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新剧的卡司能创造一个宇宙!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这套新剧的卡司能创造一个宇宙!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热门段子&微博头条]这套新剧的卡司能创造一个宇宙!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7-01 0
《异形》吓尿无数观众,《阿凡达》票房天下第一,《星球大战》创造了无数神话……听这些神片的导演聊天,才知道什么是最牛逼的科幻片。

你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吗?
邪君可没忘!深受酷爱“美国大片”的老爸影响,邪君人生第一部电影,就是1984年的《终结者》,当时还翻译成“未来战士”。
片中光着身子出场的施瓦辛格、激燃的机器人战争,至今难忘啊。第一次知道,电影如此帅气!

因为情怀作祟,《终结者5:创世纪》上映时,还去电影院刷了两遍,就为了再看一眼年轻时的施瓦辛格,找回当初看电影的感觉。
要说《终结者》系列,绝对是科幻影史上的经典,因为它背后有个神一般的男人:詹姆斯·卡梅隆。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卡神。

卡梅隆开启了“砸大钱、拍大片”的套路,《终结者》、《泰坦尼克号》、《阿凡达》……每次出手都让观众为之震撼。
就是这样一个神,聚集了另一票好莱坞最会拍科幻片的大神,一起喝喝茶神侃一番,就成就了一部超高逼格的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先让我们来膜拜一下这闪瞎眼的大神名单:

即使你不是科幻迷,也应该get到了这些名字的含义。这些大神吼一吼,美国大片抖三抖啊!
毕竟是“神仙”之间的谈话,随便一说,都是干货满满,解决我们多年来的种种疑惑。
比如,你知道《星球大战》初衷是拍给12岁孩子看的吗?“异形”为什么那么让人恐惧?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
不知道?那还不快来涨涨姿势!以后喝酒撸串时的谈资就都有了。
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虚实难辨的传言和扑朔迷离的证据,都让这个问题更加神秘。
有些人选择辩证地看待这件事,比如落脚在科学依据上的诺兰。

而感性派的斯皮尔伯格,不但坚信外星生物的存在,也毫不掩饰自己想要见到“他们”的迫切。
在他6、7岁时,就对宇宙有了浓厚的兴趣。他父亲会在半夜将他带到山坡上去看流星雨。
如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很多人躺在野餐椅上仰望星空。这一个镜头后来也被用在他的电影《第三类接触》中。

那时,小斯就对爸爸说,如果我有机会拍一部科幻电影,我希望那些家伙是为了和平而来的。他也真的做到了。
作为影史的科幻经典,《第三类接触》和《E.T.外星人》塑造的外星生物都是“和平”的 ,“沟通”成了这些电影最大的主题。
但也不是在每一部作品里,外星人都那么友好。
在电影《独立日》、《世界大战》中,他们就是纯粹的侵略者。

其实仔细一想,人类和外星生物的关系,很像两个国家,或者说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当另一种比你更先进的文明入侵时,你会有何感受?这不就是人类历史上的殖民与侵略么。
与文字描写带给读者最大想象空间不同,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娱乐,需要将这种想象力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么,大神导演们又是如何创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生物形象呢?
星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坦言,自己是在水族馆里寻找灵感的。卡梅隆也说《阿凡达》中的角色灵感来源于自己潜水的经历。

在电影《E.T.外星人》中,斯皮尔伯格想要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形象。
设计师通过浏览经济萧条时期的老人照片,再加上一点点爱因斯坦的睿智感,当当当当~影史上最温情的外星人形象就这么诞生了。

与斯皮尔伯格不同,在拍摄《异形》系列时,雷德利·斯科特想要创造的,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引起观众生理和心理上双重厌恶与恐惧的怪物。
异形的形象来自于H·R·吉格尔的画作,它的头部像一个大大的男性生殖器,而身体却是雌性动物的特征。

正是这种雌雄同体的矛盾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与控制,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异形的恐惧感。异形也成为了影史上最让人恐惧的怪物形象。

其实说到底,怪物来自于人内心恐惧的具象化。
人们之所以喜欢这种电影,一方面因为它够刺激,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荧幕前,能够和恐怖的怪物保持距离。
而当电影中的主角打败怪物时,仿佛自己内心的恐惧也得到了排解。
在探索外星生物的同时,人们也热衷于探索宇宙。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我们的所在、所见、所知都不过是一粒微小的尘埃。但人类对宇宙的想象力却从未停止。

其实,很早就有了关于太空旅行的电影。
电影大师梅里爱则是这类电影的领路人。严格意义上来讲,他是第一个拍摄科幻电影,创造了电影特效的人。
他拍的《月球旅行记》极具想象力。

而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加深,创造的场景也越来越真实。
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被称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但它的内核偏硬,很多地方晦涩难懂。

与此相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就通俗得多。
在内容上,《星球大战》有很多借鉴经典的地方,比如片头的滚动字幕借鉴于1980年的电影《飞侠哥顿》;

片中的动作场面,则借鉴了导演非常喜欢的黑泽明电影。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星球大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而是一个发生在太空的肥皂剧,是拍摄给12岁小孩看的。

各位,先别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还有后半句——在他看来,12岁的孩子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他认为,宇宙无限,人的想象力也无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跳出固有思维,从零开始,去创造各种可能。
总之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部纪录片中的干货实在太多太多了。
拍摄《侏罗纪世界》的小插曲;《异形》中关于女权的探讨;陀螺钟情于怪兽的初衷;《阿凡达》的世界观塑造……
令人惊叹的是,在每一部作品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大神们超凡的想象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从他们的言谈中,你不难发现他们对于科幻电影的爱,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与其说这是一次大神们从业多年的经验交流会,一次价值千亿的头脑风暴,倒不如说,这是所有科幻迷们的狂欢之旅。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为什么国人拍不出来优秀的科幻片。我想,这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此时,邪君不禁想到了我们的《三体》,算了,还是不想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1
DB+11 2018-07-02

欢迎

南戈

ZxID:991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7-01 0



充满科技文明  
桔梗 

ZxID:18197531

等级: 贵宾
桔梗会发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7-02 0
欢迎
娇慵

ZxID:433333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小肚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07-02 0
我还没看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