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端午节到底是安康还是快乐?你怎么看待呢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粽情端午,端午节到底是安康还是快乐?你怎么看待呢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粽情端午,端午节到底是安康还是快乐?你怎么看待呢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15 0
端午节到来之际,到底是互祝快乐还是互送安康?我个人意见无所谓,祝福你身体健康也好,还是长命百岁也行,都是祝福,只要是祝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快乐?
当年屈原纵江一跳的目的,后人设立端午节的用意,本就是为了让后人更好更快乐的生活。端午节道安康也好,说快乐也罢,关键在于真诚。
我们宁可要快乐的"道你好",而不需要做作的"祝安康"。我们并不缺乏过节的方式,只是缺乏情感,过于死板形式,节日味越来越淡。
端午节安康说
之所以有人提出端午节不能说快乐,最为直接的原因,把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投江自尽联系在一起,也正因如此,端午节就和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了一起。
据传说,端午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夫屈原投汨罗江。在很多人看来,端午节是一个祭祀、悲壮的日子,不宜说快乐。因此,大家在互相祝福的时候一般要用安康。
端午节快乐说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会受节令的变化影响,端午时节,各种害虫、五毒滋生,老百姓为了祛邪避毒、祛病防疫而设立端午节。
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插艾叶,熏苍术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是为了祛毒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现实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再满足于传统节日过法,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简化为吃喝玩乐。从打扫庭院、悬艾叶菖蒲、饮雄黄酒,到佩香囊、挂咸鸭蛋、赛龙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这些有形的活动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追溯传统节日的源头,还是梳理它的流传过程、探讨如何更得体地表达节日祝福,本身就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传统节日的分析
事实上,有许多传统节日都起源于类似于辟邪祈福,但都并不妨碍人们庆贺这些节日。例如:重阳节自古以来就认为灾难之日,但是这个节日在中国人眼中也同样是重阳佳节。
而春节、中秋节才是来自于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传统节日,却也是今天的人们庆祝得最开心的传统节日。甚至以祭扫为主题清明节,反倒成为欢乐近郊游。
所谓端午只能安康不许快乐的说法,这不过是某些对中国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中国文化"专家"炒作出的噱头罢了。怎么说已经不重要,只要心中有节日就好,理性对待吧。
专家说法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张颐武:很多古人诗文都讲到欢喜快乐过端午。例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又例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说道,在端午节"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所以,并不是不能快乐,也不是不能安康。重要的,不应该是过节时候说什么祝福语,而应该是能够踏踏实实地和家人团聚,欢度端午!大家高兴就好,没必要改成什么安康!
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人们常常说,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从何而来?
应该说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近年来每逢端午,包粽子、龙舟赛等传统活动在各地上演。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清正高洁情操影响着一代代国人。
传统节日能否延续,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共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端午文化也以互联网+的方式呈现。
有关端午节起源、风俗、诗词欣赏的漫画、图解、趣味游戏,让人们在手机上了解端午知识,体味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
设立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是为了更好、更快乐地生活。我们庆祝端午节,在纪念先贤的同时,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个节日,如果没有快乐,只有沉重与悲情,那么节日设立的意义就会黯然失色。
这么说并不是希望把咱们的传统节日庸俗化,变得肤浅,但也要喝止过度神圣化使之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趋势。内心里我也很尊重那些提出来这个观点的人,出发点是很好的。
关于端午节快乐和安康的讨论,我觉得,这没大有必要吧,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本不算什么坏事。但是大家在节日这一天互助快乐,感觉也没什么不对吧,为什么要较真呢?
端午节,请快乐……祝福每一位朋友,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6-15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15 0
设立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是为了更好、更快乐地生活。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