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动”六星跑者聊北马:希望成为大满贯赛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体育沙龙“一起动”六星跑者聊北马:希望成为大满贯赛事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体育新闻]“一起动”六星跑者聊北马:希望成为大满贯赛事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9-03 0

本期“一起动”邀请到的嘉宾是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完赛者李战哲,他将为我们讲述在他心目中的北京马拉松。
以下为访谈内容。
搜狐跑步:李大哥在自己的跑步生涯中多次参加北京拉松赛,那么您简单的回忆一下自己的北马经历。
李战哲:我是从1982年开始参加北马,当年是北京马拉松举办的第二届赛事。那时候北马叫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当时的参赛选手比较少,总共200多人。主要以省、市代表队为主,另外还有少数的国外选手,比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选手。
当年参赛的都是业余高手和职业选手,那时候虽然参赛人数较少,但是北马当时在亚洲的水平很高。当时也没有东京马拉松。北京马拉松是在东京马拉松之前。
搜狐跑步:提到82年的北马,对于现在很多年轻的跑者来说很有历史感和距离感。李大哥做客一起动带来了当年参加北马的“老物件”,一枚是1982年的完赛奖牌,一枚是1984年的奖牌,李大哥来讲一讲这两块奖牌有怎样的故事。
李战哲:1982年的奖牌是每一位跑到终点的选手都会得到的。当时我是跑了2小时46分40秒完赛,获得了这枚奖牌。这枚奖牌距离现在已经有36年的历史了。
搜狐跑步:这块奖牌从外观上相较于现在的奖牌比较“朴素”。但是纪念意义也是非常强的。
李战哲:这块奖牌的质量是不可恭维的。
搜狐跑步:那么另一块1984年的奖牌,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李战哲:这是1984年第四届北马的奖牌,这个奖牌比82年的质量稍微好一些。我记得1984年的天气是比较热的,参加的选手大概是300人左右。当年北马对宣传非常重视,当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赛事比较少,因此北京马拉松作为一个大型的国际比赛活动被宣传。当时家家户户还没有电视,只有少部分人有电视。很多老百姓就跑到街头来看北京马拉松的比赛。那时候观众的参与度比现在还要好。
搜狐跑步:李老师除了带来两枚奖牌外,还带来了当年的完赛服。这个完赛服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李战哲:这件比赛服是很漂亮的,颜色也很鲜艳。当年的参赛选手每人一件,选手们都穿着这件衣服入场,比赛服的质地也是很好。这件衣服我一直放在大衣柜里保留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不像现在,那时候穿上这样一件运动服就觉得非常漂亮,特帅。所以当时我和我爱人都会穿这件衣服出门。参加北马的运动服都是大会发的,国外厂商赞助的。我们不需要花这方面的钱,那时候也没有报名费。就是代表北京参赛,那时候也是一种荣誉。能够代表北京参加比赛很高兴。当时北京代表队一共是30个选手,相比其他省市的名额要多一些。其他每个省市大概不到10人参加。有的小地区只有3-5人参加。
搜狐跑步:北马的报名始终是非常火爆,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名女跑者没有成功报名北马,但是他通过网络找到了所谓能够直通的名额,花费了将近三千购买名额,结果这是一个骗局,才成了钱财的损失。那么在报名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李战哲:这种情况不仅在北马,在上马,广马这些国内比较知名的马拉松赛事都发生过这种事情。有些人不择手段赚取跑者的钱财。实际上这种名额是没有的,据我了解,很多北马的赞助商都没有名额,只有靠你的成绩,才有可能得到直通名额。刚才说到的受骗跑者,外地跑者可能居多,因为他们对于北马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由于一时的冲动,让骗子有机可乘。我很能理解外地跑友的心情,因为他们很渴望来到北京,来到首都参加北京马拉松赛。北马在全国马拉松中是跑者向往度最高的。毕竟北京是首都,北马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算上今年的赛事,北京马拉松已经举办了37届。对于我们跑步爱好者来说,面对这样的骗局,警惕性要高一些,避免上当受骗。
搜狐跑步:从81年到现在,北马已经经历了38年的发展,您认为北马有怎样的变化呢?
李战哲:我从1982年参加北马到现在已经整整36年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北马的时候才29岁,举办比赛交通要戒严,当年的赛事关门时间是3小时20分,如果跑者在3小时20分的时候没有完成比赛,那么就要被关门了,就不让运动员再跑了,因为他直接影响北京市的交通。现在的北马关门时间是6个小时。现在参加的人数也达到了3万人。现在北马的路线也改了很多。我们原来是从北京工人体育场出发,终点也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他有一种仪式感,从体育场出发再回到体育场,每个运动员进入体育场后有一种要冲刺的感觉,迎接观众的欢呼。现在的北马是从天安门起跑,天安门广场是全国人民非常向往的地方。终点在奥利匹克公园。选手们要跨越很多北京的街道。这对宣传北京文化,北京的变化非常有利。现在也是电视直播,因此大家的参与感很强。
搜狐跑步:您认为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是吸引跑者来到北京参赛的?
