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毁掉的,不只是一代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家暴毁掉的,不只是一代人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家暴毁掉的,不只是一代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0
家庭暴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文|恩酱
16年前,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第一次把家暴带到我们面前。
丈夫安嘉和是家庭暴力的符号,而妻子梅湘南则是在家暴阴影下的中国女性缩影。

2018年的今天,家暴依然没有停止。
最近有关蒋劲夫家暴的话题上了热搜,他在微博中承认了自己对女朋友实施暴力的行为,并向公众道歉。

但更刷新三观的是这条微博下的评论。
有的人直呼这种行为叫“敢作敢当”,也有人称家暴“肯定是有原因的,完全不像是会家暴的人。”

家暴,不只是娱乐圈的某个新闻,还是离我们很近的事实。
在我国,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过家庭暴力;每7.4秒就有一位中国女性遭遇家暴;40%的女性杀人案件与家暴有关;每年有9.4万女性因家暴自杀。
2014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实》,为我们揭示了一些列家暴的真相。
中国反家暴纪实
推荐理由:真实上映的“恐怖片”
时 长:8集*40min
播放平台:B站
豆瓣评分:9.1分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这部纪录片,没有灵异故事也没有鬼,但却被无数人试做“恐怖电影”。
因为世界上最恐怖的莫过于:真实。

纪录片中有一位姑娘叫翠翠,19岁那年她和村书记的儿子订婚了。
在订婚第二年的时候,未婚夫想要立刻娶她进门,但她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想要再等两年,就婚期的争执之下,她没想到因为拌了几句嘴,未婚夫竟然把她的眼睛挖了出来。
事后未婚夫被判处死刑。翠翠以为自己就此解脱了,却还是没摆脱黑暗。

几年后,她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男人,以为幸福就此降临。
没想到,在新婚之夜,她才得知丈夫在外面已经有一个相处几年的女人,娶自己只不过是利用她来生孩子。
婚后她遭受的依然是无止尽的毒打,在她不小心摔倒面临流产之时,丈夫甚至直言,“你要是今天给我把小孩摔掉了,我就要了你的命,把头给你剁下来!”

最后,翠翠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她用一把斧头结束了丈夫的生命,也将自己的后半生送进了监狱。
翠翠所生活的地方,深深地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男人打老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丈夫有绝对的权利去控制妻子。
家庭暴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第一次的顺从换来的不是尊重和理解,只会让施暴者更加反复、凶残地继续暴行。
家暴,远不止肢体暴力
我们对家暴的理解,可能很多停留在语言谩骂、肢体殴打。
但实际上远不只是这些,法律上规定,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

纪录片中介绍,60个家暴案例中有48个案例是女性在遭受过身体暴力后,又被强迫发生性关系。
比起躯体上的伤害,这种“婚内强奸”直接摧毁了女性的最后一点尊严。

中国对性讳莫如深的文化,让受害者往往对性暴力难以启齿,独自一个人忍受。
纪录片中有一个遭受丈夫性暴力的女性说,“他要是打我的手,打我的脸,打我的头,我可以随便跑出去报警。可是他打的地方,我给别人看的勇气都没有。”
婚姻关系,反而成了男性实施性暴力的合法理由。

还有一种暴力是精神暴力,虽然没有拳脚相加、头破血流的肢体暴力,但它给你带来恐惧,无处不在的煎熬,杀伤力一点都不亚于一个拳头、巴掌。
纪录片中有一位受访女性,抱着一个篮球去法院请求诉讼离婚。
她所经历的正是精神暴力,丈夫用写着“打死xxx(妻子名字)”的白布包着篮球挂在阳台,每天反复地打以及大喊。

在巨大的压力底下,她每天的日子都过的如履薄冰,害怕丈夫有一天真的会打死自己。
家暴不仅发生在底层家庭
有人觉得,家庭暴力只发生在农村或者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人身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2011年对他的美国妻子Kim施暴行为后,他还能毫无负罪感地去接受媒体采访,侃侃而谈,“我要一次性地把她制服。”
纪录片中,实施暴行的丈夫有好吃懒做的无业游民,也有受人尊重的脑外科医生,看上去老实斯文的工程师……
现实生活中,传出家暴丑闻的明星、艺人也非常多。
如你所见,其实家庭暴力跟施暴者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可能出现家庭暴力。

家暴会“代际遗传”给孩子
在家庭暴力中受伤害最深的,莫过于还在成长的孩子。
在这个纪录片中,李阳妻子也有出镜。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暴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深刻的。
当看见父亲对母亲施暴之后,女儿画了一幅画,对母亲说,“我可以用筷子和剪刀来保护你,我可以杀了爸爸。”

