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191919]5月22日,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病逝,享年85岁。他曾获得过三十多个奖项,2010年他的小说《乳房》中文版出版,封面上写着“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奖、福克纳奖得主”。2011年,奥巴马授予罗斯美国国家人文奖章。[/color]
[color=#191919]罗斯唯独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名利场》杂志说:“菲利普·罗斯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又怎样?纳博科夫也没得过,索尔·贝娄得过,但仍然满腹牢骚。”[/color]
[color=#191919]罗斯说:“厄普代克和贝娄用他们的手电筒照亮世界,揭示世界的现状,我挖了一个洞,把我的手电筒往洞里照。”他这个“手电筒”的光有28部小说的威力。[/color]
[color=#191919]《经济学人》说,罗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真正的主题不是犹太人或新泽西,而是人类的境况。他的作品是活力、风趣、形而上的愤怒、献身于主题和风格的同义词。他的主题经常只是新泽西10平方英里的范围,但也是全世界。[/color]
[align=center][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9/e4dff1777dc449f7a44906cde6f4ba11.jpeg[/img][/align][align=center]菲利普·罗斯(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align][color=#191919]在28部作品中,罗斯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1995年出版的《萨巴斯剧院》、1997年出版的《美国牧歌》和1993年出版的《夏洛克行动》。[/color]
[color=#191919]1979年,《纽约客》分两期全文刊载了罗斯的小说《鬼作家》,只有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卡波特的《冷血》、卡森《寂静的春天》等获得过这一待遇。他在《鬼作家》中说:“我把句子颠来倒去。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写了一个句子,把它颠过来,看了一下,又把它倒过去。接着吃午饭。吃过午饭又回来写另一个句子。接着喝茶,把新句子颠过来。接着把这两个句子再看一遍,又把它们都倒过去。接着我躺在沙发上思索。然后我又起来,把这两个句子都扔掉,另起炉灶,从头开始。这已经成了例行公事,要是我不这么做,不到一天,我就感到闷得慌。”[/color]
[color=#191919]论性、爱情、家庭[/color]
[list][li]人类唯一迷恋的东西——爱情。人们认为坠入爱河后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柏拉图式的灵魂统一?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你本来就是完整的,而爱情使你破裂。《垂死的肉身》[/li][li]无论你知道多少,无论你想了多少,无论你策划、你密谋、你计划了多少,你在性关系关系上都没能占有优势。这是一次异常冒险的游戏。一个男人如果不曾冒险涉足性行为,那么他一生中就少掉了三分之二的问题。正是性弄乱了我们本来正常有序的生活。 《垂死的肉身》[/li][/list][color=#191919][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9/03e857ff264541e9902af2af5b543443.jpeg[/img][/color]
[color=#191919]电影《挽歌》剧照,根据《垂死的肉身》改编[/color]
[list][li]快感不是来自拥有那个人。快感在于,房间里有一个争夺者跟你在一起。[/li][li]在性关系上没有绝对的静态平衡。不存在什么性平等也不可能有性平等,在性关系上,所谓男性份额和女性份额绝对平衡的平均分配是不存在的……占优势的一方是燧石,它打出了火花。[/li][li]许多美国人憎恨他们的家庭。美国无家可归者要少于有家、有家人并憎恨这一切的美国人。[/li][li]难道我们活在一个婚姻中不再有憎恶的世界里吗?至少那些赚了大钱的离婚律师不是这样以为的。《巴黎评论》[/li][li]现在难以启齿的私密已经不是性了,而变成了憎恶和愤怒。现在激烈的斥责已经变成了禁忌。《巴黎评论》[/li][/list][align=center][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9/47a7c3bea9694f4f8316bca308cb7690.jpeg[/img][/align][color=#191919]论小说和写作[/color]
[list][li]阅读小说是一种深层的独一无二的快乐,它是一种让参与者全情投入的神秘的人类活动,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精神或政治理由——和做爱一样。《巴黎评论》访谈[/li][li]写作对我来说就是自保的技艺。如果我不写,我会死掉。所以我就写了。救了我的不是我的天才,而是顽强。 《纽约时报》访谈[/li][/list][color=#191919]论孤独[/color]
[list][li]能以最小的痛苦居住在闹市中心,其秘诀是将尽可能多的人与五光十色的幻影串在一起;而孤身一人隐居在山上,远离一切令人烦恼的牵扯、诱惑、企望,其诀窍在于赋予静默以想象,将圆圆的山顶设想为国会山,将静默设想为成倍增长的财富。[/li][/list][color=#191919][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9/13c961e9f07c45989a4955a2a0c67837.jpeg[/img][/color]
[color=#191919]论永恒[/color]
[list][li]没有任何东西得以恒久存在,然而也没有任何东西转瞬即逝。没有任何东西转瞬即逝, 正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得以恒久存在。[/li][/list][color=#191919]论政治[/color]
[list][li]七十年代早期,我开始经常造访捷克斯洛伐克。每年春天我都去布拉格,接受一点关于政治压力的速成教育。[/li][/list][color=#191919]论特朗普[/color]
[list][li]一个人性很贫瘠的骗子,毫不体面,挥舞着77个字的词汇量,最好称之为混账语而非英语。(给《纽约客》的邮件)[/li][/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