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广:读最著名的科举诗,感受奋斗的不易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免费资源&网盘分享
校园青春
社区服务
综合游戏交流
动漫剧场
QQ微信技术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李定广:读最著名的科举诗,感受奋斗的不易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李定广:读最著名的科举诗,感受奋斗的不易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3
发帖
313908
在线
16890小时
精华
0
DB
95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6
0
*如何订阅我们?
读最著名的科举诗,感受奋斗的不易
文 :李定广
李定广:著名文史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二、三季学术总负责人。
“四大发明”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常识,然而“科举制”被称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未必人人都知道。“科举制”自隋炀帝创立到清末废止,实行了1300年,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里我们选取古代最著名的科举诗,按照考前、及第和落第三个类型来品味赏析。
考前的功课
唐代进士科考诗赋,准备应试的举子们平时须苦练习作,还要行卷和干谒名人。请看白居易为准备进士考试而练习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题目中的“赋得”相当于现在的命题作文。这是咏物送别诗,是白居易16岁时为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练习之作,此诗得到了当时老诗人顾况的赞扬。“居大不易”成语也与此有关。
前六句写春草,借景抒情。其中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春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包含着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也暗示了诗人坚信分别后还会相见。这两句诗现在经常被用来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像野草一样坚持不懈。最后两句点出送别:离别之情就如这茂盛的春草,在心中萦绕不去,我就这样送别了你,伴你长行。最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
白居易到29岁才及第,考取后到长安慈恩寺题名,他题了两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29岁考中,在当年考中的人当中还是“最少年”,可见进士及第之难。
在考试前拜访名人,叫“干谒”,向文坛名流进呈自己的诗文代表作,以赢得名家点赞,甚至获得推荐,这在唐代称为“行卷”。朱庆馀在临考前作这首诗《近试上张水部》“行卷”给大诗人张籍,希望得到张籍的推荐: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用比兴手法,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况张籍,又以舅姑(公婆)比况主考官,很绝妙。为什么称公婆为“舅姑”呢?古代同姓氏聚居一处而不能通婚,相邻两大姓氏之间通婚,造成丈夫的父母是妻子的舅舅和姑姑,而妻子的父母也是丈夫的舅舅和姑姑,为了区别,丈夫称妻子的父母为外舅、外姑。
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最好是先问问新郎。表面上是在问“画眉”合不合当今的时样,实际上是在问张籍:自己的诗写得怎样?合不合当今的流行风格?
据说,张籍看了这首诗后,大为赞赏,也写一首《酬朱庆馀》回答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说朱庆馀你是越州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是其他越女所不能比的。“画眉深浅入时无”一句现在常用来询问准备工作是否充足。
及第的兴奋
唐代进士考试最荣耀也最艰难,录取率仅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一旦金榜题名,得意兴奋之态难以言表,且看孟郊在及第后所作的《登科后》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题目中的“登科”就是及第。这是孟郊在两次落第后,46岁终于进士及第时所作。是一首拗体七绝,首句连用6个入声字,尾句用三平调,酣畅淋漓地挥洒出内心的得意欢畅。
前两句写穷愁潦倒的生活从此结束,今朝的金榜题名将会改变自己的境遇。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衍生出来“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或“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姿态,在春风中骑着马奔腾于长安大道上看尽名花,登科后的心花怒放之态一展无遗。
唐代进士及第后第一件事是回家报喜,请看钱起的《送张参及第还家》:
太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
诗写张参在太学里苦读三年,上考场(即东堂)一次考中,是多么高兴,多么光荣的事啊!要问回家报喜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就是美丽的妻子含笑从织布机上下来迎接的情景。
唐代进士考试是一年考一次,考一次叫一举,考十次叫十举,考中了(即进士及第)叫成名。大部分文人都考了很多“举”才“成名”,“一举成名”意思就是只考一次就考中了,是最光荣的事。成语“一举成名”就出自本诗,过去经常被误解为: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今天常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落第的悲伤
唐代科举诗中,数量最多、写得最好的是落第诗。落第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且看罗隐的落第诗《嘲钟陵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曾于大中十三年(859)初赴举之日,在钟陵筵上结识了当地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十二年后再遇云英,见她仍没有出嫁,未脱风尘,而自己也久试不第,感叹各自身世,遂写下这首《嘲钟陵妓云英》。全诗采用欲扬先抑和侧面衬托的手法,以人写己,寓愤慨于诙谐,耐人寻味。
“掌上身”用赵飞燕典故。据《飞燕外传》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为掌上舞。此处用于赞美云英体态窈窕美妙。“可能”意为怎能。我未及第(即成名),是因为我不如人吗?你未出嫁,是因为你不如人吗?当然都不是。成语“云英未嫁”即出自本诗,多用来比喻女子年龄很大尚未出嫁。
落第后心情不好是普遍现象,但黄巢在屡次落第后竟要造反,且看他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目中“不第”就是科举落第。黄巢在造反之前,曾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无功而返。此诗当是其科举落第后所作。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借咏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黄巢在诗中采用比拟手法,将菊花塑造成为一位性格坚韧、气势强盛,且富于斗争精神的强者形象。黄巢造反时,就自号“冲天大将军”。“满城尽带黄金甲”想象大胆新颖,曾被一部电影用为标题。
北宋的柳永在落第后,由失望到蔑视和放纵,写下了名篇《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表现词人的落拓不羁。上阕先是写词人科举落第,理想落空,狂放的词人感觉自己是才子,不同于一般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两句是警策之句,是对才子身份的美称,反映柳永内心的矛盾。“白衣卿相”原是唐代科场流行语,经柳永词的传播,现在已用作成语。
下阕写尽情寻欢作乐,最后三句作者拈出“浮名”和“浅吟低唱”、“偎红倚翠”原是南唐李后主的话,作对照,青春短暂,把酒放歌,摆脱烦恼,反映他内心深处有愤激之情。“浅斟低唱”现在也用为成语,前者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情景,后者比喻亲昵女性或狎妓。
古代诗人们面对科举考试很难淡定,或渴望,或喜悦,或悲伤。因为考不上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写落第悲伤的诗词最多。今天的考生考上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古代诗人奋斗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6-27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43731
在线
7927小时
精华
0
DB
166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7
0
我们应该理解古代诗人奋斗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