李战哲:北马的历史也是吸引跑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开始是叫做北京国际马拉松,现在叫做北京马拉松,现在世界上有六大满贯赛事,我觉得北京有可能成为第七大满贯赛事。这也是很多跑友所希望的。我认为从历史,文化和发展来看,北京马拉松已经具备冲击第七大满贯赛事的资格。东京马拉松可以成为六大满贯之一,北京马拉松为什么不可以呢?因此参加北京马拉松对于跑者来说是一种荣誉。
搜狐跑步:北马给您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者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李战哲:年轻的时候觉得能够参加北京马拉松对于个人来说有一种荣誉感,那时候也有上千名的跑步爱好者,但是最后每年能够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跑者总共才有30个。我作为30个当中的一员参加北京马拉松感到很骄傲。另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资很低,我们提前半年,每周的周日都要进行集训,有教练专门为我们作指导,这半年还有伙食的补助。
搜狐跑步:与六大满贯相比,北京马拉松有怎样的差距,或者说有怎样的特点呢?
李战哲:我是在2015年10月份参加了芝加哥马拉松赛后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的征程。从参赛体验上来讲,六大满贯赛事从各方面来讲确实很完美,比如咱们的近邻日本东京马拉松赛,他们的组织相当好,他们从赛事的组织以及到场地的选择,地面的平整,观众的参与,补给的供应都非常好。美国的波士顿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六大满贯每个赛事都有自己的特点。美国在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中占据三个,波士顿,纽约和芝加哥。这六大满贯都是在发达国家,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我觉得中国是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北京也是很多外国跑友向往的地方。北马有着37年的历史,并且是非常有活力的赛事。我觉得北京如果能够成为第七大马拉松赛事也算是合理的。
搜狐跑步:您认为国外的马拉松经验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
李战哲:如果把国外的经验嫁接到我们国家的赛事是非常好的想法,我觉得我们有些赛事做的不够细致。比如日本东京马拉松赛,他们很注意人文上的内容,如何做好运动员的工作是他们的重点。他们将几万人的服装放在一个很大的场地里,摆放整齐,当运动员跑完后领取装备时,非常方便,按摩区,休息区都很好,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非常到位,让运动员感觉很温暖。另外比赛中的供应,比如饮料,食品,药物还有待提高。有些运动员反应跑到30多公里的时候没的吃没的喝了。当然最近这一两年还是进步了很多。另外六大满贯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观众的参与度非常高。据我来看,每次六大满贯赛事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达到100万,观众走上街头为选手加油。咱们北马在这方面还是和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有差距。上街的人也就有个8-10万人。很多人在家里看电视。是否走出家门看比赛,也是反映群众对马拉松赛事是否热爱。并不是谁动员去看,而是自发的去看。另外,我们真正跑马的人群和国外也有差距。比如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的跑步人群都是千万以上,咱们国家大概是几百万,和我们人口来比也是比较少的。我们只有提高了全民跑步的意识,才能做到马拉松的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北马的最好成绩大概是2小时7分左右,然而德国的柏林马拉松跑出2小时2分多的水平。
搜狐跑步:最后一个问题,您今年参加了哪些赛事,在今后又有怎样的目标呢?
李战哲:我今年主要参加了北京国际长跑节的比赛,北京密云国际马拉松赛,参加了一次35公里的越野赛。我今年基本上没有跑全马,我现在毕竟是65岁了,要量力而行。我跑步的理念是跑的越长久越好,到我这个年龄就不能再去拼成绩了,而是让自己持续的跑步。我的家里人给我的建议也是不要跑全马了,怕我跑出问题。我想从明年开始坚持写跑步日记,把我的跑步理念传递给更多年轻的跑者。这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也不会以跑多少个马拉松为目标,只要每天坚持跑步,让身体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呈现出一种年轻的状态。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2018-09-03

๓老舔没毛病ﻬ

雾中列车`

ZxID:17730012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9-03 0
๓老舔没毛病ﻬ
我的眷恋

ZxID:252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所谓英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9-03 0
65岁了 身体很棒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