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带偏见,就别糟蹋诗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如果不带偏见,就别糟蹋诗了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如果不带偏见,就别糟蹋诗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16 0

“天下人所以不懂诗便因讲诗的人太多了……而且讲诗的人话太多,说话愈详,去诗愈远”。
——顾随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还真不是这样,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如果按同样的方法读上百遍,意义就封闭了,再去读它,脑中只会略过一串声音的波浪。
所以有时候,回顾学习生涯,总让我感到遗憾,甚至是惭愧。面对很多所谓经典作品,常常是按照“教科书式”的方法去接近,然后被蒙蔽。“生动形象”、“动静结合”、“首尾呼应”……不就是一些正确的套话吗。

尤其是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相对隔阂的语言,如果背后有作者的才力加持,许多人便只有在门外击节赞赏的份了。所以要想会欣赏,首先得要会批评,甚至说得难听点,得要会“骂人”。
这一点我很欣赏金圣叹的天才。他在评点《西厢记》第五折的时候,认为是后人狗尾续貂,几乎逐句批驳,客气一点的批语如“不通”、“如许丑语”、“随手凑杂为文”、“何苦费如此笔墨哉”,更进一步还有“丑极”、“一字不通”、“笑杀七千人”,这都算是手下留情的,更狠的还有“金贴蛤蟆”、“圣叹每读每呕之”、“猪狗不发此声”、“丧心病狂,于斯为极,恨恨”。

但是对于其中的优点,金圣叹也并不埋没,诸如“此犹可”,“若尽如是,我敢不拜哉”。
读诗与做人其实何尝是两回事,诗歌让你眼晕目眩,只能敷衍恭维,生活中必然也是事无不可,成为随波逐流的好好先生。这样读诗再多又有何益?
因此与其无知的废话的理性,我更支持洞察的偏见。首先,诗是言志的,没有偏见表示受其感召不够强烈,对于诗歌和读诗人都是一种损失。其次,短处换个视角即长处,偏见之中自然有平衡的张力。
顾随先生说文学批评不是说文学中的真理、真是非,只是文人在发表偏见,又说偏见不是真理,但非一无可取,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传统的印象式的批评固然有其不足取的地方,但是重视诗歌的感动人心的作用,却是真真切切的。而现在一些学院式的研究,偏重于文献考证和学理分析,在审美上却可谓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乏劲儿。
而顾随先生谈论诗词,能够纯以感发为主,一任神行,杂以为人处世、创作、鉴赏,几乎无所不及,除了能以真知灼见一语点破,更能以一种近乎说禅的形式来谈诗。明眼人读来只觉得痛快,痛是因为深刻,快是因为畅达,禅不是要你不懂,而是要你大彻大悟。

例如他说,读王维诗如饮茶,读李白诗如喝酒,读陆游诗如喝咖啡,光这个譬喻就足以令人茅塞顿开。王维醉心禅佛,有着不着色相的高超,因此善于调和矛盾而有韵味,如“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动声色而有言外之意,而其缺点则在于言之无物,缺乏生气,只是美。
李白则豪气和才气兼具,三言两语让你眼见心见,沉迷于文字之美不能自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若干句,而其缺点则在于空虚俗套油滑,如“岑夫子,丹丘生……请君为我倾耳听”,话说得轻易,使得感情也不见得真,甚而有时不免说大话,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谁会去跟醉酒之人计较这些呢?
而陆游则终身负气,爱憎分明,读来使人解气,如其“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容易叫人喜欢,却也容易让人误入歧途。
任他再大的诗人,顾随都是褒中有贬,贬中有褒,而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大有六经注我的气魄。如此举重若轻,先生自然有他的一以贯之之道,即特别看重诗歌中勃发的生命,要使人从中得一种力量。

顾随盛赞“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美好理想
这种观念离不开近代中国败退的背景,温柔敦厚的诗教固然好,然后在佛老思想的影响下,不免走向为美而美的自了的局面。因此先生特别看重杜甫,认为他天生神力,一反传统,能够直面现实并加以担荷。如同百石弓,常人拉开且不能,而老杜不仅能把得住,还能射得准。
如其《夔州歌十九》,起手便是“武侯祠堂不可忘”,起调之高一语言尽,如何更有后句,却有神来之笔“中有松柏参天长”,笔意高耸入云,而末三字犯诗歌三平调大忌,却唯如此方能把得住,最后“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客愁”却“破”、“炎天”却“凉”,能够喻矛盾于统一之中,方能百步穿杨。
即便如此,顾随先生对老杜亦有微词,即力量大了也不免笨拙和土头土脑,而黄庭坚、杨万里辈专学其末,故不免有点做作,但先生认为从这种技巧入手,也不失为普通人学诗的正确路径。
诗歌作为形音义一体的活泼泼的艺术,需得掰碎了一点点地咀嚼反刍,直到真的能够手舞足蹈,方是体会到了那点儿好。如先生说“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若曰“牛羊下来”,则下不来,“羊牛”之音由开阔而缩窄,如“ /”形,便分明使人耳闻目见。一般人理解诗的意思尚且不能,如何能见得这许多?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先生讲诗之大开大合,三言两语不可言尽,而不同程度的人却都能有所得,纯为兴趣则能心有戚戚,欲求体系则能纵横会意,单为生活则能别开天地,那些见解即便了然于心,仍可常翻常新。
现在人之所以不喜欢诗歌,正因为现代视听娱乐使其麻木不仁,恰如喝酒之后品茶不香。表面上看是得了一时痛快,其实本质上还是心随物驰,过后只觉得寂寞空虚。
从前人自我实现的方式——对于人世的关怀、或是对自然的融入,渐渐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是声色犬马不可长久,喜怒哀乐还是要在人事自然中延展开去。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6-16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16 0
从前人自我实现的方式——对于人世的关怀、或是对自然的融入,渐渐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际遇之神

奖励

偶遇星哥,传授还我漂漂拳,获得1清洗卡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