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虫飞飞 ·来源 | 家长荟萃(ID:jiazhagnhuicui)
一直以来,手机游戏都是被青少年喜爱、被天下父母痛恨,却无孔不入的“神存在”,多少孩子因此而丧志,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而丧命?不久前,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沈斌的儿子,被一款来自俄罗斯的死亡游戏“蓝鲸游戏”迷惑,无法自拔。沈斌发现儿子的异样后,痛定思痛,他中止了如日中天的事业。为了重新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他化名“孤独蓝鲸”,加入到儿子玩游戏的群。以一个初三学生的身份,一点一点打开儿子孤独的心扉,终于将他拉回到阳光地带。沈斌的遭遇,也可能是中国千万个家庭正在经历的煎熬。希望沈斌的故事,能给为人父母者打开一个正确的思路,提供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渠道。以下是他的自述:01
我一直是个不称职的父亲。这些年,我一直在忙碌。深圳是个你一天不努力就可能被同行甩得很远的城市。我在深圳做房地产,这种感触就比别人更深些。所以,在事业稳定后,我让妻子辞了职,专门在家带儿子,而我,则在各种灯红酒绿中流连。我要为我的儿子在这个城市拼得一份根基,我不能让他那一代活得像我们这一代这么辛苦。所以,我没日没夜在外面应酬,喝酒,说着各种人话鬼话……每天,我都是后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然而,2017年3月15日那天,我喝的一肚子酒,却被我儿子吓醒了。我记得,那天我是凌晨四点到家的,一推门,我惊讶地发现一向贪睡的儿子已经起了床,戴着耳塞在阳台的一隅独自发呆。我问他为什么起得这么早,但他只是抬起眼睫淡淡地扫了我一眼,他的眼神很奇怪,没有丝毫温度,像个死人一样,让我突然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其实,儿子自从上初二后,就一直古古怪怪的。起初,我怀疑他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也没有在意。但今天真正看到他的眼神后,我突然酒醒了,我觉得,儿子哪里不对劲了。之后的几天,我特意每天晚上早点回家,留神儿子的一举一动,我发现他竟然定了闹钟起早床,而时间都是凌晨4点20分左右。我和老婆都很紧张,因为以我们对儿子的了解,他这么早起来绝对不会是背英语单词。不久后的一天,我回家后想洗澡,此时老婆正在占用主卫,我便来到儿子房间旁的客卫。没想到一推开卫生间的门,就看到儿子手里握着一把美工刀!我吓坏了,一把抓住儿子的手,发现儿子的大腿内侧用圆珠笔画着一条鲸鱼的图案。儿子用刀片沿着圆珠笔印雕刻着,尖利的刀尖划破皮肤,已是鲜血淋淋,但他却仿佛一点也不知道疼!我一边喊老婆,一边问儿子怎么了,但他却把我的手甩开,一脸冷漠:“别大惊小怪,这是我玩蓝鲸游戏的任务。”我的大脑嗡嗡作响,这究竟是什么游戏?会让孩子拿着刀片自残?老婆看到这一幕,不禁失声痛哭:“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冷静下来后,我赶紧上网搜索,才知道“蓝鲸”是2016年底从俄罗斯流传到中国的一款恐怖游戏。参与者被要求在50天内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最终在第50天时,结束自己的生命!目前此游戏在国外已造成几百个年轻人自杀!而儿子在大腿上刻画蓝鲸这一步已经是任务的第36关,也就是说,如果照这样一步步打关下去,14天后,儿子就会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我顿时觉得后背发凉!02我想与儿子好好交谈一番,可他戴着耳机听音乐,不管我说什么都一言不发。我把他的耳机取掉,和老婆劝说了一个多小时,儿子终于冒出两句平淡又满不在乎的话:“反正你又不管我”“我这样的渣渣,本来活着就没什么意思。”谈话无果,我和老婆越想想怕,决定断了家里的wifi网络,让他不再有接触游戏的机会。然而,第二天老婆和我就分别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儿子下午逃课了,同学看到他进了学校附近的网吧。