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艺术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艺术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313901
在线
16889小时
精华
0
DB
81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06
0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
艺术大师们也不例外,
比如“洁癖癌”晚期患者倪瓒
每天要给梧桐树洗澡,
……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着极强的恋物癖,爱鹅胜于一切。
听说会稽有个老妇,养了一只很漂亮的鹅,王羲之托人去买没得手于是亲自登门拜访。老妇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来,把鹅杀了要招待他,王哭笑不得。
相传山阴有一道姑,欲得王羲之手抄的《黄庭经》,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后欣然为道姑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所以《黄庭经》又称作《换鹅帖》。
米芾:跟石头拜把子
明末书画大家陈洪绶画的《米芾拜石》图
米芾喜欢异石,甚至到了痴迷之态。被称为“中国文人恋石癖小组组长”当之无愧。米芾来到安徽无为地方做官时,乡绅告诉河边有一奇石,因为不知道它的来历,没有人敢动它。米芾心里暗喜,因为,他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他赶紧请人把石头搬进府来。石头进府的那一天,安置在院内,米芾走上前去对石头下拜说:“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来有位画家画了米芾拜石图,可见此事是有的。
张大千 《米颠拜石图》
他调任到山东涟水当官后,米芾见这里的奇石更多,有的峥嵘嶙峋,有的千恣百态。米芾上任第一天,刚进衙门,突见庭院里有块奇石,象个佝偻的老者。米芾一见之下竟不顾身份,得意面忘形,躬身下拜,口称:“石丈”。他这一叫不打紧,把跟随的差役吓了一大跳。同僚们见这样玩石头,都在背后议论他“疏于政事”。按察使杨杰也下来查访,警告他不要迷恋奇石,说朝廷以千里付公,你竟终日弄石。米芾终是不听,最后还是丢了官了事。
米芾撰《珊瑚帖》介绍他的珊瑚笔架
米芾不仅爱奇石,还尤爱砚。米芾有一回得到一座砚山,就是一块既是盆景又是砚的奇石,他高兴极了。抱着砚山上床睡觉,三日后才准搬走。
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又有一回,身为书学博士的米芾接旨进殿,替皇帝写块御屏,写完后皇帝过来一看,脸有喜色,夸奖了米芾的书法。米芾一看皇上高兴,就趁势讨封,说道:“皇上的砚石被臣濡染,陛下不能再用了,请赏给臣吧。”皇上没有料到身为大臣的米芾竟象孩子似的讨砚,也就答应了他,米芾高兴得忘乎所以,一边谢恩,一边拿起砚石就揣进袍袖里,也顾不得弄一身墨汁,看到他这幅狼狈样子,皇上也笑了起来。
米芾 春山瑞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还有洁癖,只要用手拿过东西,立马就去洗个手。而且米芾洗手从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干净。所以仆人不管到哪都带着几壶水,洗手的时候就直接往手上倒,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拍,直到晾干为止。
米芾给女儿选的女婿名叫段拂,字去尘,因为米芾觉得这个人很干净。
倪瓒:有洁癖的“处女座”
▲倪瓒画像 看看这考究的坐姿和床面整齐的摆放就知道他一定是个讲究人儿
同样有洁癖的还有元代画家倪瓒,不仅画画得好,他的洁癖和偏执更是流芳千古,下面8个生活点滴可以证明他是全宇宙处女座们的师祖。
这是赵元于 1352 年作的《倪瓒写照》,一看书籍的摆放和黄金分割的坐点就能知道画中人是什么星座的。PS:站在旁边的侍者随时准备打扫卫生。
1. 倪瓒每天洗头时要换水十几次,穿戴衣服时也得调整无数次。
2. 他的书房里,标配不光是书,还有书童,两个可怜的小仆人每天拿起扫帚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就连院里的桐树,也得从树叶洗到树皮,全部光洁如新。长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阳的桐树不堪受辱,竟死了几株。
倪瓒的画寒烟清静,很少有人,他宁愿偏执地画上一堆点。
3. 譬如他要喝茶,仆人辛辛苦苦从山里挑来的泉水,倪瓒只用前桶煎茶。他坚信后桶的水已经被仆人的屁污染了,只能用来洗脚。看来即使较真如倪瓒,也完全没考虑到仆人也许会打喷嚏的问题嘛。
4. 即使沦落入狱,在吃饭的时候,倪瓒也要求狱卒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狱卒的唾沫会喷到饭里。狱卒大怒,竟要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对倪瓒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最严厉的惩罚啊。
既不见飞鸟,也不见帆影,处女座的内心是孤独的,现实中完美的树都那么少,更何况是动物和人。
5. 有次,倪瓒看中了歌妓赵买儿,但又怕她不洁,于是让她反复洗澡。洗完以后,他总觉得赵买儿身上还有异味。洗来洗去,直到“东方既白”,只好作罢。
6. 一次,倪瓒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洁,起夜好几次视察,终于听到一声咳嗽。这可不得了,一晚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仆童展开地毯式搜寻痰迹,可怜仆童实在找不到,只好指着一片挂着晨露的梧桐叶说是痰迹。倪瓒马上命令仆童剪下那片梧桐叶,并扔到十里之外。秦有赵高指鹿为马,元有仆童指露为痰……
▲李可染《倪迂洗桐图》
7. 倪瓒的“香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香木建了个空中楼阁,下面填土,中间铺满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可怜的小仆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移走秽物,不然倪瓒就不高兴了。
齐白石:抠门大师
齐白石,是个艺术大师,也是个抠门大师。早期的齐白石家庭比较穷,可以说,70岁之前的齐白石一直是在为钱而奔波,所以,对钱的钟爱导致了齐白石非常吝啬。所有东西都要亲自保管,每天拖着半斤铜钥匙走来走去,卖了画就换成金子,然后偷偷藏在犄角旮旯里。那个可爱劲,真是乐死人!
