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五年终于上映!《狗十三》是一把刺痛中国家庭教育的匕首?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尘封五年终于上映!《狗十三》是一把刺痛中国家庭教育的匕首?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尘封五年终于上映!《狗十三》是一把刺痛中国家庭教育的匕首?

楼层直达
叮咚鸡叮咚鸡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回来留恋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7 0
尘封五年终于上映!《狗十三》是一把刺痛中国家庭教育的匕首?
            多年以后,我们才终于明白,大多数人的成长之路并非一条两旁长满花草、可以任由自己撒腿奔跑的道路,而是一条想蹦跳却会被压住、想奔跑却会被拉住、想自己选择方向却还是会被拽住的道路。
由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靖霖主演的电影《狗十三》,以一种冷静克制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一点。

银幕上的李玩是一个还在读初中的13岁女孩。和所有处于花季的女孩一样,李玩有着自己的喜好,也有着自己的倔强,以及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叛逆与烦恼。
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在学校,她的学习成绩属于优秀行列,但却不是那种非常活跃的学生;在家里,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喜欢吃饭时盯着电视看,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迎着窗户给面条散热。

第一个矛盾爆发后,为了哄李玩开心,父亲买了一只狗给李玩。她为它取名叫“爱因斯坦”,一方面表达自己对物理学的热爱,一方面,也夹杂着青春期的某种叛逆回应。
从一开始的不太喜欢,到后来的贴身关爱,李玩很快就和“爱因斯坦”建立起了深厚感情。看起来,原先因为改兴趣小组制造的矛盾似乎得到了化解,大人们长舒了一口气。但随着“爱因斯坦”的不慎走丢,新的矛盾便接踵而来。

从哭着喊着、不顾一切地寻找爱狗,到坐上大人们的宴席喝下杯中红酒、吃下盘中狗肉,少女李玩被一种近乎“拔苗助长”一般的教育方式,提前实现了“懂事”。只是,这种大人们心满意足的“懂事”,换来的却是一个少女青春的流失,以及一个孩子过早学会世故的妥协。
在书桌前戴着耳机听歌的李玩,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李玩,抱着“爱因斯坦”温柔闭上眼睛的李玩,对着大人们摆出一副倔强表情的李玩,才是13岁少女该有的模样。

大多数时候,李玩父亲给观众的感觉不是很好。
他的婚姻出现过裂痕,他常年忙于工作缺乏对女儿的陪伴,他强行更改女儿的兴趣选择,他在女儿“不懂事”的时候会用较为粗鲁的语言和动作对待,更会在气急败坏时动手打女儿。他以自己的思维主导女儿的选择,丝毫不顾及女儿的真实感受,并且还感到某种得意——骨子里认为自己作为父亲,有权力做这样的事情,甚至会认为“打你也是为了你好”。

比如他在动手打李玩之后,会极尽温柔地将女儿拉至怀中,关怀备至地跟女儿讲述自己的行为动机,也会很诚恳地表达歉意;
比如他在得知女儿英语考了第一名之后,内心欢喜到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然后带着女儿去逛天文馆,在得知天文馆闭馆之后,承诺下次一定再带她过来;
比如他面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时,尽显孝顺之态,情绪大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李玩的爷爷被推倒在地、奶奶差点走失,他对自己父母亲的态度也十分温和;
最动人的时刻,莫过于他在李玩“懂事”之后,父女俩在车里的那场戏。心情大好的李玩父亲,在和女儿聊到“你跟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话题时,一时陷入伤感情绪,在女儿面前哭泣起来。

他也并非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最合理,也并非完全的冷漠与暴力,而是他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潜移默化中,“父权”思维已然深植于他的身上。他做出的某些行为,明知道不合理,但也还是会不自觉地做出来。
他对外要卑躬屈膝一般地极尽逢迎,是因为他已经知晓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有时候就是要维护好一些关系;他对内想要整个家庭都和和睦睦,父母顺心,儿女听话。
处理内外事务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他其实也知道有不妥之处,甚至也有他自己不欢喜的地方,但他却无力去改变,只因他也是“父权”教育下的悲剧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观众在看《狗十三》的时候,内心会被触动到。那些关乎成长的爱与痛,都会被影片的细枝末节所唤醒,触动心弦,催出泪花。即使成长过程中布满快乐与顺意的观众,也会被片中的成长故事引发共情,进而生出某种感动。
而那位令人厌恶又令人动容的父亲,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唤起观众对自己父辈的记忆。回想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年少时难以理解的事物,会在成年之后多出一份理解。父辈的一些爱与无力,也会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被感知到。

《狗十三》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反转,但却在一种波澜不惊之间,一些直面青春成长痛点的内容被很好地呈现出来,一些流淌于无数家庭之中的现实问题被揭露出来。
在《狗十三》里,我们既能看到“父权”思维主导下的成长之痛,又能看到传统观念里要求“懂事”的妥协之殇,还能看到部分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顽疾:给李玩起的名字比较“随意”,而给李玩弟弟起名字就“慎重”;给弟弟过生日时,那种热闹的场面下,李玩像是一个“局外人”,既有关系上的亲疏,也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差别。

在文本方面,剧情的节奏拿捏得当,人物角色的塑造特点鲜明,台词、情绪、氛围的把控也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会让观众觉得闷,反而会紧紧吸引住观众,深入其中地感知里头的批判与情感。
而在影像表达方面,曹保平导演充分展现了电影语言的魅力。许多画面的构图和演员站位的设计,就已经交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达。
比如下图这个画面:李玩的父亲把她弟弟接回家,四人同处一室的时候,镜头给了李玩站在阳台上看书的镜中倒影,而她的父亲、后妈以及弟弟则在客厅里有说有笑,前者孤单安静,后者其乐融融,一个明显的对比,便折射出四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的差别。

不得不说,果靖霖和张雪迎这两位主要演员的表演也为本片加分不少。前者把“父亲”的那种成年人的复杂、无奈以及无力,演绎得深入人心,很有质感;后者把“少女”李玩的那份倔强与妥协诠释得恰到好处,既有爆发力又有张力,成就了“李玩”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12-07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2-07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