我们到学校附近一番搜索,才逮到他正在网吧看恐怖电影,那血淋淋的画面、低沉诡异的音乐让我心惊肉跳。可儿子却看得津津有味。次日,我特意跟着儿子去上学,一整天在学校门房蹲守。儿子见溜不出来,第四天索性就不去上学了,一整天不进食,说要完成第38天“断食24小时”的任务……我们心急火燎,疑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才会亦步亦趋遵照游戏自残,便决定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然而, 无论医生关切地问他任何问题,儿子始终拒绝做任何交谈。最后,心理医生告诉我们:未成年人迷恋自杀游戏,与学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缺失有关。一些乐于参与这个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存在和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的情况。如果孩子无法从家庭以及同伴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可能为了逃避让人生厌的现实,而把某种组织当做自己最后的归属地。游戏的参与者就像在深海中拼命呼唤的鲸鱼,一旦获得组织上一点点回音,就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关爱和支持”,无条件地听任对方的任何指令,即使等待在他们面前的是永无回头之路的深渊。对此,医生所能给出的建议只能是来自家庭的陪伴、爱与耐心。这也是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打开孩子心结、拯救孩子的方法。医生的推论,让我心情沉重。我们都很爱儿子,为了他,老婆放弃了事业辞职做全职妈妈;我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最好的学校。我们有什么对不起他的?他却这么仇视、冷淡我们,居然想死?我真的想不通啊!无计可施之余,我请精通网络的朋友“侵入”了儿子的QQ,调出他这些年的聊天纪录,了解儿子的心路历程。没想到,我越看,心越被揪得紧紧的。我没想到,在我们以为的锦衣玉食下,儿子竟然这么不快乐,这么心灰意冷……原来,儿子从小就觉得我不喜欢他:因为别的小朋友去郊游时都有爸爸妈妈陪。爸爸可以陪他们爬树、在湖边打水漂、把他们举高高。而他永远只有妈妈,妈妈只会告诉他:别跑、别跳、危险……妈妈只会说,“爸爸要赚钱给你买奥特曼”,可他不想要奥特曼,他只想要爸爸……03小升初考试失利后,儿子也失望痛苦,渴望妈妈把他搂进怀里,给他温暖安慰。可我们当时很忙碌,而且可能看他的眼神伤害到了他,儿子形容我们“像看蟑螂一样”看他。他在QQ上对自己的好友说:“难道在我父母眼里,就是这样的人渣?”儿子上初中后,我利用人脉将他送进我认为最好的外国语学校的快班,没想到,这也成了他噩梦的开始。在快班,每次大考小考都会排出名次,并在家长群里公布;班里的座位也是按照每次月考的排名安排的,儿子每次都在最后两排“就坐”。这让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变得愈发自卑、内向。儿子在学校交不到朋友,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学霸与学渣之间,泾渭分明。不仅如此,儿子还患上了考前综合征,每次月考前他都紧张,焦虑,失眠。他也想考个好成绩,让爸妈脸上有光,但每次都事与愿违。而妈妈一听到他这糟糕的成绩后,立马尖叫道:“你这脑子里成天在想什么? 你说你以后怎么办?注定一辈子当社会的垃圾?!”在空间日志里,儿子这样写道:“那些晚上,我垂泪到天明——原来,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成绩不好,只会让父母嫌弃你。这个世界没有温情,自己就是个多余的人。”“有一种鲸鱼,发出的声音与其它鲸鱼都不一样,频率为52赫兹,因此得不到回应,被称为世界上最寂寞的鲸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在深海中拼命呼唤、却永远都不会被同类听到的鲸鱼,最后只能葬身于海底。”