齐白石不差钱,却非常节俭。家里的一坛油、一桶米,齐白石都会锁起来。汪曾祺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
有时他伏案作画,家人在一旁择菜叶,齐白石会放下画笔,走上前捡起几片菜叶,满脸不悦地说:“这些还能吃,怎么就扔了……”李可染曾谈到,“齐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须先让他数清楚,不然他就认为保姆偷吃。”
齐白石先生对自己抠,待客也自有一套礼仪。
据黄永玉先生回忆:“第一次拜见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带去的。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风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
丰子恺:实力爱猫狂魔
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如果给民国知名“铲屎官”们搞个排名,丰子恺肯定是能进前三甲的,他不仅爱画猫,也会以爱猫的名字为题,为它们专门“立传”,就连拍照片也要让小猫坐在自己头上,实在有种极大的反差萌。
惹怒了客人以后,让自家的猫卖萌讨好对方;猫离家出走,夸它有名士之风;猫偷吃了鱼,多买了几斤专门喂它;写字、画画、拍照都把猫放在头上……
在他的笔下,猫也是一个重要角色,他的画作和文章里均出现过许多猫咪,这其中包含丰子恺先生曾经养过的“小四”、“白象”、“猫伯伯”……这些猫跟丰子恺先生一起经历了乱世,就像他的画一样,简约却不简单。如此的陪伴也让丰子恺先生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都不曾放下猫。
他的爱猫“白象”是一只极有福气的猫,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没有遗失。白象与丰子恺一起生活了两年,直到1947年的一天忽然失踪,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才听说白象在一根大柳树根上死去,后又被人踢入水沼中。
猫迷丰子恺自然明白,这是老猫自知大限将至,不愿在家中死去,故而出走。他感叹“我觉得这点‘猫性’颇可赞美,这有壮士之风,不愿死尸牖下儿女之手中,而情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又有高士风,不愿病死在床上,而情愿遁迹深山,不知所终。”
就是因为丰子恺先生对猫的这种特殊感情,使得他在刻画猫的时候能够活灵活现,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虽然猫咪在丰子恺的画中,往往都只是配角,但因为它们的出现,却让画变得更加恬静有趣。
也许是因为养猫的缘故,即便已经年过古稀,童心在丰子恺先生身上依旧体现得淋漓尽致。跟猫相处的时候,丰子恺就如同一位老顽童一般,这位大师任由一只猫骑在自己头上,不愠不怒,温和却有力量。
傅抱石:向周总理索酒
百年巨匠傅抱石,被誉为“当代吴道子”。女儿说他“一睁开眼就要喝酒。”家里的柜子总是放满各种酒,有绿豆烧,有五粮液,还有汾酒和茅台。父亲平时常喝的是高粱酒,有段时间也爱喝金奖白兰地,但他最爱的是“茅台”。中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毛病仍然大量喝酒。
在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对联: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他有一枚白底朱文闲章,刻着“往往醉后”四个字,通常会钤在他的得意之作上,颇有些自嘲的意味!傅抱石作画时,身边是少不了一壶酒的。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酒像一团火一样从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烧,烧起一腔豪情。于是笔在手中,壮气盈胸,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笔下涌现幅幅波澜壮阔的佳作。
傅抱石与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饮酒,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国家经济正值困难时期,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无奈之间他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500x900cm 1959年9月5日 人民大会堂藏
周总理看罢信,立即派人给傅抱石送去茅台酒。美酒润笔,真情动心,傅抱石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构思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连毛泽东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亚明:无烟无画,活着也难受
著名画家亚明爱烟,那是爱得出奇。每作画,右手握笔,左手夹烟,口中吞烟吐雾,笔底云水奔腾。每每画兴大发,一边叫人铺纸,一边让人点烟。燃起烟卷,不住地吸,不停地画,烟兴浓画兴足,往往便是出作品的时候了。一支将尽,侍者马上续上一支,稍一怠慢,亚明便住笔斥道:“只知让我干活,嘴总不能闲着吧。”
亚明《独钓寒江雪》
先生的画室堆满了烟,都是行行色色来访者提溜来的礼物。中华、玉溪、南京、东渡、迎客松,牌子挺多,先生弄不清爽,也不论好孬,一咕弄地抽。专抽名牌的,那是摆场面,让人看的,未必抽得出味道;亚公则不然,为的过瘾,那才叫真正的“君子”,知之味深,入了佳境。好心人劝其戒烟,以为不利健康,先生不屑一顾,自有理论:“无烟无画,画画人不能作画,活着也难受,憋死,反正一死,一死了之。”性情中人说起话来也是愉快无忌。
说归说,终是“吸烟有害健康”。和傅抱石爱酒成癖得病一样,亚明终因爱烟而患肺癌住进了医院。依然乐观地笑着说:“我得了一块银牌,金牌是爱滋病,癌症算是亚军吧。亚明,从来不做老大。”复又叹道:“死不可怕,只是再不能与那烟作伴,画也画不成了。”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6-06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2-11
发帖
43731
在线
7927小时
精华
0
DB
165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06
0
死不可怕,只是再不能与那烟作伴,画也画不成了。”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