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最知名的文武双全之人,一代英豪也曾有如此伤春宋词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文学史上最知名的文武双全之人,一代英豪也曾有如此伤春宋词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文学史上最知名的文武双全之人,一代英豪也曾有如此伤春宋词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16 0
在宋词发展史上,辛弃疾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和苏轼并称为“苏辛”,同为宋词豪放词中的代表词人。这个词人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在诗词的创作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历史当中,他也曾经是一位封疆大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辛弃疾的诗词,大多都充满豪迈之气。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又比如“沙场秋点兵”,又比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等,都是辛弃疾的词句。
在辛弃疾豪迈之时,也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惬意,也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惆怅,更有“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的伤感。

且看: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写于作者因被弹劾隐居之时。辛弃疾是南宋著名将领,也是坚持抗金的英勇斗士。他一生都渴望能够收复失地,一生都盼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功绩。但终究抵不过朝廷内部的路线分歧,最终被弹劾不得不隐居山间。

这是一首隐居时的伤春词。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伤春悲秋,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思绪飘扬,情感的抒发再加上季节的映衬,更加凸显出诗词本身的韵味。
上片写春光的流逝,“风前欲劝春光住”,一开篇作者就表达出了渴望能够劝住春光停住脚步的愿望,春风十里带来春回大地,但是随后就会带来夏天的炎热。时光的流逝似乎都在风吹之中,所以作者渴望在“风前”希望春光能留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春光留不住,暂时停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带动青草的蓬勃生长。“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而且吹光也没有和流水一道一去不回,而是和柳絮一起随风起舞,在和作者做最后的告别。

下片是作者自己的感叹,春光虽好,但是一切都已经逝去;自己的青春年华虽然不曾虚度,但是面对年华的逝去,内心依然感到惆怅。“镜中已觉星星误”,镜中的自己头发已经花白,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就要消失了!
“人不负春春自负”,我并没有辜负春天,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是春天辜负了自己啊!虽然青春不曾虚度,但是正值壮年却要在此地度日,不能亲临战场大展宏图,作者内心还是很苦恼的。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最后两句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悲叹。“梨花”就是指的作者自己,而“风雨”则是写的是作者当时的境遇。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奈面对如此困境,只能空看着时光的流逝,自己的老去,内心如何能甘心?!

所幸的是,在作者被迫隐居多年之后,又终于被启用,担任要职,最后鞠躬尽瘁,为宋王朝的事业殚精竭虑,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如此,也是辛弃疾的最好归宿了吧。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后来的辛弃疾想到这首词的时候,至少不会再有惆怅之感了。

际遇之神

奖励

突然被神秘光线击中,坠入时光隧道,获得1DB1猪头术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6-16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16 0
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伤春悲秋,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思绪飘扬,情感的抒发再加上季节的映衬,更加凸显出诗词本身的韵味。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