也就在那样的晚上, 因为无法入睡,儿子打开电脑准备玩“王者荣耀”时,碰巧看到网页上弹出来一个QQ对话框——邀请他进入“蓝鲸”游戏群!好奇心驱使,儿子进了群。入群后,群主对新来的他表示了欢迎,群里的伙伴们也纷纷跟他打招呼,十分热情。当儿子表示愿意参加游戏后,群主又主动和他交谈,“你有没有过想自杀的冲动?……人这辈子都是活在一个肮脏的世界,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像被人说中了心事一般,他立马对群主的话表示认同:“是啊,有时候感觉自己活着好累,是大人口中的废物!”于是当晚,群主就给他布置了第一个游戏任务:“听群里的悲伤音乐,不间断地听……”我看得心痛欲裂:我曾经聪明可爱的儿子,原来是这样一步步被我们的爱逼上绝路的啊!不行,我一定要救他,我不能让他这样下去!我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很爱很爱他,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只要他健康,只要他活着!!!第二天,我就向公司请了两个月的假,也特意帮儿子请了一个月的假,专心在家陪伴他。可儿子根本不跟我沟通。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么才能把孩子拉出自杀游戏的泥潭呢?04在翻阅儿子的聊天纪录时,我发现儿子的一举一动,都遵循了蓝鲸游戏群管理者的“指示”,而且儿子和群友之间互动频繁。我灵机一动:既然在现实中儿子不愿意与家人有任何交流,我何不也加入这个群,用群友的身份,跟儿子沟通?于是,我申请了一个名为“孤独蓝鲸”的QQ号入了群。入群后,我主动加儿子为好友,自称是一个初三学生,并向他倾诉自己的烦恼:“我是一个潜伏在重点中学的学渣”,儿子可能深有同感,立刻视我为知己,并主动讲述了自己的烦恼;吐槽学校排名的变态。我连忙说自己考试考不好被父亲打,没想到儿子竟然羡慕我:“你真好,还能被老爸打,我老爸视我为空气,我连被打的机会都没有。”看到儿子这么说,我心如刀绞!儿子甚至还告诉“孤独蓝鲸”:“我和我老爸已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联系,等走到最后一关,我就和他彻底了断;我这辈子活着最大的痛苦就是做了他的儿子!”我聊不下去了,趴在键盘上泪如雨下。这些年,我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也从没想过退却,可今天,看着儿子的话,才让我发觉我竟然失败至此。随着对这个游戏更深入的了解和亲身体验,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蓝鲸要求参与者4点20起床,原来凌晨4点20分是人的心理防御性最低、也是最脆弱的时刻。而群主也不停地利用这个时间段,给参与者“死亡会解决你所有的困惑”等心理暗示,一步步成功地对群里的成员洗脑。再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自残程序,不断强化绝望、悲观的意识,让身心本身就脆弱的青少年最后终结自己的生命!我虽然看着着急,但多年的社会经验也让我迅速想到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既然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与引导,人会走向负能量的深渊。一天天通过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儿子也一定能摆脱黑暗啊!想到这里,我立马策划了一场“救鲸”行动。我以“孤独蓝鲸”之口,时不时劝解儿子“你爸虽然可恶,但也不可能不关心你啊!可能是方法不对,不然他辛苦赚钱又是为了谁呢?”我引导儿子回忆以前他最喜欢的贾斯汀比伯专辑,是谁给他买的?那是我出差到香港时,翻遍整个香港音像店才找到的。我告诉儿子:“同学虽然和你不说话,但你自己是不是也不主动啊?你想想,你过生日时,有没有人送过你贺卡?”儿子突然有些激动了:“对啊,有啊!一个我以为不喜欢我的同学,是给了我一张贺卡。”我继续引导儿子:“那你同学邀请你参加过生日PARTY没?”“有啊,几个同学还曾凑钱给我买最新版的赛车做生日礼物呢……”在我有意的引导下,儿子终于感叹说:“我原以为我是一坨孤独的狗屎,没想到还有鲜花欣赏过。”