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欣赏经典人体国画,极致诱惑的水墨美女!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解读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欣赏经典人体国画,极致诱惑的水墨美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解读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欣赏经典人体国画,极致诱惑的水墨美女!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8
发帖
313869
在线
16887小时
精华
0
DB
742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14
0
中国画中的空白,实在是很大的学问。 这种空白,就是气,并随着画中所绘,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局”。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要大。有的画咫尺有千里之势;有的画尺幅再大,气是散的,也形不成气局,琐碎而凌乱,是散的。因此画要讲构局、经营、位置。中国画本来就讲舒卷开合,舒放开来,气盈六合,卷合起来,可藏于密处。这种气局、气运之妙,就赋赋予了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产生了画中的动感、局势。
中国画从来就没有如后来西方形成的“透视”概念。有一种“散点透视”的说法,但“散点”如何“透视”?完全是以西方概念硬套中国画,胶柱鼓瑟。中国人讲的是,“三远”或“六远”,即“平远、高远、深远”。“六远”则是韩拙著作《山水纯全集》中,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补充了“阔远”、“迷远”、“幽远”三法),并不讲透视。中国人讲的是气运、气局。
留白与气韵。“气韵”多指中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的生命特征和内在本质,它与画家的气质、修养、性格、人品等有着密切联系。“空白”是“气韵”的重要载体,空白处养气、聚气,“中国画最重空白处……乃灵气往来生命之处”,许多画作中的亭台走廊、云烟雪水等都会有气流过的痕迹。此外,气韵当从空出寻,“以虚无见气韵,是画的极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空白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能表达气韵、生动、传神之意蕴。
留白与墨法。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白守黑,得其玄妙”。道家哲学中“知白守黑”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还被抽象为一种绘画艺术的笔墨形式,质朴的“黑”、“白”代表着朴素、高雅、静穆的艺术美。用心无墨处,能使无画处有画,知留白墨法之道。两宋之后的文人画以笔墨为绘画语言,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徐疾、轻重、粗细、疏密等变化,创造出丰富的笔墨形式,正如古人所言,“一墨具五色”。
留白与虚实。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这种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虚实相生”艺术理论。“虚”是观者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体味到的虚像或空灵境界;“实”是客观世界中的物象、景色等,虚实是相互转化的,正所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在艺术创作中,“形”、“实”不过是达到“大象无形”境界的媒介与手段,唯有超越具体、实在的物质形态,才能进入永恒、无限的大美境界,实现“万物与我同一”的无限自由。
国画大师黄宾虹提出,“艺合于道……实处易,虚处难”,也就是说,实处比较容易把握,而虚处则接近“道”的境界,需要领悟与感受才能把握。唯有实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才能达到中国画的至高境界。留白总是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峡谷底部有山石,此“留白”必然是水;江上有船,此处“留白”必然是江水;山峰上有鸟,此处的“留白”必然是天。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留白与意境。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是超越有限的空间、场景、物象等进入无限时空的审美体验。中国画追求一种有迹无形、超乎象外的空灵美和虚无美,常通过“藏”、“隐”、“留白”等方式扩大绘画意境,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想。历代画家都非常注重经营“留白”,后人也总结出许多留白法则如,“计白当黑”、“笔尽而意不尽”、“笔简意繁”等,这些留白技法拓展了绘画的艺术品位,提升了绘画的艺术品位。
在中国画艺术中,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和象征性符号,也是画家托物寄情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画笔墨技法的生成,也成就了留白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历代画家无不以留白手法创造空灵、悠远、幽远的境界,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和审美情趣,表达自己对蕴育万物的“道”的解读。
中国画中以“留白”之“虚景”配合“实景”造美,不但在美学与艺术形式意义上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且在面对世界文化的不断洗礼,就把持本我们本民族中心话语而言,或作为其它美术形式的“他者”和“镜像”以及体现中华绘画之民族性上,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宣 傳---Й ī可爱美女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