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浪费在一切美好上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把人生浪费在一切美好上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把人生浪费在一切美好上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7 0
今天,我想向你推荐一个有意思的公号——型物志(ID:xingwuzhi)。
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0,000。我们都只是1/3500000吧!但,我们更希望是那有点意思的1/3500000。
型物志是其中之一。
在他们的价值理念中,美感教育,无关阶级;美好生活,无关金钱。
型物志的创始人——有熊,曾在杂志社工作了近10年。机缘巧合,迷上了陶、瓷、石等生活器物,认识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新手艺人。刚开始吸引他的是物,后来是人,以及他们对于美的坚持和理解。于是,有了“型物志”。
有些人常常把“志”写成“质”。有熊总是很较真地纠正。志,不同质。对手艺人来说,立何志,成何物。“型物志”想做的,是找到那些有型的物,认识那些有志的人,然后把他们介绍给更多人。
“型物志”每个月还会分享一本书,不定期举办一场读书会。未来,还将开设匠人手作电商平台,线下手作课堂,邀读者一起闻香、喝茶、做手工。
如果整天觉得活得很苦,恐怕就真的甜不起来了。每天、每周、每月,花一点点时间,买手艺人的物,读物背后的故事,让生活变得有意思。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吸收支持和维展生命的活力。
上周,“型物志”推荐了我们出品的优秀纪录片——陈丹青老师的《局部》第二季,我也再次忍不住安利给大家。希望你不要错过。
型物志
ID:xingwuzhi
去千里之外的世界,看近在咫尺的事物,
与主理人有熊一同寻找美型物,探访手艺人,
把人生浪费在一切美好上。
“好,《局部》第二季开始了,我是陈丹青。”
陈丹青带着《局部》,回来了。

还是那个他,轻缓而又笃定的他。借由他的眼睛,他的语言,他的洞察和审美,静静讲述一个个微细的局部。《局部》是陈丹青参与主创的艺术类纪录片,现在已经放了第二季第5集了,每一集都太好看。有熊忍不住要安利。
第一季的《局部》在2015年进入大家的视线,陈丹青以画家之眼,带着观众去看一些较少被关注到的陌生的、次要的艺术品与艺术家,如王希孟、蒋兆和、关紫兰、贝托鲁奇、瓦拉东、莫里索等。


第一季时,陈丹青坐在沙发上,戴着小眼镜慢慢讲话。幽暗的画室,昏黄的灯光,画面颜色温柔,背景音乐舒缓,很容易让观众沉浸其中,有一种陈丹青只是在和你一个人聊天的感觉。

反响不错的第一季结束后,本以为这样高质量但小众的纪录片,很难会有第二季。结果,他回来了。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他的大学
第二季叫做《局部•我的大学》,不同于第一季坐在画室里的陈丹青,这一次他带着大家走进纽约,走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围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数十个展厅中的馆藏陈列展开。

陈丹青说他没有上过高中,也没有上过大学,1982年他来到纽约,寻访了大都会美术馆,从此就认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是他的大学,“这个馆让我变成现在的我。”35年过去了,他仍未从这里”毕业”。

第一集片头维瓦尔第《四季》中的乐章响起,陈丹青的声音缓缓而出。画面中,他穿着笔挺的白色衬衣,黑色略微宽松的长裤,信步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夜晚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
在各种珍贵的艺术品间流转,镜头跟着他行走,从埃及到两河流域,从中东、非洲到古希腊、古罗马,在不同的展厅里穿梭……仿佛带我们走进了历史。

每一集当中,陈丹青都会或详细或简略地介绍一些作品。他不是美术史的教授,也不是鉴别真伪的行家,难免在某些观点上存疑,但是他能提供很多有趣的观看角度,引发多元化的思考,并启发每个人体验自我内心的感受。
比如,第一集在介绍伊斯兰馆的时候,陈丹青带着大家去了500年前叙利亚的一个房间,“我只想带大家去一个很小的房间,我很喜欢这个房间。” 它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深处,也许很多人都会一晃而过。

“我们现在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叙利亚的战火,可是大概在五百多年前,叙利亚有这么一间房间。”直戳泪点。