看到儿子能说笑话了,情绪一点点好转,我赶紧趁热打铁对儿子说:“明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笑脸吧。”其实,这是我救鲸计划的第一个任务。第二天,我又以“孤独蓝鲸”的网名在网上主动找了儿子,与他默默分享了一些动感向上的音乐和励志语,还传了一些亲情电影给他——《阿甘正传》《海洋天堂》等等。同时,我在现实中,也开始用温情一点点消融儿子内心的冰冷:我亲自下厨给儿子烧了可口的饭菜;尽管儿子依然不和我说话,但我明显感觉到他在饭桌上的时间呆得多了起来。第三天,“孤独蓝鲸”在网上给儿子留言:“我感觉深圳最美的时候是春天,出去走走吧。”之后,我和妻子假装在饭桌上谈论天气,说要一家人去植物园赏花。一开始,儿子非常抗拒,但我还是坚持把儿子拉上车。虽然依旧不肯与我们有半点眼神交流,但植物园清新的空气与明媚的风景,还是让儿子心情好了不少,我看到他还用手去轻抚摸那些可爱的花草。第四天,“孤独蓝鲸”在网上再次给儿子留言:“我今天7点起床,出去跑了一圈,出了汗,好舒服啊!”那天早上,我将一款最新款的NIKE漫跑鞋举到儿子面前:“走啊,陪我跑步去吧!”这一次,儿子没有拒绝。我们父子俩在小区里跑了一圈又一圈。回家后,我扑到笔记本上,看到儿子给“孤独的蓝鲸”的留言:“今天他好像有毛病,非拉我跑步。不过,出汗真的很舒服。”我笑了。第五天,“孤独的蓝鲸”在网上对儿子说:“我今天把所有的不开心都写在了树叶上,埋进了树洞,心里舒服多了,你要不要也去找个树洞吐吐槽?”儿子回答:“我今天收到我妈给我买的一只吐槽鸡,特别丑。不过一捏它就能录音,我可以把不开心录下来……”第六天,儿子再次给“孤独的蓝鲸”留言:“我今天收拾了自己的房间,翻看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没想到,和我爸的合影还挺多。他那时比现在帅多了,看来赚钱也不容易……”05儿子有了新变化,我和妻子都看在眼里,我们频繁地拖儿子出去玩:攀岩、拓展训练营、爬山看日出。儿子想去广州看张学友的演唱会,我们迅速订票一起去。在去参加那场演唱会的途中,儿子终于和我们有了交谈,但却明确表示自己还是不想去学校面对那个压抑的环境。我赶紧表示,不想上学就暂时不去,先干你想干的事。儿子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科幻小说,我很快就在网上买了各种科幻名作,还鼓励他尝试自己写。渐渐的,我们父子关系得到了缓解。我诚恳地请求儿子原谅我过去父爱的缺席,也明确告诉儿子:父母是爱你的,爱的是你这个人,不是学业。儿子将信将疑地说:“如果真的不在乎我的学习,就把我从外国语学校转走吧。”那天晚上,我和老婆商量了一夜。老婆有些犹豫,毕竟当初我们为儿子进这个学校费了不少心,但我想明白了: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儿女最好的,但有时候最好的并不是最适合的。我决定尊重儿子的心愿,毕竟让儿子健康地活着最重要。不久,我把儿子转到了他小学最好的朋友所在的一所普通中学里,还跟学校协商,把儿子转到了好朋友的班上。看着儿子开开心心地主动上学去了,我知道,儿子终于回来了……五一前夕,儿子打开电脑,看到了“孤独蓝鲸”的最后一条留言:“这世界并不完美,可我们都要学会逆风飞翔。”他连忙回复:“谢谢,你也一样,我们一起退群吧!”至此,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我终于在死亡倒计时之际,用我的“阳光救鲸计划”,一点点将被囚禁在深渊与绝望边缘的儿子给拉了回来!那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去了海滩。在海边,我们父子俩搭起了城堡,又玩了沙滩足球。我搂着儿子瘦弱的肩膀,大声说:“宝贝,来,大声地告诉大海,告诉全世界,你是独一无二的!”儿子呼喊着,仿佛听到了来自深海的回音:“是的,你是独一无二的!”经历这一切,他终于明白,只要有爱,自己绝不会是在海底得不到回应的蓝鲸,而是一个可以在父母注视下逆风飞翔的翩翩少年!希望我和儿子的故事,能给沉溺在游戏中不能自拔的孩子,以及那些焦急的父母一点启示。孩子是我们生的,但更要我们用心去养,他们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健康幸福地平安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