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友人家,第一感觉还以为她在准备搬家,客厅里无序地堆放各种杂物和纸盒子,几乎没有落脚之处。
大门边有个鞋柜,鞋柜门已经坏掉,倒在地上积满灰尘。
原以为房间应该会好点,但是进去却发现,地上也四散着袋子、袜子、瓶罐、包等,走路稍不小心就会被绊倒。
桌子上更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子跟其他东西,比如卸完妆用过的化妆棉,没喝完已经发霉的奶茶……乍一看宛如一个小型垃圾堆。
旁边的垃圾桶已经满溢,在通风不畅的房间里,分分钟想夺路而逃。
但是朋友毫无感觉,大有“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之势。
问友人为什么不收拾,她觉得有些东西说不定以后有用,而且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没过几天又会变成原样。
所谓不会整理房间,其实就是不愿丢弃又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
近藤麻理惠说,由于无法判断需要的物品和追求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就会不断增加,结果无论物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会被大量不需要的物品所淹没。
但如果不丢掉无用东西的人,最后丢掉的只能是自己的梦想。
学会丢掉杂物,才能找回人生决断力。
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里,她分享了一套风靡世界的整理收纳理论。
真正的整理是一次性、短期内、完善的整理,其中有三个要点:
1.只留下怦然心动的物品
整理从丢弃开始,一次性把所有要整理的东西都拿出来。
根据难易程度,整理顺序为: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
接触每一件物品,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物品。其他的果断丢掉或者送给需要的人。
2.设定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物归原位
按照使用习惯,给留下来的物品设定固定位置。
环境之所以会乱七八糟,就是因为无法物归原处。
物品和人一样,回到归宿之处,才会真正安心。
3.搭配收纳物品,分好类别
整理物品的时候就可以把暂时不用的物品收纳起来,不仅节约空间,还可以隔离起来让物品不会弄脏。
登录办公伙伴商城去购买一些收纳的物品,还有一些分类的夹子,比如长尾夹,便利贴这些收纳小物让你的收纳事半功倍,以后要找什么东西有了这些分类便签都很容易找到。
当你拥有的物品都有了固定位置时,你就达到了整理的终点。
一个屋子能装下的东西有限,一个人的脑袋、心里能装下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通过减量到自己能够掌握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生活才更让人怦然心动。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试着清理每个角落的灰尘,擦干净每一面玻璃,
叠好每一件衣服,给每一个盆栽浇水。
收拾屋子,不仅是一种运动,还能起到释压、治愈的作用。
窗明几净的房间,能让心情也随之通明澄澈,甚至可以解决一半的坏心情。
整理不过是一种手段,整理本身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整理过后,要如何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