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首名诗,竟是为求职而作,堪称“千古第一求职信”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李白的这首名诗,竟是为求职而作,堪称“千古第一求职信”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李白的这首名诗,竟是为求职而作,堪称“千古第一求职信”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22 0
当年读《鹿鼎记》,至“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一句,感觉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短短一句话,就揭示出陈近南在江湖中的崇高声誉,让天下英雄对陈总舵主的向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对金老爷子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你说他这句话咋想出来的,简直如有神助。

且慢,再听这句: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语出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听了使人豪气顿生,飘飘然有凌云之意,大概金老爷子也是从这里获得的灵感吧。李白此句的意思,不识韩荆州,别说江湖的豪杰,草莽的英雄,就连分茅裂土的公侯都懒得做了。溢美之意,可谓更进一层。也不知这句话真的如李白所说,乃“天下谈士相聚而言”,还是他为了求见荆州长史而专门创作的,谁让他是浪漫主义诗人,夸张本来就是他的强项嘛。

李白给荆州长史韩朝宗写这篇书信所为何事呢?求职!这篇《与韩荆州书》就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求职信,当时的叫法是自荐书。 虽然唐代大开科考,选拔贤士,但是考上进士后,还得再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上了,才有得官做。像李白这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放荡不羁之人,哪受得了那种繁琐的手续,刻板的流程。所以有很多自视甚高的文士,胸有韬略的豪杰,便靠给朝廷和各地的权贵写自荐信,以求进阶,进而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看看人家大诗人李白是咋写求职信的,一开头就抛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话,让韩朝宗先高兴起来,然后再开始自我吹捧: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以气义。”听见没,韩大人,我可是文武全才啊,各地的头头脑脑我都见过了,没一个不夸我的。今儿您老可真幸运,我决定要到您这儿发展了,高兴坏了吧?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您更不是一般人儿,您不会因为我这人缺乏礼数而怠慢贤才吧。光说不练假把式,“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真不愧是李白,把求职信也能写得这么气势雄壮,豪气万丈。以一介布衣上书卿相,毫无卑屈之态。虽然李白的这次自荐投稿与往常一样,又是石沉大海,但这字字珠矶的文章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千古第一求职信。

李白自二十五岁出蜀,四处交游,多方干谒,遍投自荐书,群发求职信,契而不舍,终于以诗文名动天下,于天宝元年应诏入朝,供奉翰林。才有了后来的知章举荐嫡仙人,太白醉草吓蛮书的历史佳话。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5-22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22 0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南戈

ZxID:991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5-22 0
相识便是相称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