这个房间是当时中等以上富豪家的庭院,随处都是主人用于接待来宾的摆设,拱门和喷泉把客人吸引进来,里面摆满接待用的长凳来邀请客人坐下,让客人欣赏天花板、墙上的壁龛、水果花卉的浮雕与家具上精美的花纹装饰。

作为叙利亚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大马士革是世界上人类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当时,那里的经济、文化都有很高的地位。
那时坐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又怎会想到,这片故土如今会遭受如此严酷的战争?
又比如,陈丹青在第二集中坐在黑色布景前的椅子上,说着当初的印象派在创立初期要么自甘边缘受穷,要么终身忿忿不平,而如今再看印象派,他将他眼中看到的偏离和规范娓娓道来。

他总能优雅而朴素、睿智又率真地论述自己,他一般不会给一个结论,因为他说“我不相信任何结论”。他只是用语言,把自己融入到艺术当中,给予观众更多的思维和启发。

△ 让•路易•埃内斯特•梅索尼埃《弗里德兰战役》
通过陈丹青的描述,我们发现:可能最早影响到中国一代画家的,是梅索尼埃吧。

△ 朱尔•巴斯蒂安•勒帕日《聆听圣音的圣女贞德》
陈丹青在节目中坦言: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热爱这幅画,就像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爱着列宾和苏里科夫。

△ 爱德华•马奈《穿斗牛士服装的维多琳》

△ 爱德华•马奈《穿马约戏服的青年》

△ 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三幅一起被送到1863年的沙龙,全部被拒绝,都败给了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的《维纳斯的诞生》。”陈丹青直言,“每次看《维纳斯的诞生》不到半分钟,但是马奈的上面三幅画,他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至今没有看够。”


△ 易县的罗汉
中国各地的庙里还供着很多不同朝代留下来的精彩的罗汉像,但陈丹青看来“远不及这两尊辽代的罗汉。我觉得认得他们。”
2.
台前幕后
陈丹青,他首先是个画家,再来是个意见领袖、公知。

很多人知道陈丹青是在2004年的时候,据说作为清华美院的导师和博导,他愤然离开清华美院,是因为美院要求学生除了美术功底,还要求英语和政治分数,导致很多美术功底非常好的学生被挡在了门外。陈丹青的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成用实际行动抨击中国落后教育制度的“斗士”。

与此同时,他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一个成熟男人最好的样子:饱满的思想,利落干净的外表,克制的体态,点一支烟的时候的状态,还有好听的上海话……

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职业媒体人,所以在拍摄《局部》期间总有那么些不习惯,3天,每天5个小时的拍摄,让他“平生第一次在看也看不过来的原作之间梦游似的乱走,直走得腰腿滞重、口干舌燥。我哪里晓得逛美术馆这等辛苦,又不肯停下歇息。眼睛只是睁着……”
3.
太短,不够看。
每一集短短的25分钟,一晃而过,来不及仔细端详镜头里一闪而过的展品,但即使隔着屏幕看这些作品,配合着陈丹青不紧不慢的语言,听到激动时也会来个深呼吸。

前面这五集节目,每一集有熊都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一是想多看看那些一晃而过的作品,二是想多听一听陈丹青似有若无的观点。每一次的观看,会有感动,甚至有时泪流满面,颇多感触。

如今公众的审美似乎在不断降低,25分钟一集的《局部》,虽然很短,但是带给观众的思考要远超出这个进度条很多很多。
但愿你不会错过它。
《局部》第二季/优酷
(每周一0点会员抢先看1集 每周二0点免费看)
为了这个节目,有熊特地买了会员,实在等不了片头90秒和当中插播的广告。
点击下图可浏览全文
本文来自型物志(ID:xingwuzhi)
型物志
ID:xingwuzhi
把人生浪费在一切美好上。
去千里之外的世界,看近在咫尺的事物,
与主理人有熊一同寻找美型物,探访手艺人。
希望今天的推荐,
你能喜欢!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5-17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17 0
带给观众的思考要远超出这个进度条很多很多。
皮皮 

ZxID:72353863

等级: 一代君主
百度搜索:小皮权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5-18 0
千里之外的世界,看近在咫尺的事物
客服微信/Q:93834321
客服Q:2222221444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