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为何总是招黑?大众在消费明星时,却忘了应该先去了解真相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黄晓明为何总是招黑?大众在消费明星时,却忘了应该先去了解真相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热门段子&微博头条]黄晓明为何总是招黑?大众在消费明星时,却忘了应该先去了解真相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
前几天,小编看到有人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黄晓明去夜店的消息,并配以图片来证明自己所说非虚,然后三人成虎,传到最后就直接称之为“包养外国嫩模”了。
好在当天还有巫启贤在场,作为在一起的朋友,他很自然出来仗义执言,发微博辟谣,这只是多年前与友人相聚亲切问候道别而已!居然被用来造谣抹黑,实属可耻!
不过从微博下面的评论可以看到,还是有理智的网友的:
面对如此抹黑,黄晓明也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挺淡然的:“谢谢哥,我已经习惯了。”
一句风轻云淡的“习惯了”,看了真让人心疼这样的晓明。
其实很多亲们都知道,黄晓明在圈子里也是有名的好人品了。从不红的时候就开始做公益,亲力亲为已经十几年; 接触过他的朋友、媒体对他人品赞赏有加,说他会做人,对谁都很诚恳。巫启贤也是这样说的,“和晓明相识十几年,他为人正直,对人总是和善亲切”。
但也许是人善被人欺,总有人造谣抹黑他。
就说前段时间的“广告被禁”事件吧!一个连中央台正式在编员工都不算的人只是发了一张图,就引起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各路围观。
虽然当时央视广告经营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证实:“没有哦,我们没有收到通知。”
可网上还是继续散播谣言,如今看来,完全就是空穴来风。黄晓明的广告照播,电视剧照播,就连综艺节目都照样上,公益活动也照样参加,哪里禁了呢!而且最近热播的献礼剧《你n迟到的许多年》更是口碑一路攀升。
还有前一段的“学猫叫”事件。明明是在一个动画电影发布会上,黄晓明被主持人安排跟两位小朋友互动,同台竞“技”,比学猫叫。两位小朋友都学得很像,黄晓明自然也要使尽洪荒之力啊,他还努力蹲下来与小朋友一样高度,来做这个游戏。
整段视频看下来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觉得黄晓明蹲着和小朋友们互动很有爱,有些看了完整视频的人也说完全没毛病。
但却被营销号恶意剪辑出来其中的一个细节,还把人放大了,一个没头没尾的视频套上“油腻”的帽子就开始大量传播,这样尬黑真的有意思么?
记得有一期黄晓明上《鲁豫有约》节目也是如此。节目中,他提到了阿兰德龙的新闻,并引用阿兰德龙的话“除了幸福,什么都有,”
这里也被断章取义、恶意拼接,变成黄晓明自述自己“除了幸福,什么都有“,引得众多网友嘲讽黄晓明“缺少幸福”。其实看完整的《鲁豫有约》就知道了,黄晓明的原意,是说他不想变成这样的人,甚至因为有了儿子之后,连坐飞机都会害怕了。
他是用这篇新闻来警示自己,不想到自己晚年和这位名人一样。
这样挑拨自己和家人关系,与事实完全相悖的做法,给不明真相的观众误解,难怪黄晓明上次忍不了,要请律师事务所来维权了!讲真,换做是小编也不能忍,说自己就算了,“除了幸福,什么都有“,那不就是说与家人关系不好,过得不幸福么!都扯到家人身上了,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对了,还有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股票事件,即使黄晓明本人两次发澄清声明,就连证监会都给出了实锤:“黄晓明未被列为本案违法行为当事人”。各大官媒也迅速转发以正视听,但还是有无数媒体开始散播谣言,先是说“黄晓明逃不了干系”、“黄晓明不可能不知情”,感叹原来影视明星都在资本市场“割韭菜”,后来甚至说他是“内幕交易”,说他“操纵违法行为”。
连法律都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还是有无数的人在散播谣言,这样的不顾真相,为博眼球而传播,真的好么?
还有嘲笑黄晓明“闹太套”的,一个非英语专业的中国人英语口音不准,算哪门子黑点?而黄晓明只是承受下了网友的所有嘲笑,默默地苦练英文,用《中国合伙人》《中餐厅》里熟练的口语来证明自己。
在如今这个娱乐时代,很多事实的真假似乎已经被情绪牵引,人们来不及看到真相,评论已经先出了口。除了黄晓明,小编记得很多明星也遭遇过这样的尬黑时刻。
比如,蒋勤勤曾被黑成“第三者”。
当年仅仅是一个演员为了节目效果,就故意误导大众认为蒋勤勤是插足的第三者,尽管后来那个演员承认“所言非真”,但一些媒体还是以讹传讹,故意诋毁,最终蒋勤勤拿起法律的武器,还自己一个清白。
在如今这个娱乐时代,很多事实的真假似乎已经被情绪牵引,人们来不及看到真相,评论已经先出了口。除了黄晓明,小编记得很多明星也遭遇过这样的尬黑时刻。
比如,蒋勤勤曾被黑成“第三者”。
当年仅仅是一个演员为了节目效果,就故意误导大众认为蒋勤勤是插足的第三者,尽管后来那个演员承认“所言非真”,但一些媒体还是以讹传讹,故意诋毁,最终蒋勤勤拿起法律的武器,还自己一个清白。
亲们都知道,造谣容易,辟谣却要花上数百倍的精力,如果很多“意见领袖”们能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热度为导向的话,相信网络环境会大不一样。
要知道,娱乐圈的“潜规则”之一,就是澄清事实永远没有炮制八卦那样有吸引力,过了热度,真相如何也无人想去深究。
就像巫启贤微博下的评论:“网络需要热点,无知媒体无知报道人需要反思。”也希望咱们吃瓜群众们,在围观热闹的同时,千万不要被牟利不计手段博眼球的有心人误导,成了不理智的键盘侠。还是希望大家都多一些正能量吧。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1
DB+11 2018-10-15

么么哒つ包包๓ 奇闻&笑话 版块欢迎你 .o0

很酷的旧梦

ZxID:18426780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5 0
他还好吧
担保已退 忙于现实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