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5后,靠他一个人,拍了一部反人类的电影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一个85后,靠他一个人,拍了一部反人类的电影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一个85后,靠他一个人,拍了一部反人类的电影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04 0
拍一部电影需要多少人?
导演,制片,剧本,投资,摄影,灯光,美术,演员,剪辑,配乐,发行……
小猩粗略想了一下,至少要有上面这些吧。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自已一个人拍一部电影,有可能吗?
嗯,有的。
今年FIRST青年电影节(以下简称“FIRST”)上,就有一位85后导演,他一个人爆肝“拍”了一部电影,获得了“最佳艺术探索奖”提名。这是第一部入围FIRST剧情长片竞赛的动画长片,甚至还被冠上「惊人首作」四个字。
做出这个奇迹的人叫陈熹,这部电影叫——
《步行指南》
Sleepwalking Through the Walk Simulators

中国 | 2018 | 彩色 | 79分钟 | 剧情
导演/编剧/剪辑/美术/音效/音乐 | 陈熹
第12届FIRST影展最佳艺术探索提名
1
“人啊,总是一不小心就死掉了”
这是一部动画长片,但请放心,它一定和你看过的所有动画都不同。
它给到你的,将是一份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事实上,这部动画电影不面向成人,更不面向儿童。
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群体,小猩会认为,
它是做给孤独的、感性的、爱思考的人看的。

《步行指南》
我无法笼统的给出这个电影的故事梗概,它需要观众利用自身独特的知识经历去进行解构。
故事里有许多有趣的角色:西瓜少女、机械鸡、绿头人、猪修理师、青蛙士兵、怀孕的兔人……
它们在这个无穷大的世界里,不停歇的前行着。
然后相遇,发生爱情、战争、矛盾、冲突,再突然死去。
陈熹笑了笑,说:
“你看,这和现实多像,人啊,总是一不小心就死掉了”

《步行指南》
之所以说《步行指南》前所未有,是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特别了。
比如,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都没有语言、没有表情,只有最赤裸、直接的行为。
又如,这里没有所谓的主角,人物是流动的,死掉的角色身上的零件就会移交给下一位。
再如,它突破了以往的观影方式,观众只能看到角色能看到的东西,就像我们只能活自己活过的生活。
你或许无法对这部电影全盘理解,但就像小时候玩游戏一样——
我们从不看说明,全凭摸索感受规则。
在玩游戏(观看)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现人物的爱情、角色的心情、背后的世界。
试想,用玩游戏的方式看一部电影,不是很有趣吗?

《步行指南》
2
“这片子有点过分,但我无心害人”
当然,这样的电影也必然是难以理解的。
放映结束后,主持人问有多少人看懂了?举手人的寥寥无几。
事实上,小猩看完后也是一脸懵逼。
当我在专访期间问及这个问题时,陈熹不好意思的将双手压在双腿间的椅子上答道——
“这片子确实有点过分,但我无心害人。”
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这部电影把具体的事件与事件之上的格局同时展现给了观众。
这句话有点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
优秀的电影会表现一些事件,观众看了这些事件后会想象出统领这些事件的格局——可以理解为导致他们行动的原因。
而在《步行指南》里,故事发生的原因早已被安排在角色身上。
这时候,观众获得的信息量就会远远大于能够接受的程度。

《步行指南》
有人忍不住指责他,说他是一个反人类的人,拍了一部反人类的电影。
但陈熹却似乎很欣然,
“我反人类但我没有伤害任何人。我只是在开发电影语言,开发审美,探索观众理解电影的上限。
人类的审美是被开发出来的,就像电影发展的历程,一开始人们只认可具象的东西,但后来慢慢觉得抽象也可以很美。”
即便如此,作为观众,我还是不愿承认自己没能完全理解故事,甚至执拗的想要他承认是他的叙事不够清晰。
我问他,为何不在影片里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
他一边说话,一边夸张地用手扒开自己的嘴巴,跟我演示:
“现在市场上的电影是要怎么看的?”
“是要导演、主创方把观众的嘴这样抓开,然后把灌压的管子插进去,这样的看的。”
“比方说,两个角色来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这时候很多影片却还会说上一句:哇,这个地方好美啊!
可这是给盲人看的电影吗?如果你的场景足够美,观众是会感受到的啊。”
这句话有些糙,但你却似乎无法否认这样的场景确实存在于各大影视作品当中。
甚至发现自己似乎已然习惯了这种情节。

