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怜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的命运让他非常感慨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实物交易发布
纪念馆
免费资源&网盘分享
QQ微信技术
社区服务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苏轼最怜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的命运让他非常感慨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苏轼最怜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的命运让他非常感慨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发帖
314005
在线
16897小时
精华
0
DB
1253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4
0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给我留下很多精彩的诗词,比如那“西北望,射天狼”,“一蓑烟雨任平生”、“诗酒趁年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都是精妙之语。
苏轼对笔下的女子,多有几分推崇。且不说他思念亡妻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就算是为王定国侍女柔奴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属于警语,带给后人无尽的审美感受。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首宋词,是苏轼最怜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让他非常感慨。且看: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写的是苏轼对于红颜薄命、寻求爱情而不得的一种感慨。上片写女子求佛,渴望今生能够有所依托;下片写女子渴望与所爱之人共度良宵的美梦。苏轼就是以这种平淡笔墨,表达出那个时代女子的命运,读来让人感慨。
前两句写女子的美貌以及身份,“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普通人家的女子是不可能有如此装扮的,有如此装扮的几乎都是大户人家豢养的仆人。毕竟在那个时代,女子宛若货物一般可以随意交易,虽然她们有华贵衣服,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可能会更悲惨。
“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在这烟雾缭绕的场景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女子的春心萌动。春回大地,女子的内心也多有萌动,焚香拜佛,其实就是渴望寻得一生好姻缘,离开这被豢养之地。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上片写锦衣华服的衣饰精美,下片一开始就写女子的容貌之美,“云鬓”写头发精美,“玉颜”写脸庞精致。毕竟在当时,若无美貌,或许几无可能进入大户人家。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美貌,也才引起女子的悲剧命运。她们没有自由,渴望爱情,渴望与所爱之人两厢厮守,可惜的只能存在于梦境之中。
苏轼的这首宋词,实际上描摹的是被官府、大户人家豢养的女眷的命运。她们虽然锦衣玉食,可惜命运却很悲惨,一生几乎都谈不上自由。苏轼以这首词表达对于她们的同情,可谓是怜香惜玉了。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O 18th 又还有多少青春
O 14th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睡到十二点才起来=o
刚刚回家~o
O偶遇
寝室长的加分很不错啊o(*≥▽≤)ツ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