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零售简史:最终会走向何处?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纪念馆
动漫剧场
QQ微信技术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QQ微信技术
交零售简史:最终会走向何处?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交零售简史:最终会走向何处?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22
发帖
313992
在线
16895小时
精华
0
DB
996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0
展开这篇文章的讨论之前,先来听这样一个故事:
小区楼下有一家水果店,40平左右的店面,卖的是超市里常见的水果,老板负责联系批发商进货,老板娘负责收银和日常打理。看似很普通的一家“夫妻店“,却有着不寻常的生意经:每当有顾客进店时,老板娘总会主动去加微信,然后拉入水果店的微信群。
老板娘的经营策略并不复杂,时不时来一场“朋友圈集赞拿特价”的活动,在朋友圈分享一些美容养颜的“食补攻略”,以及每周六晚九点固定的“微信群限时秒杀”。别人家的进口水果可能一天都卖不出去几斤,这家店在微信上却是整箱整箱的卖。
可能在这家老板娘的认知里,并没有社群运营、社交裂变、粉丝经济等概念,却成功的将微信的流量转化成了销量。
结合线下零售行业的转型来看,从门店+电商的二元模式,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一条清晰的线索还是跟着流量走。那么有着10亿用户规模的微信,注定是零售商们无法忽略的金矿,由此衍生出的零售模式,大抵可以称之为“社交零售”。
在腾讯智慧零售联合BCG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消费者互动模式》中,不仅确认了“社交零售”的说法,甚至尝试给出了如何借助移动社交促进销售转化的方法论。在线下成本趋高,电商红利期已过的背景下,社交零售注定会成为话题的焦点。
社交红利的诱惑
社交+零售不算是新事物,以至于在2018年的营销关键词中,“社交裂变”应该是权重最高的选项。
年初直播答题的“撒币游戏”中,几家直播平台上演了“复活码”的运营策略,鼓励用户将复活码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而完成低成本的拉新。
紧接着是新世相、网易云课堂的在线课程,原本99元的付费课程,分享给好友后可以获得29元的分成,频频在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
如果社交裂变仅仅是在营销层面,吸引力无疑要大打折扣,但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交网络早已是线上最大的流量池,不只是拉新神器,在销售转化率上远比传统方式领先一个身位,并且已经在一些行业做出了示范。
2017年11月创立的瑞幸咖啡,不到一年时间里成为国内仅次于星巴克的咖啡连锁品牌。如此快速的扩张和“裂变拉新”不无关系,瑞幸咖啡在今年年初上线了“赠杯”活动,老客户买完咖啡后可以通过微信免费赠送给好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环比翻番的用户增长。
水果店老板娘的做法本质上和瑞幸咖啡的营销套路无二,前者没能总结出一套翔实有趣的方法论,却也揭示了这样的道理:社交裂变的价值并非在于流量,流量只是结果,有价值的是用户关系链。水果店老板岁没有理论支撑,自然懂得绑定社交关系链的重要,身边人购买频次的增加可以提高口碑和用户信任,进而提高产品销量和生命周期。
不同于淘宝、京东这样中心化的流量平台,品牌方辛苦积累的流量,很可能被平台拿走,毕竟在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已经出现了流量向头部品牌的聚集效应。微信运营有着不一样的逻辑,攒来的流量都是自己的,等同于构建了自己的流量池,将这些流量转向线上,还是用于提高复购率,品牌方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利。
也就不难理解社交红利的本质,社交关系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护城河,尤其是对零售商而言,促进销量转化的核心在于社交关系链的打通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