而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位只有三岁半的孩子啊。
在反家暴的公益短片《看见淤青》中,长期生活在家暴环境中的孩子,每天要面对的就是爸爸随时可能挥来的拳头。
还处在对世界建立认知阶段的孩子,每天看到的却是自己母亲被打的情景。

长大以后,他也遇见了心爱的姑娘。他告诉自己,不能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但是,他的身体却仿佛住着另外一个暴虐的人格。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最终,像他父亲一样动手打了自己的妻子,有了第1次,就有了第2次,100次,500次……

在短片结束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孩子稚嫩的声音告诉我们:

“如果你希望我家庭幸福,我不得不泼你一盆冷水。我会走上,和你一样的老路。”
“因为我,我的存在,就是暴力。”
“我希望自己没来过这个世界,可我知道,妈妈爱我,她还是想生下我,她会为了我变成战士,把暴力说出来。”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家庭暴力是有“代际遗传”的。

纪录片中提到,“家庭暴力的经历,会让孩子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也会使他丧失对环境的控制能力。这样的孩子也会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并在将来同样虐待他的伴侣和孩子,形成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
家暴毁掉的,不只是一代人。
一个家暴者的诞生

家暴受害者为何难以离开?
当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家暴,很多从未经历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婚?不离开施暴者?
在我们的认知中,离开是可以选择的,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然而现实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
2009年,“董珊珊家暴致死事件”轰动全国,当时社会上掀起了反家暴的公益活动「染血的婚纱」。

25岁的北京姑娘董珊珊,在婚后遭受丈夫的毒打后,曾给父母留下一封信,说自己患上了重度抑郁和焦虑。
“只有离开,才是解脱。”

纪录片中介绍,这是受害者无法离开的一种常见原因,叫做“习得无助”。
对于董珊珊来说,她不断地反抗和逃脱,最终只能回到施暴者手中,因此她认为自己没有反抗的能力和逃跑的机会了。
有时候,这种“习得无助”来自亲情的绑架。
其中一位受访女性,她在遭受家暴之后,娘家人却对她说,“他打你你别动,他骂你你别吭声。你遇见这样的了,你就慢慢在他手里熬吧。”
害怕给家人带来麻烦,害怕被社会评头论足,害怕孩子的未来受影响……种种原因早就了受害者没办法逃脱暴力。

但长期压抑的痛苦与煎熬,最终只会爆发成无可挽救的悲剧。
在女性服刑人员中,因无法忍受家暴愤而杀掉丈夫的案件,2006年比2005年上升33.14%。
从受害者变成杀人犯,她们都经历过丈夫的身体暴力和性暴力。

谁不是带着对幸福的憧憬而走进婚姻的?但家暴对一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如同深渊一样。
在这部纪录片播出2年后,我国出台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这个保护女性尊严、身体、精神不受侵犯和践踏的强大武器,是有无数女性用生命或是后半生的自由换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有数据统计显示,面对家庭暴力,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报警。
就像日剧《Last Friends》中,美知留在遭受男友的拳打脚踢之后,面对他的忏悔和讨好总是选择了原谅,相信他再也不会犯。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原谅,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虐待。

主持人涂磊说:“家暴之所以能循环的发生,就是因为暴力起了作用。看见你在拳头底下退缩,就认为抓住了你的软肋,才会愈发的肆无忌惮。”
忍一时并不会风平浪静,只会掀起更大的惊涛骇浪。
面对伴侣的暴力行为,一定要记得:
  •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对待它我们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 别与有暴力倾向的人走得太近,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精神暴力。
  • 对待家庭暴力,不要害怕去需求法律帮助。
《人物》昨天发布了一篇文章《女性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辨别暴力和自救?》,文中采访了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干事刘西重先生。对于“家暴中的受害者应该怎么做?”刘西重说道:

“家暴发生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预防,我们会教他们怎样去识别一些危险信号。比如说看对方对哪个话题比较敏感,比如钱,或者婆媳关系,或者其他一些容易引其暴怒的点,那我们应该尽可能不要触发这个点,以避免给自己带来危险。”
如果有一天,家暴行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要问:“你为什么不离开?”
我们可以问:“怎么样才能帮助你?”
家庭暴力,不是一个家庭关起门来讨论的私事,而是关乎整个社会的事情。
希望每个女性学会保护自己,在暴力面前,你不是孤军奋战。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11-24

๓老舔没毛病ﻬ

雾中列车`

ZxID:17730012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4 0
๓老舔没毛病ﻬ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