《步行指南》导演 陈熹
而在陈熹看来,这其实也是观众选择的结果。
“如果填鸭电影赚钱,那么资方为何要去投冒险的呢?观众喜欢,于是填鸭电影被不断地生产。但如果观众都去看有趣的、需要思考、能真正改变行为的电影。那么市场上就会有这样的电影产生。”
“所以说,现在的市场,是观众造成的。”
类似的话,当年冯小刚也说过。
只不过陈熹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比冯小刚更有说服力。
冯小刚一边说着观众烂,一边拍着迎合观众的烂片。
但陈熹却用他推崇的电影语言创作出了独特的作品。
“我没有想改变大家,但至少可以让人恨,让人埋怨——
诶,你怎么不来喂我了,你人品有问题吧。
可是,这么多人、那么多片子在喂你了,多我一个有什么意思呢。”
他要做的,只是用这部电影刺痛现实,刺痛观众。

《步行指南》
可要是观众还是无法接受呢?
“如果你在乎别人骂,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他无奈的说。
“当我想要照顾到80%的人时,这个片子就不会存在。
但你觉得这个片子是存在好还是不存在好呢?
它的存在没有伤害任何人,却能给20%的人带来力量,或许也能产生某种改变。
可能唯一“伤害”的是我自己吧,因为我没有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所以这部片子是不会获益的。”
3
“责任越小,胆子越大”
每年都会蹦出怪东西的FIRST,今年蹦出了《步行指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部电影创作的过程其实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同样特别。
在FIRST放映的电影里,每一场结束后主创团队都会上台与观众交流。
到了《步行指南》,全体主创人员上台,却只有陈熹一人。
是的,从导演到剪辑,从剧本到配乐,从美术到摄影……
全部一人搞定。

《步行指南》
但更神奇的是,陈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和硕士都与动画、电影无关。
口琴是自己吹的、电子音乐是拿iPad做的。
电影语言靠自学、每天练习摄影剪辑。
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一切,擅长的不擅长的,都由他自学完成的。
而对他而言,如此费劲心力的做电影不为了什么,仅仅是一种宣泄——
当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有想要表达的东西却无法找到共鸣,就一个人做了一整部电影出来。
这种创造,是极度疯狂的。

《步行指南》导演 陈熹
我问他每天休息多长时间,他说他忘了,只记得一个细节:
“在做渲染工作的时候,当电脑风扇转了三千转后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时候我就会去睡觉。
声音一停,就代表渲染结束,我就会自动醒过来,继续工作。
其实每个人都能去做,只要你愿意去练习和坚持。”
一个人做出一部电影,当然很酷,但为何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为何偏偏要一个人呢?
“因为不是一个团队,所以没人指望我活,没有责任,胆子就会越大。”
“因为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创作角色、剧情、场景。”
“因为,很显然,我没有钱。”
4
“恨得咬牙切齿,爱得无以伦比”
“恨得咬牙切齿,爱得无以伦比”,这句话是陈熹用来描述电影里所展现的爱情的。
但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看过电影的观众对电影和导演本人的感受。
喜欢的人深陷其中,说他是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未来。
不喜欢的人怒骂“my ass”,认为看电影的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可陈熹却认为这种责骂,反而是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他们容忍我的想法,并且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真爱啊。”
“没有看懂电影,说明他爱这个电影。他其实在电影里是看到了东西的,只是现在无法将看到的东西与现实连接罢了。”

《步行指南》导演 陈熹
对于陈熹而言,他并不想用电影来改变、教育观众。
但无法否认的是,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在无意中会影响许许多多的人。
如果非要绝对具化电影的内核,那么从一个细节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一个类似广告综合体的东西。
里面有正在贩卖的绿色关节球,于是你突然发现,原来之前的每个角色都有关节球。
而被贩卖则意味着控制,所有的角色都是被看不见的无形之物控制的——
爱情、战争、冲突,或许都有人因此获利。
将这一段情节上升至现实生活,我们是否又生存在这样的世界而不自知呢?
当你完完全全理解《步行指南》,它又给你带去了新的问题——
知道一切的我,该如何生活?接下来的路,又该如何走呢?
电影里的角色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继续走,毫不犹豫地,带着勇气向前走。
那么,你呢?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视猩球
影视 |娱乐 |行业|人物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8-04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04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