校用的铃铛……
角楼图书馆
看着这些老物件
瞬间让人想起旧时生活的家常里短
想起那早已忘掉多年的儿时
角楼图书馆
同时,这里还是图书馆最生动的所在
讲座、朗诵、听古琴、品香茗……
围绕图书馆的馆藏书籍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活动
“北京会客厅”“非遗52日”等等
很多文化名人纷纷到此授课
也有很多非遗传承人前来展示技艺
这可是馆内的人气项目
很多人亲手制作了毛猴、兔儿爷、宫灯筝等
据说学习名额放出去半小时就一抢而空
据说目前已举办了223场活动
而图书馆才刚刚开馆一年左右……
二层
最齐全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书籍
一层角落里有一个特别的“升降电梯”
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专为行动不便读者安装
坐着它,或沿着木质楼梯上到二楼
就到了图书阅览区,图书馆的精华区域
角楼图书馆
这里有北京地方文献图书7000册
纸质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
有着最齐全的老北京历史文化特色书籍
角楼图书馆
这些特色书籍包括北京的民居、四合院
还有各种老字号,堪称老北京民俗记录大全
其中一个书架专门陈列了台版书
角楼图书馆
其中,31卷的《明清档案》
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的
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可谓珍品
而在这里,谁都可以翻看
角楼图书馆
这里还有国外摄影家留下的老北京旧影
《北京胡同留真》《旧京图说》《皇城金梦》
《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等
在如今的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非常珍稀
角楼图书馆
徜徉在朱红色的书架中
抬眼望去,雕梁画栋,墨香盈袖
你可以抽一本书静静阅读
却不能带回家慢慢细读,因为
这里所有的图书只有唯一的一本
所以,根本无法外借……
角楼图书馆
三层
坐看古城内外万种风情
三层为辅助文化活动区
目前未完全对公众开放,不过
据说孟子74代传人拜师
以及国学馆开学仪式已在这里举办
小北想,只有这种文化底蕴厚重的活动
才配得上角楼图书馆的格调吧
北京日报-饶强
再过段时间,这里将作为活动空间开放
读者可在这里欣赏到护城河畔的美景
你可以坐在古老的城墙上,吹一席凉风
看城墙外的绿树与高楼,畅享阅读之乐趣
走进图书馆,古琴悠悠,绿植郁郁
迁进图书馆的“老北京胡同”
还有旧时叫卖用的各种家伙什
无论是建筑、展览还是图书
无不述说着老北京城悠长的过往岁月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目前每天9点开门,一周开放7天。
特别时刻:每周五举办“角图夜读”活动,延长至22点关门。主讲人筱雨,带你一起阅读,交流心得。
交通路线:地铁14号线方庄站A口出,向北步行至龙潭东路后,再向东行200米即到。
关于左安门的小历史
北京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胡同、故宫、圆明园……
无数古迹是这历史的具现
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古老地标之一
美哉颐和园【李立新(鼓春)】
在《北平风物》《日下旧闻考》等古籍中
京城外城东南角楼也是北京地标之一
它位于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
矗立在始建于明代的左安门之上
在历史记载中,左安门的风景很美
它的建筑无甚动人之处,但在门外
这里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北接开阔田野
充满了乡里气息,让瑞典学者喜仁龙深深陶醉
清光绪以前,左安门带很是繁华
这里是通往天津、山东与河北一带的要道
穿门而过的旅人商队川流不息
同时,左安门一带还多寺庙、庙市
门外东侧的宏善寺便是有名的大庙
京城内的官员富户、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
每逢五月十三日的“单刀会”
和六月二十四日关羽诞辰
左安门内十里河关帝庙就变得很热闹
唱大戏,赶大集,远近十里的人都会来
示意图
到了清末,《辛丑条约》签订
为了让天津来的火车直达正阳门
清政府被迫在左安门旁的城墙开个豁子
北京城墙“挨”了一刀,从那以后
北京的城墙开始一点点“消失”
到近代,左安门最明显的“特色”就是“穷”
京津铁路通车后,走左安门的人越来越少
加上寺庙香火也渐渐衰败,这里便萧条下来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变成
北京最冷落的城门之一
1921年的左安门城楼
当时住在附近的居民大多从事小手工业或务农
但贫穷并没有造成野蛮和粗鄙
或许是受附近关帝庙和五虎庙的影响
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重仁义,讲义气”
王永斌在《北京关厢乡镇和老字号》记录
这一带居民中有个“帮穷会”
即几户人家组成个互助小组,又叫“上会”
谁家有多余钱粮,便拿出来接济更穷的人家
不过,随着近些年政府对古城的规划
这里在未来,或许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看,曾经坍塌的角楼如今不已恢复了么?
本文图文来自网络,部分图文来自:角楼图书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8-06-20

_﹏ ﹌贴图板块.欢迎您 ⊹⊱⋛⋋⋌⋚⊰

WeChat  

ZxID:772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09 0
让我们记住属于以前的故事

 


协一人轻舟
                     孤影一人行



 
泪玘韵

ZxID:13767573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6-20 0
铭记在心

际遇之神

奖励

偶遇星哥,传授还我漂漂拳,获得1清洗卡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